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陆良中 《考试周刊》2013,(91):133+48-133,48
<正>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课程体现,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中的重点。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单明祥 《考试周刊》2008,(8):109-110
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思维的起点,本文论述了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前提,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因此,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对于完成新课程目标,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理基础教育新课改中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形成主动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特举办“全国中学生地理小论文大赛”活动,现将参赛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二伟 《考试周刊》2011,(75):168-168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地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在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观念、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能得到培养与发展。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呢?  相似文献   

6.
现代地理课程的考察评价越来越趋向于"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现代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中心,合理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社会热点,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用的、对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自主学习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现实的高中教学过程中需要地理教师从兴趣入手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意识;从情感氛围入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创设优秀课堂活动,拓展学生自主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特色与创新①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②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③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④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⑤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经济地理》活动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此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作者在经济地理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形式,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意志与毅力、广泛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学,强调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仍然是中学地理教改的中心问题。事实说明,学生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力资源,关键在于老师能不能积极去引导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形成创造性学力,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应该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积跬步以成千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逐步形成、日益提高。一、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造性学力的提高,必须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要把学生的学习推到独立性的要求上。创新意识及创造性学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应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强化。新学期开  相似文献   

12.
特色与创新1.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2.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3.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4.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5.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中学广泛实施,如何让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增加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观念、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学习可分为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着重培养的是使学生具有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力求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使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以创新的方式开展维持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对物理专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学习的能力;将问题意识、探索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鼓励学生创新地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百科》2015,(10):49
特色与创新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  相似文献   

16.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有所创新,要有所发展。地理是一门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初中地理更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初中地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初中地理的学习不仅对我们平时的生活有用,而且也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要搞好初中地理教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充分体现出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地理是指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打破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力求使教学的整个过程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让…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如何激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地理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使学生进入可持续地理学习状态是地理教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把科学教育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一种自主探究的初中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充分体现出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