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钓鱼》2007,(12)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  相似文献   

2.
张忠江 《钓鱼》2010,(14):20-21
三、垂钓猾鱼的方法和技巧针对种种猾鱼不咬钩的原因,垂钓时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垂钓效果。(一)在山塘、水库用手竿钓猾鱼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范宁 《钓鱼》2007,(4S):8-9
找底——是我们在学习悬坠钓法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在实战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在垂钓过程中找到精准的底,就好比找到了制胜的法宝,尤其是在垂钓小猾鱼的钓赛中,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定龙 《钓鱼》2008,(24):24-25
十七.底钓浮漂信号 底钓信号随鱼的种类、饵料和季节不同有明显差异。生口鱼摄食信号简单,提竿很少空竿:猾口的“正常”信号钓不到鱼,需要放口或试着抓某一位置的特殊信号。下面介绍的几类信号是使用粉饵时普遍出现的信号,猾鱼信号是建立在这些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钓猾鱼也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猾口鲫攻略     
王怀斌 《钓鱼》2006,(2):25-26
在竞技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能遇到猾口鱼。而猾口鱼又比较难钓,说猾口鱼难钓,是因为猾口鱼不但吃口特别。吸吐快。更是因为猾口鱼的鱼情变化快,而每一种鱼情所对应的钓法又不同。在同一场比赛中我们开始的钓法可能与鱼情相符。可钓着钓着就找不到感觉了;大家现在都在试着找一种万全的办法来对付猾口鱼。我认为这有点一厢情愿。要想钓好猾口鱼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弄清两种情况,一是鱼口的变化,二是泳层的变化。所以钓猾口鱼要采取随机变化式的钓法。下面我就从认鱼口辨鱼层来谈谈怎样钓猾口鱼。  相似文献   

6.
拔标钓术     
长枪兵 《垂钓》2009,(7):26-28
“拔标钓术”顾名思义,是指将正常手竿钓组中的浮标拿掉,转变成一种独特的钓法。它借鉴了抛竿、手竿悬坠钓、传统“板钓”部分技术要素组合而成,是在特定条件下运用的一项竞技垂钓技术。它是以钓底兼顾打截口、主抓成功率逮死口为重点、针对乱层鱼和钓底层鱼为核心的一种特殊钓法。  相似文献   

7.
鱼之钓组观     
何继友 《钓鱼》2004,(12):21-21
在竞技钓和休闲钓中,垂钓不同规格、不同对象鱼的钓组配置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起来。如果配置不当,将会直接影响钓鱼的效果。如果是参加比赛,则会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举例来说,前几年在山东威海举行的“光威钓王杯”上,很多知名钓手由于钓组配置失当,痛失进入前列的机会。又比如,初冬、初夏季节,鱼类觅食动作轻微,钓组配置不当,根本就没有咬钩动作出现(其实是有的,只是体现不出来)!所以,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垂钓中配置科学合理的钓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08,(23):26-27
十五.底钓猾鲫调漂法 底钓猾鱼,最常用、最经典的调漂方法是使用和早期的孔雀翎长身软尾一类的浮漂调3目一线,钓3目一线,抓一线吃口。调3目一线,就是组装好钓组后现场调试,通过增减铅皮使浮漂在钩不落底时水表面只露出3目加大约4分之1目。钓3目一线,就是装好饵后,通过改变浮漂的位置,使浮漂露出3目加4分之1目。只抓一线吃口,就是垂钓时专抓浮漂升降一线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之晔 《钓鱼》2004,(16):28-29
钓了50年鱼,估计视力衰退已看不清标尖动作的张铨先生说,悬坠不能颠覆沉底钓,并用“老年钓协的小型比赛中我采用悬坠钓获第一名”来证明自己对悬坠钓有相当认识。笔者从1989年认识悬坠钓组.十几年来与数十名垂钓大师接触,感慨之深是前30年的鱼都白钓了。特别是在程宁以二力平衡说解释悬坠.吉彦军、化绍新用钓跑铅解决了猾鱼咬钩微弱的难题之后.对悬坠的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郁文生 《钓鱼》2008,(6):38-39
笔者赞成“钓鱼是一项系统工程”之说。因鱼类是变温性极强的动物,除选点、饵料、钓具搭配和垂钓方法、技巧等环节外,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其钓获量,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譬如:有些钓手论“装备”并不孬,论钓技并不赖,论饵料和钓组等并不差,可有时就是钓不到鱼。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会影响钓鱼和鱼获量呢?现根据实践谈些浅见,以便钓手们在出钓时参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1.
程宁 《钓鱼》2013,(4):9-11
如今一些钓小猾鱼的比赛中,钓手已发展到调平水钓4目或5目了。当钓钝,钓到浮标没有下顿或下滑(缓慢下沉)的动作,只剩送标了,这说明已钝到相当的程度了。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这样钓。但是,遇到浮标下顿和下滑全都空竿这种特别情况时,就非得钓这“送口”才行,正像钓手之间开玩笑说的:“这鱼,点头不算抬头算”。  相似文献   

12.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3,(10):17-19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的范坨子,是钓特种目标鱼的理想王国,更是许多城里海钓人做梦都想一试钓技的场合。读罢此文,你兴许会说钓那么几条鱼有啥吸引力,还王婆卖瓜。其实不然,沿海人常说:“一潮水,一潮鱼。”倘若你的钓法、钓组都出自“巧妇”之手,又有碰上“一潮鱼”的幸运,何虑不烹出垂钓的“美味佳肴”。2002年10月,由于朋友的安排终于成行。故饱蘸  相似文献   

13.
赵巍 《中国钓鱼》2003,(3):20-21
“三钓”就是钓组、钓饵、钓位。注重了具体垂钓过程中的“三钓”细节,就抓住了垂钓活动中的关键,垂钓就可能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刘定龙 《钓鱼》2006,(4):26-26
首届龙王恨钓技训练班暨俱乐部联赛结束后,笔者就猾鱼的钓法问题请教了徐清华老师。他针对这次比赛的情况,对手竿底钓猾鱼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张凤春 《钓鱼》2008,(8):42-43
在水厍里,守着网箱,坐在船上垂钓,其感觉别有一番风味。在岸边垂钓时,不是看漂的动作,就是听铃的响声,才能判断鱼是否上钩。而船钓可就不同了,船钓既不用漂,也不用铃传递鱼讯,手握一支海竿,完全凭手的感觉判断鱼是否上钩。当鱼抢饵撞击鱼饵时,钓线就会发出“砰砰”的声音,一旦鱼上钩了,凭鱼线拉力的感觉,500克以内的鱼,可以提竿摇轮直接收鱼。如遇1000克以上的鱼上钩,在水深(有网箱的地方一般在10米以上)广阔的水库里,就要谨慎遛鱼了。  相似文献   

16.
苏宁译 《钓鱼》2007,(7X):52-53
鱚鱼的出现,往往宣告夏季的开始。现在鱚鱼钓季即将拉开帷幕。鱚鱼比较容易上钩,且垂钓过程充满钓趣,获得了众多钓手的喜爱。不过,要想超越一般钓手的水准,使钓获数量再上一个台阶,则需要下一番工夫。让我们看一看那些在投钓鱚鱼方面颇有心得的钓手们能够告诉我们哪些窍门吧!  相似文献   

17.
王华良 《钓鱼》2009,(17):40-41
无论是休闲还是竞技钓,投钩准确、钓不钓过程中的一大铁律,也是钓手们钓有所获的窝边、钓窝外是不是就一定钓不到鱼呢?笔者就曾有过,次钓窝日钓不到鱼,而钓窝边却获把从去年夏季到今年夏季的几次这样的垂钓经探究,希望钓友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或借鉴。  相似文献   

18.
曾直林 《垂钓》2012,(3):71-71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二合一”组合新钓法》的文章,此文章是针对手竿垂钓而言的,现就抛竿垂钓中“二合一”组合新钓法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见解。在抛竿垂钓中,钓法可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爆炸钩”钓法,一是“串钩”钓法,还有一种是近年来多用于钓鲫鱼的“盒饭”钓法。  相似文献   

19.
钱邦伦 《钓鱼》2012,(22):38-38
现代流行的钓法,诱饵抛投在何处,就以其为钓点垂钓。这种诱、钓同窝的钓法,往往钓获的鱼个头小,钓绩欠佳,有时打窝,用了五六千克诱饵,还"光头"。笔者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喂近钓远,诱钓分离的办法,鱼获颇丰。现代网捕、电打,鱼类生态受到破坏,钓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因此鱼都被钓猾了。大鱼(鲫鱼、鲤鱼、草鱼等)老奸巨猾,停滞在窝点外等待时机,一般不轻易入窝觅食。  相似文献   

20.
手竿钓使用双钩钓组,是已经流行多年的绝大多数钓友垂钓使用的钓组方法。双钩钓确有优势,尤其是垂钓养殖坑;但也有弊端,特别是野外垂钓的情况下,单是在较为挂底的情况下有时会影响上鱼,还真不如单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