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徒制的全面兴盛、高技能的需求、高级学徒生发展的客观诉求是英国高等学徒制发展的背景.英国高等学徒制的发展有着权威的法律保障、有效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组织保障.2013年,英国政府发布了《英国未来的学徒制:执行计划》,启动了包括高等学徒制在内的学徒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发布了题为《世界一流学徒制:解放天赋,发展所有人的技能》的英国未来学徒制国家策略,提出“世界一流学徒制”的设想。在该文件的基础上,2008年7月16日,英国创新、大学和技能部与儿童、学校和家庭部联合发表了《学徒制条例草案》。文章主要介绍《学徒制条例草案》发布的背景和内容,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英国学徒制政府拨款机制对促进学徒制发展和质量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013年《英格兰未来的学徒制:实施计划》发布,"开拓者"学徒制改革项目开始实施,标志着英国的学徒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拨款机制也发生改变。新的拨款机制突出政府拨款的杠杆作用,顺应以雇主为主导推进改革的趋势,将资金使用权交给雇主,以市场化和契约化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提升了管理效率。英国学徒制拨款机制改革为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是各自国家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变化的产物,均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它们所取得的成功,来自于对古老的学徒制度的批判继承和创新.两国学徒制的成功之处,均在于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以经济需求为导向、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新学徒制活动、灵活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形式等,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是各自国家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变化的产物,均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它们所取得的成功,来自于对古老的学徒制度的批判继承和创新。两国学徒制的成功之处,均在于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以经济需求为导向、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新学徒制活动、灵活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形式等,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任命一个专家小组系统分析澳大利亚学徒制所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建议.2011年2月,该专家小组提交最终报告《共同的责任:面向21世纪的澳大利亚学徒制》,根据该报告的建议,澳大利亚政府开始着手澳大利亚学徒制的改革.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实施能力本位的学徒培训与完成认可;改革学徒激励计划;改善支持服务;成立新的质量管理机构等四方面.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的措施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施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2第三届学徒制国际研讨会以“工业4.0背景下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英国、法国、德国、瑞士学徒制的实施经验,英国的企业雇主引领学徒制标准的建立,法国的政策改革让学徒制更具活力,德国的理念革新优化了学徒制培养方式,瑞士的职教系统拓宽了学徒制培养方向,各国经验为中国如何实践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有益借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奠定了法律基础,明确了学徒制的政策导向,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未来仍需明确学徒制的标准体系、培养方案、监管制度等,以实现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国学徒制的实施,为大部分英国技术工人提供了达到二级技术水平的机会,有效弥补了其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学徒制在行业引领、政府推动之下,又向上延伸发展为相当于本科、硕士层次的高等学徒制和学历学徒制。探究英国高等学徒制的产生与特点,分析其当前发展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和美国"注册学徒制"的特点,并浅谈了国外现代学徒制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的三点启示,包括建立长效经费支持制度、丰富课程体系与考核体系以及健全现代学徒制机构和法律。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注册学徒制及英国的层次化学徒制模式都各具特色。总体来说,其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有效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为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即要积极发挥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作用,将现代学徒制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正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年3月27日报道,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发现,尽管澳大利亚在2012年实施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提高了高等教育入学率,然而这一体系并未提高贫穷学生的入学率,进入高校学习的大部分学生仍然来自富裕家庭。《高校参与对学徒制影响日益加深》报告指出,高校能为寒门学子做的事情便是降低入学标准。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2013年12  相似文献   

12.
《职教论坛》2012,(16):51
匡瑛在《江苏教育》2012年第2期中撰文:结合自身在英国访学中的访谈内容,简要地回顾了英国学徒制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其进展及走向,并对英国学徒制作了若干澄清。英国的学徒制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伊丽莎白女王规约及1802年的《学徒健康和道德法案》对英国学徒制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世纪晚期,学徒制从工匠领域扩展到工程、造船等行业;20世纪60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徒制在实践层面有许多具体操作模式,其中代表性的有德国、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的模式,这些模式中的共有规律是设计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依凭之一。"交替融合模式"作为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征而提出的现代学徒制的一种操作模式突出了学生双元身份、企业、院校双元融合教学体系开发、双师教学、学习效果多元评价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学徒参与积极性直接关系到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成功。为此,保障学徒的基本利益,激励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就成为重要的环节。文章基于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BIS)发布的《Apprenticeship pay survey》调查报告,对英国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薪资框架及影响学徒薪资水平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并对解决我国现代学徒制项目中学徒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5.
自2012年《理查德学徒制评论》发布以来,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这背后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英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一系列激励企业参与的改革举措:健全法律法规,构建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良好制度环境;开展宣传活动,提升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和认可度;满足企业需求,发挥企业在学徒培训中的重要主导作用;简化实施流程,减少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企业的交易费用;进行经费资助,弥补企业由于"外部偷猎"造成的损失;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学徒培训中介推动企业参与的作用。英国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构建了在法律法规保障和宣传制度支持下,内部需求激励和外部物质激励为主、第三方激励为辅的企业参与激励机制,以此推进企业参与学徒培训。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已经从试点走向全面推进阶段,应通过将现代学徒制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发挥职业教育宣传制度的作用、落实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搭建现代学徒制网络平台、完善现代学徒制的经费资助体系等方式,激励企业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6.
"校厂一体、二元合一"中职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于2009年开始研究和探索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在吸收和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基础上,学校以电子与信息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为试点专业,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加强统筹,制订了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形成了"校厂一体、二元合一"中职现代学徒制的办学特色,为全国同类中职学校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学徒制教育,并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模式,经过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新学徒制。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特点和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介绍,希望通过他山之石,试图对我国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正式的职业学校产生之前,传统学徒制曾经是人们学习的普遍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学徒制的发展演化过程,分别对传统学徒制和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内容和特点,并对现代学徒制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王玉苗在《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中撰文,介绍了英国高等学徒制发展的背景,梳理了英国高等学徒制发展的三重保障,呈现了包括高等学徒制在内的学徒制改革的内容。英国有600多年的学徒制历史,在1994年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至今已经形成了包括中级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在内的完整学徒制体系。高等学徒制发展的背景在于学徒制的全面兴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澳大利亚学徒人数陡降,新学徒制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形下,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汲取他国经验,振兴本国的新学徒制。首先分析了澳大利亚学徒人数在经济危机时期减少的原因,介绍了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是如何借鉴他国经验,以及对本国复兴学徒制的挑战,最后阐述了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复兴对我国学徒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