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体育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关键作用,也关系着学生的整体发展。目前,许多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体育游戏是在体育教学中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能力。首先阐述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然后论述了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体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教学中,体育作为基础教学课程,它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健学生的体魄有很大作用。然而,当前大部分初中学生对学习体育却没有太大的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体育有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对差异性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论述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中生兴趣广泛,特别是对体育课程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存在着浓厚的兴趣,这指引着他们追求体育知识的认知,掌握体育活动的规律。重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样化,增进与学生的融洽关系,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样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探讨了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剑鸣 《考试周刊》2009,(16):142-142
体育教师语言运用能力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心理定势、情感变化及学习兴趣等。本文对体育教学与语言艺术的联系,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点与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依然还是一个学生热爱游戏的时期。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并顺利完成教学的方法。体育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设置,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而且还要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游戏的研究和实践,有助于初中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的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纷繁复杂的新的东西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逐渐升华后,体育教学逐渐回归,越来越注重体育教学中的负荷问题.没有一定的负荷,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的意义就会逐渐与体育课基本功能相背离,体育兴趣也会变得失去精髓.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兴趣应该与体育课的负荷密切结合,体育兴趣和体育课的负荷是肩上一副担子的两端,没有产生体育兴趣的负荷和没有负荷产生的体育兴趣都是阻碍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33):125-126
小学课程中开设体育课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还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但从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来看,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教学主旨,教学手段十分单调,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而课堂缺乏活力,制约了小学生好动、活泼的天性,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在课程中加入民间游戏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受到学生喜爱,还能辅助教师教学。通过民间游戏让学生有序、快乐地学习,这是所有体育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小学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小学体育教师做好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疏导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和疏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体育新课程中创新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我们在对学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吸取新的教学思想,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改良,使学生享受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体育应该为培养人才服务,这是所有体育教师以及体育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可是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尤其是乡镇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和完整的练习,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锻炼和运动。这样的体育教学不利于发现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也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了我国体育教育质量远远没有符合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怎样教学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86):112-113
随着体育课改的推行,使得体育教学的目标得到扩展,初中体育教学也成为初中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中不但要促进学生的身心,更要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本篇文章就是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对于小学时期的乖巧,初中生在心理上会更加叛逆,身体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初中体育教学关系着学生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多学生请病假或者是直接旷课,为此,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的小学体育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为教学的最终目标的变化。现代小学体育教学转型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成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1]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很多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只是单纯的教学,或者进行体育竞技,没有严格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更应该思考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善,从而提高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学习目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思想是"健康第一"。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授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信心。然而,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着手,因为学生只有对体育学习有兴趣,才能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本文从明确体育学习目的、营造教学氛围、灵活采用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了浅谈,以期为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东旭 《教师》2014,(29):77-77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但是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没有生气,严重影响了教学。本文在分析了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体育教学制定了统一的实施方案,规范具体的教学过程。因此在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上基本上"千篇一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几近相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创新性思维,对课堂教学没有创新性发展,更不用说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所以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角色的转换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范自强 《辅导员》2012,(Z2):107-10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其参加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习得。实际上,只要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去练习,以至形成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逐步增强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中必须注重对传统的技术课教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体育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