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你的鞋带松了!”我的一个同学用一种“阴险”的目光对我说。我没有细察,当然低头想去系鞋带,可是——“哈……哈……”他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今天被我耍了吧!唉,想不到学习上的聪明人今天也被人耍,说出去可真被人笑啊!”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当成傻瓜。可是,有许多获得肯定、得到成功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也是许多“聪明人”眼中愚蠢的傻瓜。詹姆森·哈代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他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认为他是一个满脑子怪念头的“傻瓜”。当他某次不经意间看到了一篇"电影的原理"的报导  相似文献   

3.
谁是傻瓜     
《小学生》2006,(1):44-44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很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恼。有一天,—位专门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来到这座城市, 傻瓜便跑来向智者求助。“你有什么生命的困境呢?”智者问。“我不喜欢别人把我看成傻瓜,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别人把我看成是聪明人呢?”傻瓜说。“这非常简单,从现在开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给予最多最无理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评,七天以后,大家都会认为你是聪明人了。”  相似文献   

4.
一天,聪明人聚精会神地站在一个水盆前面,水盆里有鱼在游动。他的邻居从旁边经过,看见了问:“聪明人,你在做什么?”聪明人没有回答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陷入沉思。邻居突然有了搞笑的念头,于是说:“聪明人,你不是什么都知道吗?那你告诉我,鱼为什么不说话?”  相似文献   

5.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连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是一小碗……。”“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睛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①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相似文献   

6.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伺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先…  相似文献   

7.
张峰 《学习之友》2008,(9):11-12
《水浒传》第二十五回出场了一个“聪明”人物:团头何九叔。团头的职责之一便是辖区内死了人,须经团头验尸方可入殓。该回目里,潘金莲用砒霜毒死了武大,王婆清理了现场擦净了尸首,便与西门庆合计发丧事宜。王婆知道何九叔“是个精细的人,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西门庆拍胸脯说他能摆平此事。何九叔一亮相,果然是个“聪明人”。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习》2014,(3):44-44,47
有一个牧场主死了。根据他留的遗嘱,他的财产将分给他的3个孩子,但在分配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牧场主有17头牛,遗嘱是老大1/2,老二1,3,老三1/9,但17不能被2、3、9整除。3人想来想去没了主意。有个聪明人,很快想了个办法,按遗嘱分好了牛。而且没有杀死牛。你是那个聪明人吗?  相似文献   

9.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连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  相似文献   

10.
沙皇和衬衫     
有个沙皇病了,他说:“谁能治好我的病,我就把一半国家分给他。” 所有的贤明之士都来了,研究怎样治好沙皇的病。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有一个聪明人说,他能治好沙皇的病。他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幸福的人,把他身上的衬衫脱下来给沙皇穿上,沙皇的病就能好。”  相似文献   

11.
一个聪明人收了两个学生,一天晚上他各给了他们一块钱,吩咐道:“我给你们的钱不多,但是要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能够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塞满。”隔了不久,两个学生都回来了。一个学生拿一块钱买了许多干草,叫人运了回来,搬进这个房间。真的,这个房间被许多干草塞满了。但是这个聪明人摇摇头,并不称赞他。另一个学生却只费了4角钱,买了一盏油灯回来。他把这盏灯点亮了,房间里立即亮了起来,什么东西都看见了。这个学生说:“先生,我已把这房间用灯光来塞满了。”聪明人说:“是的,孩子,这正是塞满房间的最好方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模…  相似文献   

12.
老师(节选)     
……今年母校校庆,我就是带着这些短短续续的回忆重新踏进离开三十多年的校门的。没有想到,正是这些回忆中的事情,在“文革”中给老师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老师们所受的污辱,我即便是用文字复述一遍都觉得不舒服,可以笑谈的只有一件:我们的数学老师曹惠生先生以不关心政治而著称,在我们读书那会儿他已经非常讲究衣着和发型,连拿粉笔的手势都像音乐家拿指挥棒一样漂亮,惹得当时刚刚懂点事的女同学们老是红着脸傻傻地看着他发怔。“文革”一来,他就没有一点是处了,一连批了几年,最后终于又要他上讲台,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把数学课教下去。于是在第一堂函数课里他把当时最流行的概念引了进来:“我们上海有一小撮阶级敌人,江苏也有一小撮,浙江也有一小撮,安徽也有一小撮,加在一起,是为四小撮阶级敌人……”他以为这样讲课总算是关心政治的了,没想到一下课就遭批判:“上级从来只说是一小撮阶级敌人,你却闹出了四小撮,分明是在为阶级敌人张目!”这次我一进校门就遇到了曹老师,才问候两句便想证实上面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曹老师正色道:“传错了。我当时不是说四小撮而是说五小撮,特别加了一个山东,因为前来听课的工人宣传队师傅是山东人,我怕他受冷落,临时加的。没想到他批...  相似文献   

13.
原苏联教育家索洛维契克在《谈自信》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美的,他真的就会变美,如果他心里总是嘀咕自己一定是个丑八怪,他果真就会变成尖嘴猴腮,目瞪口呆,生出一脸傻相。”“一个人如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故美国心理学家廉姆·杰尔士及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分别这样告诉我们:“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任何人,屠夫,面包师,国王都喜欢那些欣赏和关心他们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要确实认识到,“只有当你说他好时,他才…  相似文献   

14.
古董迷云     
那个青年人听了科勒探长的话后,灰溜溜地跑出了酒吧!爱丽丝小姐叹了口气说:“探长,为什么世界上总有一些把自己看成聪明人,把任何人都当作傻瓜的.骗子呢?他们可真无聊!探长,来!咱们干杯!”科勒杯长举起了酒杯,说:“爱丽丝,谢谢你一路上对我的照料和帮助,干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当成傻瓜。可是,有许多获得肯定、得到成功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也是许多”聪明人”眼中愚蠢的傻瓜。詹姆森·哈代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他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认为他是一个满脑子怪念头的“傻瓜”。当他某次不经意间看到了一篇《电影的原理》的报道之后,便从电影底片的转盘中产生了灵感:他想让底片上的画面一次只向前移动一格,以便老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详细阐述画面里的内容。这个想法让哈代受到不少嘲笑,但是他没有因此退缩,经过不断地反复研究与实验之后,哈代终于成功地实现了让画面与声音同步进行的目标,创…  相似文献   

16.
最聪明的人     
一位年轻人决心寻访雅典最聪明的人,并拜其为师。他来到德尔菲神庙,向神求助:“神啊,请你告诉我,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神说:“凡人之中,最聪明的是苏格拉底。”年轻人虽然知道苏格拉底是大哲学家,但是怎样断定他就是最聪明的人呢?年轻人想了一个办法,决定去拜访雅典那些公认的聪明人,以试探他们的智慧。他找到这些聪明人,他们中有商贾、政客、诗人、工匠等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干出了优异的成绩。经过一番交往,年轻人认为他们确实很聪明,而且这些人都认为自己就是最聪明的人。比如有一位会造铠甲的工匠,能造出坚实而又合身的铠…  相似文献   

17.
“古”娃娃觉得一个人没意思,想找个邻居做伴,于是决定搬家。 他选择了一位“女”大妈做邻居,于是他成了“姑”字。别人都把他当成“小姑娘”看待,给他梳辫子,让他穿裙子,真别扭啊!  相似文献   

18.
教文学作品要注重传授分析人物的方祛。如在教《雷雨》时,要重点分析人物的特征。如周朴园这个人,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也可能有过“真”的感情。周朴园不仅仅是个资本家,但同时也是一个“人”。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作为一个“人”,他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希望在家庭生活中有精神寄托。特别是当他从繁漪身上找不到“爱”后,为了寄托他空虚的心灵,就自然地怀念当初年轻、漂亮、贤惠、温柔的梅小姐。因此,我们可以说,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不是没有“真”的因素的。但这个“真”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决不能影响他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铃声响起的那一瞬间,他准时立在门口,此乃鄙人“老班”兼语文老师——“老道”矣。瞧他,形貌甚是与众不同,身材虚瘦,却好着长衫,再配一小撮胡须,活脱脱一个下凡的吕洞宾。我们服老道所管,当然并非这些,而是受他那“神功盖世”的威慑。  相似文献   

20.
和现今所有别的信息和知识载体相比,书的内容是最丰富的。倘说一个沉迷于电视、由衷地觉得广告“真迷人”的人,多半所知不多,那么,一个生长在“图像时代”,却依然有脑子、有判断、明白世事的人,可以肯定,他喜欢读书,也善于读书。可是,在今天,要喜欢读书,并不容易。我们都知道,造出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正是靠了文字,人才能大步推进那在I:I语里开始了不久的抽象思维,并由此激发出想象力的新一轮奔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