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学习中的迁移规律,发挥正迁移的作用是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正迁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利器之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正迁移的学习规律,合理将正迁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可以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现象从效果上来分包括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一般情况指的是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迁移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创设适宜的迁移情境,运用好迁移规律,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的条件,就能促使学生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去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调整、扩充和优化原有认知结构,建设新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用.  相似文献   

3.
日语学习中,汉语的正负迁移作用是共同存在的。正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而负迁移则对他们造成了不少的干扰。因此在学习时,我们正确运用正迁移,帮助学习,克服负迁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注重数学学习迁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掌握语言迁移有助于在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积极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奥苏伯尔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迁移,从而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心理学中,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迁移的效果分,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为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之为负迁移.正迁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相反,负迁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林铁英 《成才之路》2012,(21):26-26
一、什么是迁移学习 迁移学习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学习者运用已有认知结构,在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实现的。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既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正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体现的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学生的英语学习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域的方言在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都存在着正负迁移的作用,正迁移能够促进英语语音的学习,而负迁移则阻碍学生英语语音的学习。由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普遍存在,在学习中不能很好地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水平。本文拟从迁移理论、方言迁移的影响与迁移的主要类型以及对英语语音的教学启示三方面的综合研究进一步阐述正负迁移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迁移对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一旦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迁移方法,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克服学习的负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迁移”,是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一般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我们把原有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正迁移,反之后继学习对原有学习的干扰则称为负迁移,教学中有效迁移指的是正迁移。有效的迁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生活与社会,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管我们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学生先前的学习都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迁移,迁移有正负之分,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反之,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一个善于教学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正迁移,尽量避免出现负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正迁移的方法很多,以下几个原则可供参考: 1.小步前进: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学生在短期内弄懂一切,因此一定要坚持在完满地结束了先前的学习后,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总离不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认知是学习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是指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正迁移,防止负迁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日语学习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运用母语正迁移理论指导二外日语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母语正迁移对日语教学的影响看,有文化、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正迁移,在实际日语教学中应运用母语正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析迁移规律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结合迁移现象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正负双重影响,探讨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迁移规律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赖于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促进学生正迁移能力的形成,克服负迁移的影响;通过典型例题以点带面,归纳一般规律,通过训练,加强学科渗透,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迁移现象在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本文详细地分析并阐述了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理论,从多方面探讨了本族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指出外语教师应掌握语言迁移理论,弄清迁移的本质和规律,驾驭迁移技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合理地利用正迁移,转化负迁移,从而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潘龙捷 《广西教育》2014,(21):109-109
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学生先前学习的知识在后继学习中的运用,分为正面迁移和负面迁移两种。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正面迁移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全面吸收新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创新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例,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正迁移能力谈三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学习常会受到原先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知识的迁移.心理学上根据迁移的效能,把迁移分成正迁移、负迁移.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的干扰或抑制作用.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容易在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因此,我们应巧妙地化"负"为"正",将负迁移转化为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一、注重教学设计,以冲突巧诱负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经验,在新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