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骆静波 《教师》2011,(4):38-38
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高中语文教师争论的焦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重"文"轻"言"和重"言"轻"文"两种现象,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浅谈了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做到"言""文"并重。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言文教学在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怎样在教学中把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传递给学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高中文言文教学要做到"言""文"并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也要帮助学生挖掘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文化精髓和道德价值,并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有"言""文"合一,文言文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高中语文教师争论的焦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重文轻言和重言轻文两种现象,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浅谈了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做到言文并重。  相似文献   

4.
李莎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03-205
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言"偏重,教师一味"满堂灌",致使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课堂气氛沉闷。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应坚持"文""、言"并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同时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要求之外,对"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教学予以更多关注,从"读懂""读透""读活"三步可逐步解决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学习、鉴赏能力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问题,切实增进文言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文言经典的学习过程中受到陶冶和人文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培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探索:试图在课堂教学中本着"以言学文,因文解言"的教学理念,使二者能够统一兼顾起来,以此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一、"文""言"兼顾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能更好在文言文作品中理解与传承文化,反思社会、历史和人生,找到古典文学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让"言文并重,言意共生"。本文笔者针对文化导向下的文言文教学和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根据新课标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思辨读写的学习形态融入参与式教学法作为策略与途径来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目的是有效解读文言文的文本价值,学生以文言文为载体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吸取最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提出:"高中教学需要注重古文化对学生的陶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品味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学生对文言语境的感知能力是在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古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拟从文言文阅读文体特点出发,紧扣文言字词,融入古文化的熏陶,从而达成"文""言"并重,进行有效地文言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高中文言文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弊病,使得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走进一个无限循环的死胡同:教师教学困难,学生学习也费劲。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不仅削减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拘束了学生头脑的发展。将"问题教学法"运用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扭转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还能够切实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几年来的教学成效并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正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许多学生都不能对文言文的课堂提起较高的兴趣,有些学生甚至更是讨厌文言文课堂,导致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也产生了厌倦。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课堂的兴趣,如何才能够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本文就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然而,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处于发展的瓶颈期,教师依旧过于重视知识传输,学生依旧害怕学习文言文,文言文"言文分离,虚实难辨"的特征成为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拦路虎。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提出了若干策略,期望通过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和学生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让文言文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让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思维中,从而使"言文"不再"分离"、"虚实"不再"难辨"。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涉及文言文的知识、阅读、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很多方面。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有效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3.
赵燕 《文教资料》2014,(12):47-48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传统的重“言”轻“文”的教学模式虽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有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弊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与“言”和谐统一呢?作者从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蕴含的美、进行自我解读和借助写作带动文言文教学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工作能够完善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提升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趣味诵读,一箭多雕 学生已经在初中接触到了文言文,然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初中提高了一大截,导致学生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畏惧情绪。所以,如何打消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并且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之中是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生鹏 《甘肃教育》2023,(4):103-106
深度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双元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概念,是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言”轻“文”、“言”“文”分离等浅表化教学现象,高中文言文教学应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等三个方面的设计为准,依托分层教学思维,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依托篇目形式扩展,强化教学的多维性;依托综合体系构建,完善教学的指导性;依托趣味成分融入,彰显教学的吸引性;依托文化内涵剖析,体现教学的文化性,以此来提升教学深度,明确文言文的教学价值,进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近期针对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问题开展了专项课题研究,现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与收获,以就教于大方之家。问题的现状分析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桥头堡",也是一大难点,高中语文教师大多将文言文教学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初高中教材缺乏延续性,初、高中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不尽相同等诸多因素,大部分高中新生依靠原有的文言知识水平,往往难以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新内容、新要求、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文言文教学向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古诗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比重日渐增加,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这给文言文教学带来更大困难。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浅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及策略: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文言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目的理解文本,不背离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前提下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而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如何能够顺利地阅读,并且通过阅读量的增加,进而带动整体文言文学习上质的提高,是摆在所有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根据《语文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运用"问讲练"这一教学模式能使课堂教学效益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文言叠加、重"言"轻"文"的现象。这种教学,误解了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剥夺了学生对民族优秀作品的深度理解权,割裂了文与言的关系。而强化文的朗读、文的赏析和补足"言"分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修补被割裂的文言关系,能很好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因文趣而观照文本时,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三种误区:重"言"轻"文";重"文"轻"言";"文""言"并重,但关系僵化。笔者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及学生长远发展,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以文促言,以言悟文",由"文"到"言"再到"文",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实效。近期,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市级公开课,其中课题为"《记承天寺夜游》的同题异构课"观摩了三节,授课者皆为市区级骨干教师,授课对象为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