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更明确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普修课运动损伤的原因,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菏泽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济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针对体操普修课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进行调查。研究认为:体操普修课中学生受伤比例较高,且男生大于女生;损伤比例较高的项目是双杠与单杠;受伤部位主要是手腕部位;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要领错误;预防运动损伤主要涉及教师、学生、场地管理人员等角色。  相似文献   

2.
体操运动     
G830.145.3 20035180体育系学生体操普修课中运动损伤分析=Analysison sports injury of students of physicaleducation department in gymnastics course[刊,中,A]/叶强华(广东教育学院),陈立农,陈定涛(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学刊.-2002,9(1).-104-106表2参4(LF)大学//体育系//学生//体操//课程//损伤//原因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排球运动损伤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学体育系排球专项学生及体育系排球普修课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及统计 ,了解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特点 ,并针对性地根据人体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的原理与规律查找出引起损伤的内在原因 ,以找出有效的预防办法 ,为今后更好的安排排球的教学与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我院体操教学中轻理论、重技术,轻普修、重专修,轻基本体操、重竞技体操,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倾向,对体育系体操普修课教学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组教学的因材施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基本体操队列队形教学能力的培养。严格和健全考核制度和办法,是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体操理论、技术和能力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对发生运动损伤的体育系学生进行气质类型和性格向性诊断,探索运动损伤与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田径与篮球项目中具有粘液和抑郁混合性气质的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体操与足球项目中具有胆汁质特点的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田径、篮球和足球项目中外向性格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低于内向性格学生,体操项目中内向性格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低于外向性格学生。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在从事女子体操普修技术课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对球类班高个女生体操普修技术教学,除贯彻体操教学原则之外,还需要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体育系82级女生篮球专业班19人,平均身高为1.74米,平均体重为130斤。这是我院建院以来,女生篮球专业班中身材高体重最突出的班,其中最高达1.81米。体育系普修女子体操大纲,所规定的动作已接近三级体操运动员等级大纲水平。该班要在两年学习中,完成体操普修课大纲所规定技术、素质要求,是有其相当难度。另外,该班大部分学生从未接受过体操练习,体操基础差。在普修女子体操大纲规定的“手倒立”,除2人能完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混合式教学改革下的体操普修课进行研究,运用混合式教学改革,证实体操普修课在混合式教学改革和传统教学两种不同模式下的学生专项体能、专项技能、专项理论、教学能力四方面的教学成果差异性。本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对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与分析,提高体操普修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体操的热爱,培养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巩固的能力。本研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为今后体育项目的教学提供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体操教学中学生勇敢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聊城师范学院体育系410名学生的调查,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学生对体操普修课的心理、价值、取向及缺乏勇敢品质的特征和原因,提出了培养勇敢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师体育系体操普修课跳马教学的实际,提出类根教学模式,并在跳马教学中进行尝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启导演练”反馈控制在体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系体操普修课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启导演练”反馈控制的教学实验并设计出流程模式图。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对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对体育高考生急性骨骼肌损伤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指标的评价,验证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方法:急性腰部损伤的体育高考生168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特异针刺组,B组推拿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前和疗程后各收集一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异针刺组84例,其中有效73,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推拿组84例,其中有效65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研究结果表明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在5次治疗后与治疗前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三项指标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特异针刺与推拿手法比较,除肌肉力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他两项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特异针刺组优于推拿疗法组)。结论: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足球运动损伤及防治对策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没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缺乏针对性,技术上的错误和运动装备不当是造成普通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因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影响了以后的足球运动。本文将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跆拳道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301名跆拳道专修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从事跆拳道训练年限较短的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发生主要部位为下肢的膝、足踝;损伤性质以软组织挫伤与韧带及肌肉拉伤为最多;各种损伤多因科学训练水平低、身体状态不佳、准备活动不适当与场地设施等不符合要求,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差造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项目、部位、病理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找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有效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3年级本科在校生的运动损伤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54名调查对象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229名,平均发病率为90.1%。另外,年龄越大,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越高,而男生比女生发病率高;体育学专业比运动训练专业发病率高;运动损伤的活动类型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发病率分别占62.9%、23.2%;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主要是大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发病率各占59.0%、42.1%;多发部位集中于四肢和躯干部位,发病率为64.4%、14.0%;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缺乏准备活动、运动负荷(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思想上不重视;运动损伤发生后的主要治疗和康复手段为中草药疗法、物理疗法、伤后康复锻炼等。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生,从总体上看,运动损伤的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年龄、课外活动、大球类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部分高校女生运动创伤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加升 《体育学刊》2002,9(2):38-40
为了探索女大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基本规律。在大学里随机抽取了调查样本进行运动创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运动创伤的年平均发生率超过20%。创伤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创伤的类型以关节韧带拉伤、皮肤擦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创伤常发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常发生创伤的运动项目是田径、排球和篮球。导致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差、准备活动不充分,为此。提出几点相应的预防创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对广西师范大学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足球运动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发生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多出现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肘关节;主要损伤类型依次为擦伤、挫伤、扭伤和拉伤;产生损伤最主要的因素是粗野的犯规动作、准备活动不充分两个原因。建议: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做好有效的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预防高校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如何为伤害事故学生提供治疗保障措施,是高校体育界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责任归属及赔偿经费来源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建立我国高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障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的状况,并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而提出预防甚至避免运动损伤的对策。方法:采取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网球运动损伤进行研究。结果:大学生网球运动爱好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引起的运动损伤有诸多原因。建议:针对大学生网球爱好者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避免或减轻运动损伤的建议,以期达到指导大学生网球运动爱好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网球,减少损伤,促进健康和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志明 《体育学刊》2003,10(4):69-70
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减少与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机体一旦受到运动损伤,常要休息很长时间,并重新参加训练,才能达到以前的运动水平,所以可以根据损伤部位的规律和特点,及时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合理安排损伤后的恢复性训练的强度和负荷,以及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练习方法加速机体功能的恢复。怎样使得运动损伤在青少年田径运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使得青少年一生健康幸福,便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