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安乐哲、郝大维所译《道德经》为例,阐释哲学视域下的典籍英译研究. 首先,把《道德经》置于中国自然宇宙观的大背景中,以德与道的点域理论来解读道家的关联宇宙观,以把握哲学性典籍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关联宇宙观和过程哲学角度解读《道德经》的文本,并对其关键术语英译进行阐释,诸如"道""德""天""无为"等. 最后基于译文文本揭示安乐哲的典籍英译观,包括"语言群"概念的提出,动名词的运用、类比在哲学和文化翻译中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2.
<正>在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一课教学中,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哲学"的概念,不仅不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会影响整个《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哲学课程本身就应该是哲学的,智慧的。其本质是遵循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识程序,表现为从生活到哲学,再由哲学到生活,通过营造课堂情境,把鲜活的生活与高度抽象的哲学相链接。解说文字,利  相似文献   

3.
大爆炸宇宙论的宇宙"奇点"问题引起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中引出的诸多哲学宇宙观问题,推动着当代哲学宇宙观的内容和形态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中,"动力"的寻求确乎是时代的中心问题,作为戊戌时代的思想家,梁启超的思考较为深入,更加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他对"动力"的寻求之追问,展开为"宇宙观"与"历史观"的双重进路。在宇宙观方面,梁启超以"动力"说颠覆了古代宇宙观虚静的"本体",进而以"动力因"取代"目的因"。在历史观视域中,梁启超将"创造"与"竞争"视为历史进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将哲学看成是探讨世界普遍本质、普遍规律的学问的时候,承认哲学与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哲学被看成是世界观的学问,又从世界观(或宇宙观)按中文的字义最恰当体现其内涵——即定义为对时(世)空(界)范围事物的总体意识的时候,哲学所涵括的时空眼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自然观、社会  相似文献   

6.
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流派,对我国文学作品有着深远影响.<水浒传>在其生成背景、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等方面都蕴含着道家思想,表现出道家的世界观、宇宙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苯教和佛教不同的世界观倡导不同的宇宙观,苯教所倡导的宇宙观表现出现代天体理论中“有限宇宙”——“物理宇宙”的特性,而佛教倡导的宇宙审美观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抽象化的“无限宇宙”——“哲学宇宙”的审美观,两者构成了箴族历史文化的宇宙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文化素来以"和"为最高境界。"和"意蕴深刻、内涵丰富,是最朴素的自然观、世界观、宇宙观,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最佳状态和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泽"为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至柔而克至刚,滋养所有生命而悄无声息。"和"与"泽"相辅相成,形成了对教育理想境界的完美解读。学校管理之"和","泽"惠于师生家园。一所学校的管理架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与管理文化,关系到学校的有序运行和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9.
儒家哲学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儒家的世界观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儒家基本观念包括天父地母的宇宙观,体用不二的本体观,民胞物与的生态观,世界大同的未来观,修身俟命的宗教观以及中庸和合的和谐观等等。儒家的许多观念,在当今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仍不失其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著名比较哲学家安乐哲深入研究了古典道家哲学,其研究建基于世界哲学的发展和中国哲学的特点,对道家的"道"、思维方式及道家"自我"提出了系列观点。这些观点表现出安乐哲特定的哲学视角,即注意东西方宇宙观与思维方式的区别,以中国的过程性和关联性思维为中心;同时也体现出安乐哲对现世人生的关注,即强调道家对现世人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生活的空间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主流世界受到人们重视,而非主流世界却受人忽视.这种非主流世界主要包括一人世界、两人世界、虚拟世界、梦幻世界和老乡世界.高校要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关注这些非主流世界.  相似文献   

12.
霍丽蓉 《海外英语》2012,(1):196-197
The poem describes a farmer’s dilemma after apple-picking.Actually,it is a perplexity between the real world and the ideal world.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oem from four aspect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riter,the content,the structure and the ver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语境中,学的“世界”是一种深度的标志和话语权力象征,“民族”则是对于主体性的维护和多样化的呈示。深度追求是民族学和世界学的共通点。扎根于传统化,作人性的深入思考和生命追问,民族学就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货币的本质和职能都发生了异变,货币成了“一切价值的公分母”,使人的生活世界物化和价值通约化,从而解释了现代人“信仰危机”和情感世界失范的根源。为消除货币这一幽灵对生活世界的颠覆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借用“内圣外王”模式来重构现代人情感世界将是现代人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5.
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主要基于哲学在反思中,促使人们从"熟知"走向"真知";在于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总体的、根本性的认知前提和最根本的方法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哲学通过对世界根本问题的反思、追问,寻求世界对人及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其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与介入.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是内含在哲学自身之中的,是它的应有之意.在哲学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哲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自觉实现哲学教学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世界历史"是近代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创造全球市场、攫取剩余价值的同时,却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造就了世界历史,使资本具有了世界意义.世界文化也是资本世界化的产物,它同样遵循资本规律--当今时代最普遍的生产规律.在这里,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的本质、逻辑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培养研究生"世界眼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全球化为时代背景,探讨在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培养研究生“世界眼光”的初衷、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回归式结构"看迟子建的温情主义世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子建许多作品的结尾都呈现一种开放性的“回归式结构”,这种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而具有独特的品质。它集中地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温情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拒绝生活中的苦难,但拒绝在苦难中的绝望和沉沦。它认为一切都有因,一切都可恕,一切都会变,一切都可盼;一切都是美。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不同文明的融合、碰撞,探讨元代吏制逆转的原因。并由此论述权利意识与社会文明、物质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和《八十一梦》这四部小说的探析,阐述张恨水在这一时期思想和创作道路的发展变化,从而表明张恨水的恨而醒世创作主旨,肯定张恨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