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贴近“三农”———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射阳报社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  相似文献   

2.
贴近“三农”──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贺寿光,刘必建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三农”,是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之一。一、贴近基础产业,以稳定社会大局为...  相似文献   

3.
白琼 《新闻前哨》2010,(6):100-101
县级电视台是处在广播电视产业链末端,最贴近“三农”的媒体,其节目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也是最容易被农民接受,因此,县级电视台在宣传“三农”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受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问题的制约,“三农”宣传工作的开展并不尽人意。县级电视台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三农”报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地市党报办得更加贴近“三农”?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这是报纸编辑人员的根本职责,同时也是检验编辑人员素质高低的关键。多年的编辑生涯,笔者从中感受到不少酸甜苦辣,就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怀着那份永恒的“三农”情愫。编辑组织什么稿件,撰写什么文章,这恐怕是编辑要经常思考的事情,才能体现在为“三农”服务的主题上,也才能解决写什么为“三农”的问题。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把握住这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红头文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走近寻常百姓,而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渴望与“红头文件”进行“亲密接触”,乡镇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的建立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贴近农村、服务“三农”的最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之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离“三农”最近.或者说每天都生活在“三农”中。县级电视台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挥区位优势.提高对农宣传水平.起到解决“三农”问题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三农”,是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举国上下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既为我们新闻媒体指明了“三农”的宣传方向,又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9.
作为出版单位,规划和出版好服务“三农”的图书,不仅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更是出版人的责任和义务。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三农”也是新闻出版“三贴近”原则的具体实践,因为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来讲,农业就是最大的实际,农民就是最多的群众,农村就是最现实的生活。在新时期如何做好“三农”图书的出版工作,笔者也做了如下一些思考。一、“三农”图书面临的困境党和国家的政策尽管给“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它也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困境。一是图书发行难。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  相似文献   

10.
魏世泰 《新闻前哨》2004,(10):39-40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引发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放眼传媒界,不难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以服务“三农”为  相似文献   

11.
初丽华 《记者摇篮》2004,(6):18-18,2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电视媒体,关注“三农”责无旁贷,它也应当成为服务“三农”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的传媒之一。笔者以为,要办好办活对农电视节目。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最为紧迫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随着去、今两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各地方党报对“三农”问题的报道也越来越热起来。但是由于“三农”问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以致有不少不太熟悉农业、农村、农民实际情况的记者在有关“三农”问题的报道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报道误区。所以,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想采写出有质量的“三农”问题报道来,就应系统认真研究“三农”问题,努力成为对“三农”问题能够独立进行深入思考的专家,准确反映“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谢晓 《大观周刊》2012,(7):63-63,40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动力。而在中国财政投资性支出又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对“三农”的投入。农业、农民、农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调下,如何加强“三农”工作就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本文结合我国“三农”的实际,国家财政的帮助虽已使农业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三农”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关注“三农”也就成了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围绕“三农”问题,报纸科技版的创新和改革就有了它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的主旨就是紧紧围绕为农牧民服务不动摇,围绕引导开拓市场,围绕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来为农牧民增产增收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宣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上头”多,“下头”少:在地方党报的宣传工作中,存在报道地方党委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多,各种会议、文件精神和有关部门落实“三农”工作的各项措施的报道多,而反映农业、农民、农村关心的问题和呼声的报道少,城市读者看不到“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农民读者又感到地方党报“三农”问题的宣传离自己远。要让“三农”问题贴近农民,编辑记者必须有“农民思维”。也就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用农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电视宣传,尤其是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的宣传,肩负着为农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那么,县级电视台究竟制作怎样的对农业节目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两会”中,“三农”问题是最热门话题。随后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温总理报告中有两个数字给大家印象深刻: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计2626亿元人民币,比前年增长了2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  相似文献   

18.
严志成 《传媒观察》2006,(10):58-5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人类学视野中,人已无可争议地成为第一性而存在,而这也是我们讨论“三农”问题这一中国历史性议题的一个根本前提。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  相似文献   

19.
曹刚  方晓红 《新闻界》2006,(5):17-19
多项研究资料表明,2003至2004年期间农村“土地维权”成为“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中国社科院专家在(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近几年,农民上访中,土地问题已占首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结果也证实中国农民维权重心正在发生改变。2003年8月刊2004年6月,中央某媒体观众电话声讯记录表明。在6万次(条)的信息中,“三农”问题居于首位,而其中所涉土地纠纷又为。三农”之首。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三农”理应成为中国传媒高度重视的领域。关注“三农”是电视人的良心和责任所在,也是电视传媒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屏幕就有了直接以“黄土地”,“黑土地”命名的专栏,有了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湖南台的(乡村发现),山东台的(乡村季风),北京电视台的(京郊大地)等等一大批非常有特色,非常实际的服务于农村的专栏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