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而中专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中专生心理个性的特点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培养良好心理个性的对策,强调良好的心理个性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专生的心理是否健康 ,是能否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它关系着中专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中专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还要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 ,必定会出现许多心理矛盾 ,如不加以引导 ,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影响着他们的成才 ,从而弱化了学校的教育职能。因此在中专生中广泛开展心理辅导 ,并把它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 ,已成为许多中专校的共同要求。本文试图从中专生心理辅导方面谈点认识。一心…  相似文献   

3.
中专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是能否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叛乱着中专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中专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还要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许多心理矛盾,如不加以引导,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着他们的成箸,从而弱化了学校的教育职能,因此在中专生中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并把它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已成为许多中专校的共同要求,本文试图从中专生心理辅导方面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1.目标性与活动性原则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是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根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来设计课程的。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是为了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潜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个性和谐统一的目的。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这一要求,心理教育课程发展性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专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延伸与补充。目前心理咨询已成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心理调控方式之一。本文所作的关于中专生心理健康调查,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中专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为研究中专生心理发展特点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专校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业技能和人格成长。学生素质发展是多侧面的 ,因而学生评价应是综合的、多元的。一、评价的目标 :广博、有层次中专生的评价目标体系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用人标准来构建。中专生的评价目标除学业成绩外 ,还应包括技能的发展、道德的培育、人文的关怀、人际关系的学习、生命意义的探索等。根据社会对中专生人才规格的特殊要求 ,中专生的评价目标更应注重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实际能力和创业精神 ,即评价他们会学习、会合作、会共同生活、会生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专生处于童年与青年的过渡期,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学校要创设和营造有利于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环境,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开设心理教育课,建设心理咨询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举办心理主题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促进个专学生心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社会性目标方面强调要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这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3-6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若是抓住这个教育的最佳时期,实施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个性发展与个别化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个性发展与个别化教育的思考蒋凯戴双翔发展个性是现代社会赋予教育的一大任务,也是个体发展本身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个性发展与个别化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以发展个性为重要目标的个别化教...  相似文献   

11.
孙瑞敏 《考试周刊》2010,(19):215-215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应该是促进人的智力、体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是一种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实施素质教育时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李长瑞 《考试周刊》2010,(56):226-228
青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比较大的时期。加强中专生的心理教育,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需要在了解中专生的心理现状与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与活动性原则 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是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根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来设计课程的.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是为了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潜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个性和谐统一的目的.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这一要求,心理教育课程发展性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培养学生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对学习和人际关系作出适应,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体育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分析了体育教育对中专生就业发展的影响,对中专学生体育教育与就业发展结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所赋予的体育功能,以帮助中专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写作是人的必备能力之一,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写作的情况。掌握写作这一现代社会必备的技能,对于中专生的就业及未来人生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因此,中专生写作教学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家庭、社会力量为推手,来共同促进中专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胜久 《成才之路》2009,(34):86-8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在中专生中厌学现象也较为突出,本文就中专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原因和应对措施作了一些探讨,以提高广大教师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过程是提升和扩展人的价值的过程,而大学英语的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类的个体差异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要求大学英语提供个性化的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构建具有个性特色的大学英语教育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使大学英语教育既促进人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班华 《班主任》2011,(4):9-11
班集体即班级学生集体,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主体。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实施教育的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教育力量,也是教育工具、教育手段。建设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也是班主任的教育策略,即通过建设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建设班集体是工作目标,通过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朱晓音 《现代教育》2003,(17):35-35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专生在广泛接触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中专生面临着走出学校步入社会而年龄又较小的特殊时期,心理压力较大,致使有些中专生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的心理疾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也与社会、学校铁环境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教育做出变革,需要培养出多元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综观学校教育,需要在教育理念、目标、手段、过程、评价等方面做出变革,实现教育理念多元化、目标多元化、手段多元化、过程多元化、评价多元化。素质教育是多元化要求的教育思想,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多元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只有在全国推广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