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2007年8月29日Landsat-5 TM多光谱影像,在现场实测支持下反演石头口门水库水质参数.在对室内水质实验获得的20个样点的7个变量进行集群分析(CA)与主成分分析(PCA)的基础上,建立起水质参数多元估算算法,最终将算法应用于影像生成石头口门水库整个区域水质参数空间分布专题图.  相似文献   

2.
水体的高光谱数据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其波段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常规的统计方法反演水质参数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并且也不能很好的去相关,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利用高光谱仪在石头口门水库进行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建立了叶绿素a和悬浮物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利用高光谱数据信息,各光谱波段自变量在最终模型中的系数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较符合叶绿素a和悬浮物的光谱吸收、散射特性;通过与常规的比值模型、一阶微分模型进行对比,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明显优于前两者,其各决定系数均高于0.7,因此估测效果较理想,可用于内陆二类水体的水色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3.
成都城区颗粒物消光系数特征及其与PM2.5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城区霾天气成因,收集2011年成都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以及同步的颗粒物散射系数(bsp)和颗粒物吸收系数(bap)资料,探讨bsp和bap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消光系数(bext=bsp+bap)与PM2.5之间关系.结果发现,成都城区bsp和bap年均值分别为(456±237) Mm-1和(96±73) Mm-1,其中bsp日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郊区污染源输送的影响,bap日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本地移动源的影响.PM2.5与bext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2),表明PM2.5是导致成都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农村居民使用不同固体燃料、不同炉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调查,监测了三个地区室内外颗粒物(PM2.5、PM10、TSP)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农村地区使用固体燃料导致的颗粒物污染浓度因季节不同(取暖期与非取暖期)、燃料类型不同、使用炉具不同有很大差异,其中在炉灶内使用薪柴作为燃料,产生的PM2.5浓度最高,日平均浓度248.55μg/m3.在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以煤炭、薪柴、电或者天然气为混合燃料,对比颗粒物污染水平,取暖期高于非取暖期,且均高于国家规定的室内排放标准.控制该区域室内空气污染,应从厨卧分割、改进炉具、推广天然气等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5.
研究室内气溶胶纳米粒径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征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工作采用WPSTM Model 1000XP宽范围粒径谱仪测量了粒径介于10~10000 nm之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主要探讨了粒径在10~500 nm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在不同室内条件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超细颗粒物(纳米粒径10~500 nm)对总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而细颗粒物(500 nm~10 μm)对总粒子质量浓度贡献较大,导致室内颗粒物粒子质量浓度通常比室外低,表现出室内污染以纳米粒径超细颗粒物为主的特点。抽烟明显增大纳米颗粒物粒子数浓度和粒子质量浓度。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超过室外,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以太湖作为研究区,把数据同化技术引入蓝藻水华预测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太湖叶绿素a质量浓度同化试验系统,该系统结合基于WASP原理的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同化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MODIS叶绿素a质量浓度反演数据. 结果表明,利用同化技术将衡量模型预报值、分析值和观测值之间的偏差指标RMSE减小了15.5%,可以有效地提高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比辐射率是遥感温度反演的重要参数,水体成分变化会改变水体热辐射物理性质,对比辐射率造成影响。目前研究水体成分对水体比辐射率影响的研究比较缺乏。利用搭配PIKE积分球的Nicolet iS5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浓度浮游藻类、悬浮物对水体比辐射率的影响,提出一种二类水体比辐射率的计算模型,基于该公式计算MODIS影像在分裂窗算法中的比辐射率响应与太湖表面温度,并进行空间分析与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蓝藻与悬浮物对水体比辐射率都有影响,悬浮物影响更显著;在综合考虑叶绿素a和悬浮物的条件下,与传统水温反演结果相比,偏差最大可达1.21 ℃;在较低浓度的悬浮颗粒物条件下,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偏差达0.86 ℃,在较低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条件下,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偏差达0.98 ℃。真实性检验结果表明,蓝藻和悬浮物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影响值达到0.78 ℃,多数验证点的影响值在0.53~0.78 ℃之间。研究表明,引入蓝藻与悬浮物浓度的比辐射率校正函数能够有效降低水体表面温度的遥感反演误差。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分粒径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二次有机碳对细颗粒物的贡献,重新构建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杭州市区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分粒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小粒径段中,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为主要贡献源类;在粗粒径段中,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的贡献逐渐增多,二次粒子与机动车尾气尘的总分担率下降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西安市大气颗粒物在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的组分特征,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对西安大气TSP和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大气TSP和PM2.5在霾天气的总水性离子浓度分别为135.0和72.4µ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NH4+、K+、Mg2+、Ca2+、F-、Cl-、Br-、NO2-、NO3-和SO42-)中SO42-、NO3-、NH4+是TSP和PM2.5中的主要成分,这三种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的百分比霾天气明显高于正常天气。pH测定的结果显示,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均比正常天气偏酸性。对比了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尤其是SO2在霾天气更易转化为SO42-。  相似文献   

10.
对普者黑5个不同水域叶绿素a含量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相关性关系,并对其水体进行富营养化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普者黑叶绿素a浓度平均含量为4.00 mg/L,且叶绿素a的浓度与TN和T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普者黑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则表明普者黑为中营养化状态湖泊.  相似文献   

11.
杭州大气NH3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和2011年3月在杭州市区布设193个NH3监测点位,采用意大利柯瑞Ring被动采样设备同步采集大气NH3样品.利用实验室离子色谱分析仪对获得的样品进行分析,并通过ARCGIS插值法得到杭州市区大气中NH3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区NH3平均质量浓度为7μg/m3,未超过国家居住区NH3质量浓度最高限值200μg/m3;氨气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点呈现东部高西部低,9月高3月低;气象因素与氨的排放源强是影响大气NH3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神经网络作为相对理想的可以业务化运行的水色遥感建模方法,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巨量的数据集;而实测数据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利用水体辐射传输软件Hydrolight模拟数据集.利用数值统计方法对太湖7期野外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利用Hydrolight模拟太湖遥感反射率时,需要输入的藻类颗粒物、非藻类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比吸收系数、比散射系数等参数;利用这些参数模拟遥感反射比,并与实测光谱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相关性普遍在0.95以上,证明确定的太湖区域化参数符合模拟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高质量浓度Cl-(1000 mg·L-1)和HCO3-(2000 mg·L-1)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10 mg·L-1)的动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l-使活性氧化铝吸附F-速率加快,吸附量增加;高质量浓度HCO3-有相反趋势.建议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法作为煤层气产出水F-净化工艺时,考虑高质量浓度Cl-和HCO3-效应.  相似文献   

14.
植物微斑块是草原植被基本的空间分布形式,空白裸地上的土壤养分资源在多远距离上能够被植物吸收是一个重要问题。利用稀有元素铷(Rb)示踪方法,通过分析Rb+的吸收量和吸收距离,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群落群落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和伴生种(同时也是退化草地常见种)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对土壤养分和水分资源的吸收范围。结果表明:紫花针茅斑块对Rb+的平均最大吸收距离(5.6cm)约等于平均斑块间距(5.7cm),而矮火绒草斑块平均最大吸收距离(34.2cm)远大于紫花针茅和平均斑块间距;2个物种对Rb+的吸收量都与斑块大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无论吸收量还是吸收距离,矮火绒草均大于紫花针茅。这说明裸地土壤中的养分资源可以被植物微斑块吸收利用,而且大斑块对资源占有的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15.
Q值结构对了解地壳的非弹性性质、地壳内部构造、热活动状态、地壳介质非均匀性以及断层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编写了基于吸收特征时间t*的三维Q值层析成像人机交互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计算地震体波(P波和S波)的振幅谱并通过拟合振幅谱得到反映地震波衰减的吸收特征时间t*,并利用t*资料通过三维Q值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三维Q值结构.实际观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方法和软件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岩石的吸水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为工程中,而毛细作用是非饱和状态下水分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其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际价值。针对水分运移难以监测的问题,将核磁共振技术用于人工砂岩吸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T2谱分析样品孔隙水分变化,一维剖面成像获取其水分迁移信息。从实验结果可知,孔隙较大、连通性较好的砂岩吸水量大、吸水速率快。定量计算得到样品一维吸水率约为0.036 8 cm/min1/2。此外,研究发现实验过程中的蒸发效应会对吸水过程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与称重法、CT法等相比,核磁共振实验研究具有快速直观、高精度、信息全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热法制备尺寸均一、单分散性良好的β-硫化汞超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系统研究汞离子(Hg2+)和半胱氨酸配比、反应温度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同时,β-硫化汞超球在较宽波长范围内(200~900nm)均产生很强的吸收.在室温标准太阳光下对材料进行的光电测试结果表明,短路电流密度0.12mA·cm-2,开路电压0.40V,填充因子4.4%,转化效率0.21%.这预示该类超球在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及气象监测数据,综合分析2015年北京市田径锦标赛和大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变化,初步评估减排措施对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8月20日至9月3日“两大活动”期间,北京市NO、NO2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0、22.7和17.8 μg·m-3,同比下降58.3%、52.1%和73.2%,空气质量被誉为“阅兵蓝”.保障措施实施后,交通站NO日变化的峰值浓度降低约43%;而城市环境站NO峰值浓度降低约45%;NO2早高峰和夜间的浓度积累速度明显放缓.北京市作为区域NO2浓度高值区中心明显消失,PM2.5浓度梯度分布特征消失.受局地的弱北风影响,APEC期间早高峰NO2峰值浓度明显消失;而大阅兵期间,早高峰NO2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晚高峰.测算结果显示“两大活动”期间区域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现的污染物减排比例及环境污染物浓度改善比例略高于去年APEC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透明度是衡量水质优劣、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光谱遥感可有效反演透明度,较好解决了常规遥感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野外高光谱仪在长春南湖夏季进行了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通过分析水体透明度与其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尝试采用多种半经验算法建立透明度高光谱定量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单波段、波段比值和一阶微分反演模型,确定性系数皆在0.74以上,RMSE小于透明度极值差,因此皆可以用于反演透明度;2)模型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一阶微分模型、单波段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该定量模型的建立,为今后利用成像光谱数据在南湖进行透明度大面积遥感反演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对内陆水体透明度反演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