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案例教学是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中,通过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不同区域的划分及案例的选择,以某个区域的学习为平台,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分析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让学生掌握学习该类区域的方法,进而将知识方法迁移,能够自主的学习其他区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具备较强的完整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区域地理是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来加强区域地理复习的效果,积极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摸索地理知识中的原理和规律,基本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明确区域地理的思维,从而提升高中生学习能力及地理素养。本文主要对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教学,以乡土地理案例引导学生探究,不仅能够弥补教材的局限,丰富课程资源,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一节为例,进行主题探究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学地理教学中"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其实质是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把原有储备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过程,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拥有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与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吻合,所以深度学习方式的培养的研究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在文中就以"福建地形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为例探究深度学习视角下如何提升学生乡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内容应关注生活,教授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地理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情感、形象为主体的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和心理机能,促使学生主动理解教材,以实现教学目标,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因此,地理情境教学顺应新课程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其前提和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区域认知能力。对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进行提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还能够从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章围绕对知识进行迁移以及提高学生地理水平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并在这个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难忘课堂"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为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巨文娟  李晓刚 《甘肃教育》2022,(12):119-122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推进地理教学改革,在设计教学时从各个方面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为例,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地理教学,探究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案例为依托,以探究为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促进学生的区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魏颖 《学苑教育》2021,(10):87-88
上世纪中叶在西方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的争论,有效教学理论便是在这场争论中产生出来的,而所谓的有效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中要突显出对于学生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于是本文以初中地理课程为例,分析了地理课程标准对于有效教学方法的界定,进而探究了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到有效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理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本文主要围绕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本等阐述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1.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当地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获取乡土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技术.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经常接触,并生活其中的那部分区域地理.乡土地理教学在理念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功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乡土地理教学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等方面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教学,创设地理学习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要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因此新课程在保证基础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互助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整理资料从而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概念为本的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地理教师利用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引发学生协同思考,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获得概念性理解,并达成学习迁移。  相似文献   

14.
叶婉南 《时代教育》2009,(8):175-176
"问题解决"教学是指一种依据教学任务,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将"问题解决"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提高为目标,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教学定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目标的达成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力构建以引领为教、探究为学的"引领—探究"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投入到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在自主亲历、体验、  相似文献   

16.
以课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为例,通过"情景营造→定向启学,目标导航→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合作探究,质疑点津→拓展延伸,总结反馈→建构网络"的步骤,实施"问题—建构"有效教学策略,始终围绕学生来组织、调整、生成,学习活动由学情推动,确保学习活动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问题—建构"有效教学策略以问题驱动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能力,以知识建构为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把新课程理念有效渗透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7.
黄爱杰 《天津教育》2022,(1):108-110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促使初中地理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要求不仅要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效率,也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本文将具体阐述初中地理教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种方法,并以案例阐述师生之间的新互动形式,即以导学案设计探究任务、以小组合作推进探究活动、以实践拓展提升探究能力.开展探究式教...  相似文献   

18.
欧瑞云 《快乐阅读》2013,(10):117-118
本文着力探讨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应走出一条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新路子。具体作法有:转变地理教学理念,促成学生主动学习;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摒弃不良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有效学习;加强实践探究活动,着眼学生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支架搭建时,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探索,也要注意对其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开展支架式教学,文章作者立足初中地理课堂,以"区域地理"知识点为例进行实践尝试,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21):118-119
<正>知识迁移能力就是用一个或一类知识影响另一个或另一类知识,甚至影响另几类知识,它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仅靠学生的自主体会是难以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本文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中"气压带和风带"一节为例,探讨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