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注定是一个在当代中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篇章的年头。概括地说,就是温家宝总理所言,“今年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说有喜有悲,甚至不夸张地说有大喜大悲”。  相似文献   

2.
西方新闻学里有一个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规范化的例证:“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已经为新闻界所公认了。但是在中国,现在偏有人提出关于什么是新闻的另外的定义,说:“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学里有一个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规范化的例证:“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已经为新闻界所公认了.但是在中国,现在偏有人提出关于什么是新闻的另外的定义,说“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新闻”.何以见得,他举了许多例子,如;某县的教师工资,长期拖欠不发,而同时却有用公家的钱去买漂亮的进口小轿车回来让领导摆  相似文献   

4.
美国《太阳报》编辑约翰·巴盖特提出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有其正确的一面。如果将其说成:常见的不是新闻,不常见的,罕见的是新闻,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我国新闻界多数赞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说,那么“不常见的,罕见的”就包含有“新近发生”的意思。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是“不常见的,罕见的”就一定是新闻。  相似文献   

5.
陈海峰 《新闻爱好者》2008,(12):164-164
什么是新闻?这个概念教科书上有专门的解释,不需多说。 但笔者认为,有个问题值得讨论:曾被教科书批判的西方媒体新闻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记者讲述了一个观点:某种意义上,正常的不是新闻,不正常的是新闻。——这是不少新闻理论体系中所开列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之一。中国的新闻教材一般也没有排除这一标准。(一)可以说,我们的记者还具备起码的职业修养和训练,大家在“常规”的理解上有着明确的共识,绝对不至于把“反常”简单地理解为“人咬狗”(虽然人咬狗也是新闻),这里所说的“常规”是:社会共同的规范。意识形态的社会规范有:共同的是非  相似文献   

7.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近乎“名言”的话,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此话,从新闻追求新、奇的角度讲有一点儿道理,但把新奇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却不可取。在我国新闻界,有一些人十分崇赏“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所谓名言,一味追求猎奇,致使报刊上经常出现一些子虚乌有的奇人怪事。有一张报纸报道说湖南有一29岁的农民捕获一个“野人”,文中还描述野人“挑逗少女被当场捕获”。原来“野  相似文献   

8.
说起来,媒体与狗也真是有缘.早先,有人把新闻的定义概括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据称,人被狗咬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不成一回事儿;若是狗被人咬了,那还得了?这才是大新闻!在他们看来,狗的新闻价值是明显在人之上的.这个理论后来被认定为资产阶级新闻观而受到批判,很沉寂了一段时间.然而近来,情况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狗们的形象频频在媒体上亮相,而且大有每况愈“上“的趋势.谓予不信,有例为证.……  相似文献   

9.
说起来,媒体与狗也真是有缘。早先,有人把新闻的定义概括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据称,人被狗咬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不成一回事儿;若是狗被人咬了,那还得了?这才是大新闻!在他们看来,狗的新闻价值是明显在人之上的。这个理论后来被认定为资产阶级新闻观而受到批判,很沉寂了一段时间。然而近来,情况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狗们的形象频频在媒体上亮相,而且大有每况愈“上”的趋势。谓予不信,有例为证。某人有一小狗,拟出让,想觅一合适的新主。某报记者闻讯,为其发了一条消息,标题叫做《京巴狗要找新人家》,下署两位记者大名,是很当一回事的。消息写道:“我叫樱木,今年  相似文献   

10.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美国《纽约太阳报》新闻部主任约翰·B·博加特(John B.Bgart)在1882年不经意间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一句话,没有想到这句成了经典名言,恐怕更没有想到的是一百多年以后,这“理论”被当今的现实彻底颠覆:2006年,狗咬人,绝对是新闻。2006年8月份以后,有关狗咬人的新闻报道便频频见诸大陆各类新闻媒体。随后是一些治理狗患的行为,“打狗”又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新闻。狗与人的关系,在2006年下半年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1.
说起来,媒体与狗也真是有缘.早先,有人把新闻的定义概括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据称,人被狗咬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不成一回事儿;若是狗被人咬了,那还得了?这才是大新闻!在他们看来,狗的新闻价值是明显在人之上的.这个理论后来被认定为资产阶级新闻观而受到批判,很沉寂了一段时间.然而近来,情况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狗们的形象频频在媒体上亮相,而且大有每况愈"上"的趋势.谓予不信,有例为证.  相似文献   

12.
走出“人咬狗”的误区──炮制假新闻现象扫描寒江雪谈到新闻,人们常说,新闻第一要真实,不能虚构;第二要新颖,“狗咬人”不算新闻,只有“人咬狗”才算新闻。这已言明“人咬狗”的新闻必须是建立在确确实实发生的条件下。然而不知从几时起,“人咬狗”开始变味,步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大喜大悲事件最多的一年,这些大悲大喜的事件给境内外媒体的中国新闻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透明。2008年,堪称中国的新闻开放年,意义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然而,今年一则刊登在大连某都市报末版新闻上的《婴儿竟死在自家松狮狗嘴下》的报道在大连引起轩然大波,成为市民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叶建平 《新闻窗》2008,(6):30-30
2008年,中国大喜大悲。分别发生了两类大事件,一类是可预告新闻,如29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还有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另一类是非预告性新闻,如5·12汶川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批判的西方的新闻观点中,人们最熟悉的论点,莫过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了.这句话过去被认为是美国《太阳报》主编德纳说的,故称之为“德纳定义”。后经查证,不是德纳说的,而是《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说的,张冠李戴了。所以,本文中姑称之为“博加特论点”.(注) 博加特论点的命题当然是非常错误的。但是,也含有一点合理的颗粒。这就是:“反常出新闻”. 大家知道,新闻是发展变化中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新闻要新,就要着眼于变,从变化中发现新鲜事物,从变化中找新闻.为此,我们在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时,既重视事物的正常变化,也不忽视反常现象,不忽视“反常出新闻”。在现实生活中,“反常出新闻”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不少报纸相继登出一些“××地区(或单位)收购粮油不打白条”的报道,看了觉得不是滋味。买东西给钱,在商品社会中是极为普遍而正常的现象,不给钱、打白条才是违背交换原则的怪事。现在“不打白条”居然成了新闻,岂不是说打白条是普遍现象?西方新闻界有句口头禅:“人咬狗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业余报道工作近20年,多年的报道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多发表稿件,除了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新、短、快上下功夫。“新”是指所反映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不是老皇历。新还含有新闻价值之意。我曾看过一本新闻写作资料,说的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纽约太阳报》的采访部主任约翰·布加特说的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相似文献   

20.
兴许是新闻学上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一个著名的定义,所以许多记者对狗特别关注,很喜欢采写“狗新闻”。当然,这倒不一定是“人咬狗”,相反,是“人羡狗”。这固然说明了人类终于懂得了“狗道主义”,不再仅仅把狗作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