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尘  刘延 《东南传播》2023,(8):18-22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短视频新闻发展如火如荼,已成为新闻传播的热点形态之一。中国新闻奖应势而动,开辟出短视频现场新闻与短视频专题报道两条赛道,在传媒行业起着风向标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文以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的25件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样本编码解读,通过对短视频现场新闻与短视频专题报道在内容题材、叙事方法、技术运用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异同比较,来探讨融媒环境下两类短视频新闻的创新路径和创优规律,以期为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内容生产提供创新方向,同时也为高校的融合新闻教学与创作实践提供参考示例。  相似文献   

2.
新闻短视频是融媒时代伴随着短视频的蓬勃发展而内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新闻分发形式。本文聚焦于一点资讯旗下的"沸点视频"新闻短视频平台,借助笔者在"沸点视频"实习的优势展开田野调查,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对"沸点视频"内容层面的剖析,从拍客体系的搭建、线性生产流程的再造、奖惩刺激与导向把关、全网矩阵的构建等方面考察其新闻短视频的内容运营策略,以期为融媒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而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随着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主流媒体纷纷转向移动传播阵地,创新内容形态。2018年,第28届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包括融媒短视频在内的6个评选项目。次年,第29届中国新闻奖第一次出现“短视频新闻”评奖项目。短视频已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的主流形态。通过对部分爆款新闻类短视频开展内容研究和比较分析,笔者发现其在标题的“网感”、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类新兴媒体不断衍生,新闻摄影和短视频高速传播,促进了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融媒时代下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现状、分析了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的作用,并提出强化融媒时代下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的效果,不断提高新闻摄影与短视频传播手段,进而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5.
2018年,中国新闻奖增设“融媒创新”奖项,成为主流媒体优质融媒新闻作品的重要价值标尺。5年来,获奖作品较为集中的反映出主流媒体融媒新闻内容生产的长足进步与创新成效。本文基于新媒体视听三维文本分析范式,从形式、内容及技术三重维度,对2018~2022年中国新闻奖79件创新类获奖作品进行全样本考察,全面洞察其创新趋向,为行业整体提升提供有效指引。研究显示,形式层面,奖项引领、标题设计、样态多元深度满足受众新闻内容获取与应用需求;内容层面,融合策划、语态革新、互动升维全面助力融媒新闻内容破圈;技术层面,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双向提升,“技术应用创作”转向“应用技术创作”,深化融媒新闻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短视频已经成为融媒时代的重要传播路径。在融媒背景下,短视频与电视、报纸、广播和其他传统媒体形式结合,为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详细讨论了融媒时代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颖 《中国记者》2024,(4):25-26
<正>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日报全媒体川观新闻把握传播趋势,充分发挥全媒报道优势,通过多个议程的主动设置、多个产品的策划、多种融媒体传播手段的综合应用,推出一批“科技感、深交互、强联动、视频化”的融媒产品,AIGC技术全线深融,在技术赋能下守正创新,探索省级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融媒传播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2018年中国新闻奖评选首次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项,下设六个奖项涵盖了视频、直播和创意互动等新媒体内容,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在奖项名称方面做了调整,其中将"融媒短视频"改为"短视频新闻"。本文以新媒体浪潮下新闻价值的转变与思考为切入点,着重探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中新闻价值的转向,在传统新闻价值基础上需要对这些转向做出思考,进而对短视频新闻未来趋势做出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隋二龙 《青年记者》2020,(11):72-73
融媒时代,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党报进入了“纸媒寒冬”.地方党报纷纷进行改革,积极寻求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作为吉林日报的官方新闻客户端,“彩练新闻”自2016年上线以来,精准定位、凸显特色、立足用户,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2018年改版后,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探索求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融媒时代地方党报客户端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对BBC UGC HUB(英国广播公司用户生产内容集成中心)的新闻实践进行审视的基础之上,认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已经不足以准确地描述融媒时代受众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图景,并尝试提出“受众参与新闻”和“受众参与内容”两个全新概念.和其他诸如“公民新闻”等概念进行的辨析以及对“受众参与内容”的类型化分析使得我们对这一在融媒时代彻底走向前台的新闻实践有了一个初步的学理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黄超 《新闻前哨》2020,(2):84-84
近年来"CCTV News"(央视新闻旗下的短视频新闻应用)等媒体推出了短视频新闻服务,是融媒时代电视媒体应用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本文力图对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相关问题进行探析。一、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手机等移动设备迅速发展,依托于移动端的短视频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具有以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N视频以年轻人为目标用户,引导青少年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N视频依托视频制作的专业优势,提前策划、设置议题、整合技术,秉持“抓重点做特点成亮点”的原则,推出多款形态丰富、立意独特、互动性强的“出圈”新闻产品,为融媒时代时政报道的视频化创新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贾军 《新闻战线》2022,(13):84-85
新媒体生态下,地方农村广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山西农村广播在融媒节目创新中,积极推出可视新闻、中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产品,并结合本地农业、民俗、时令特色,精心打造了三类对农服务大型融媒直播活动IP,为广播高质量服务“三农”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14.
田刚 《东南传播》2020,(4):23-25
近年来,短视频已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最受用户欢迎的新闻内容样态。本文以央媒新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探究爆款新闻短视频的叙事特征,对移动短视频生产和传播进行经验总结,并尝试阐述这种叙事变化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范明献  李昂 《新闻战线》2023,(17):33-35
融合新闻呈现可视化、移动化和交互化趋势,新闻题材偏向重大社会热点并在叙事上多采用个体化与情感化策略。未来,主流媒体须加大前沿信息传播技术在新型融媒产品中的应用,注重用户体验,并扩展适用题材领域来推进融合新闻生产常态化,推动融媒产品形态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受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发生转变,新闻短视频应运而生,成为媒体和资本竞逐的重要市场。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短视频的素材如何选择、如何传播,成为媒体发布者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简述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短视频在内容真实性、热点新闻抓取、同步传播等方式进行素材选择及传播,进而对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概述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融媒时代,财经数据新闻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技术与数据新闻生产的不断融合,数据新闻的报道话语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以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为例,从技术、叙事、内容生产三个方面探讨融媒时代数据新闻的话语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短视频需要更多聚焦有传播度的细节,把握基调、凝聚人心。短视频作品,要落到“共情”二字,或者内容“与我有关”,或者情绪“心有戚戚”。在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优秀视听作品评选中,由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中心(今视频)选送的短视频作品《大山里的音乐课》和《超燃!跨越86年的对话感受方志敏眼中〈可爱的中国〉》成功入选。回顾采制过程,这两条短视频作品内容短而不“小”、立意深且悠长,其探索、糅合过程,为推进融媒产品创新提供了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评论类短视频方面,主流媒体需要意识到短视频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现状,考虑到新闻评论类产品在质量、种类以及互动交流方面的缺陷,了解用户圈子对新闻评论类短视频发展的限制作用,积极打造贴近用户生活、种类繁多的优质短视频,充分考虑短视频的时间限制问题,加强对评论话语的凝练和优化,为用户带来更具深度的新闻评论.此外,主流媒...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基于移动端的视频内容聚集了大量的注意力,“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模式成为新闻媒体在移动端进行内容生产的着力点。如今的大数据技术为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赋能,尤其是新闻评论,不断与技术融合,呈现影像化、视听化、便捷化的特点,开辟了新闻评论的新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与挑战,需要从内容、用户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本文以深圳《晶报》观点类短视频“晶报说”为例,探究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