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于"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目前教师都注意到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但是问题的产生有些"生硬".由铝的重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应用引入,然后就布置任务让学生探究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我觉得这样的告诉不够"高明",存在着一些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边永平 《高中数理化》2004,(5):41-41,F003
关于钠、镁、铝、铁、铜等几种金属的知识在化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是考题取材的重点.现将几种金属归纳复习.1 知识网络1)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3)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4)铁及铁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5)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 主要考点分布①Na与水反应的现象;②Na2O2的性质及用途;③NaOH、Na2CO3及NaHCO3的性质与用途;④MgO、Al2O3的性质与用途;⑤Al2O3、Al(OH)3的两性;⑥Al(OH)3的用途;⑦铁三角间的转变;⑧Fe(OH)2的制备;⑨焰色反应;⑩Cu(OH)2的性质;金属的冶炼;有关计算:a.Na与…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铝的制备问题是铝及其化合物中一个重要知识点.现通过例题从几个不同方面展开探讨,以便让同学们对此问题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更全面.一、制备原理与原料选择方面例1分析“铝三角”转化关系(图1),试解决以下问题:(1)生成Al(OH)_3有几个途径?每个途径可能存在哪些反应情况?请写出生成Al(OH)_3的一些主要的离子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铝及其化合物的内容丰富,是中学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学习时,要以铝的两性为基础,去分析推导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要从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入手,去熟练掌握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氢氧化铝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两性氢氧化物,其沉淀的形成、溶解、两性及适宜沉淀条件的讨论,对其它两性氢氧化物性质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氢氧化铝的生成向铝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或适量强减,可得到无定形的白色凝胶状沉淀.这种沉淀实质上是氧化铝的水合物,其组成不均匀,含水量也不定,统称水合氧化铝,通常也称为氢氧化铝,其代表式为Al(H20)2(OH)2或Al2O3·nH2O.当白色胶状沉淀在母液中静量时,可缓慢转变为晶态偏氢氧化铝AlO(OH),升高温度可加速上述转化.真正的晶态氢氧化铝Al(OH)2称作正氢氧化铝,可通过向铝酸盐…  相似文献   

6.
铝虽没有可变化合价,但由于Al、Al2O3和Al(OH)3都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使铝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复杂,其中以H^+、Al^3+、Al(OH)3、AlO2^-和OH^-这5种离子之间的转化最为典型.下面介绍一种掌握这5种离子转化关系的最具价值的方法——铝线关系,借助于这种关系,会使学习知识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7.
铝是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重要金属之一,主要内容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在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的特性。其中对铝土矿冶炼金属铝的过程涉及较多,利用教材典型案例分析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达到巩固基础、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陈闽 《高中数理化》2013,(23):51-52
1 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2 知识重点及考点分析 铝是金属元素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铝及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除此之外,Al(OH)3溶液还是胶体(净化原理).正是由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这种特殊性质,所以高考对铝的考查几乎都涉及这3种物质,并且出题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判断,物质的鉴别,还有溶解平衡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一、设计思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先讲解Al(OH)3的性质和制取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由于教师把仪器药品、操作方法,乃至实验现象"和盘托出",学生在实验时只是"照方抓药"、"完成任务",大大降低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更谈不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讲授化学必修一"Al(OH)3的制取及性质"时作了一些尝试,把这部分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将教学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思考质疑、点拨  相似文献   

10.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Al^3+、Al(OH)3、AlO2^-的相互转化则是本部分的难点.含有Al^3+、AlO2^-的溶液随着某种试剂的逐渐加入,Al(OH)3沉淀量的变化以图象的形式展现称为铝沉淀图象.  相似文献   

11.
对于Al(OH)_3的两性定性论述较多,定量讨论较少,本文拟就A1~(3+)(?)Al(OH)_3(?)Al(OH)_4~-的相互转化条件进行讨论,进而计算溶解Al(OH)_3所需盐酸,氢氧化钠,以及氨水的最低浓度。一、Al~(3+)(?)Al(OH)_3(?)Al(OH)_4~-的相互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实验验证和理论论证两个方面说明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Al(OH)_3的酸性强于碱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处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现行中学教材中的铝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都表现出了两性。所以,对铝的学习,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本文就氢氧化铝发生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建立起的Al^3+、Al(OH)3、和AlO2-之间的三角关系(简称“铝三角”)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做一列举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铝"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而且铝及铝合金是当今社会使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本节课重点介绍铝的性质,以及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安排在学习了非金属氯、溴、碘和金属钠、镁的性质之后,这样的安排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使学生了解钠、镁、铝的金属活动性的差异,也为后面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材的主要内容:①从氢氧化铝的制备以及和强酸强碱的实验探究引入.②从氢氧化铝的特性引出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③以资料卡的形式讲述明矾净水的原理,指出氢氧化铝在生活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
Al(OH)3的两性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学们也应该发现教材中第一册第五章“元素周期律”和第二册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两处都介绍了Al(OH)3的两性,具体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荷守恒思想在“铝三角”[Al3+;Al(OH)3;AlO2-之间]相互转化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实例对铝三角中产物判断、现象描述、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图像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课标>中对科学探究要素中"提出问题"的基本要求是:(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2)能书面或口头袁达这些内容.(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氢氧化铝在水中有如下平衡关系:加入酸后,H+与Al(OH)3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平衡从上向下、从左向右移动,固体Al(OH)3逐渐减少;加入碱后,OH-与Al(OH)3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H2O,平衡从上向下、从右向左移动,固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Al(OH)_3为两性氢氧化物,它既可溶于碱又可溶于酸。但这里所指的碱和酸必须是强碱或强酸,弱碱(例如氨水)或弱酸(例如醋酸)是不能使Al(OH)_3溶解的。这不但用实验事实可以证实,而且用计算也可说明。 一、Al(OH)_3和碱反应: Al(OH_3和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写成: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习题是训练学生理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的良好载体。下面以《胃舒平中Al穴OH雪3成分的检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为例说明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思路。一、搞清实验的反应原理,写出可能的实验途径本实验的反应原理是根据Al穴OH雪3的两性来检验Al穴OH雪3眼AlO-2葑+H++OH-Al穴OH雪3葑+H++OH-Al3+演,可能的途径有:途径1:将胃舒平分为两份:一份加NaOH溶液,一份加盐酸。途径2:途径3:二、分析、比较,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