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邱小霞 《现代语文》2012,(6):150-151
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明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功能、作用和教学要求。据此,江苏省中职语文新教材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一并列为中职语文课程的三大教学内容。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受到广大中职校师生的高度重视。中职"语文综  相似文献   

2.
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应关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两个方面,并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多处提到这方面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潘莉萍 《江苏教育》2013,(16):27-29
面对新教材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安排紧这对已引起中职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矛盾,提出整合式教学这一解决方法,重点探讨学科内整合,即对新教材同一单元中"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就整合式教学的原则、要件及相关策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内心已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欲望与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达到必要的语文教学应用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外,还必  相似文献   

6.
张远林 《教育导刊》2007,(7):34-34,44
美育是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凭借语文教材,在识字、阅读、作文以及课外语文活动中初步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下面着重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中,旨在培养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学习中。语文是一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并列的综合学科,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也加强了书本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但目前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结合着教学实践,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刘薇 《中国教师》2020,(4):35-36
语文核心素养将语文学习的目标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即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其次,发展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根据财经类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语文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教学情境化、能力训练项目化、评价方式开放化,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贺敬友 《考试周刊》2011,(45):37-3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语言的积累、表达与运用、发散思维、想象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同时,现代社会也要求公民具备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2.
岐国仪 《考试周刊》2010,(11):69-70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本文从课堂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探索.主要从可操作层面上总结了语文教学的一些可行性方法:引导观察,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品味语言.从语言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注重分析,在分析比较中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发挥想象,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同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并列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其设置目的是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除具有语文性外,还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及生成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浪 《广西教育》2023,(16):104-106
本文基于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包括对比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朗读中培养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能力,通过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等。  相似文献   

15.
谭惠琼 《教师》2020,(9):51-52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自读课是统编版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呈现学习目标—设计自读活动—开展合作交流—指导拓展阅读"的自读课文教学模式,聚焦语言运用,有利于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周轶群 《广西教育》2023,(5):121-123
本文论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策略,提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挖掘“阅读与欣赏”文本元素、“表达与交流”元素,向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意识;在设计语文作业时,通过写作教学、跨学科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等具体做法,凸显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90):40-41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课标下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的课程,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初中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既锻炼了初中生运用语文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将书面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中考视角下,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应当设计重要的策略。本文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现状、策略等三大方面着手,对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态性、多样化、循序性、全员制、生活化策略等五大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力求为中考前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负有以美育人──塑造学生积极热爱美、追求美的健康心态,培养学生自觉地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这一特殊而又迫切的任务。因为,语文学科比起别的学科,它所建构的领域是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拥有更为丰富的美的样式:意象美、人物美、情愫美、语言美、结构美等;具有更为有效的美育手段:课文赏析、朗诵演讲、表达训练等,而且有较高审美修养的语文教师往往更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在审视自然、观察社会、阅读作品活动过程中进行美的评论和美的欣赏。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高超的美育艺术,渗透以美育人的教育。一、语文美育的性质任何事…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进一步将语文教学艺术确定为实实在在的目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在此要求下课堂教学就更成为追求语文教学艺术的主阵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语文核心素养"是关于语文教育的一种比较新的观念,它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主要内容。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具备阅读能力不仅能获取新知识,还能够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美文鉴赏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为传承文化打下良好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学生阅读力,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将学生阅读力的培养作为突破口,从阅读兴趣、阅读技巧、阅读空间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