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岁是人体基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动作发展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是其生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直接前提。平衡能力、灵敏与协调能力、力量与持久力是幼儿时期应掌握的基本动作能力(以下简称“三维动作”能力)。通过针对性地安排练习,幼儿能够充分发展“三维动作”能力,而如何检验幼儿园体育活动效果,就需要对幼儿的“三维动作”能力进行测试评价。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刊登“3~6岁儿童‘三维动作’能力测试与评价体系”(以下简称“测评体系”)系列文章;供广大幼儿园选用。“测评体系”为测试幼儿“三维动作”能力建立了合理的测试指标和评价分数,可以作为检验幼儿园落实和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活动效果的参考标准,幼儿园可以根据“测评体系”了解幼儿“三维动作”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制订体育活动计划提供依据,并根据测评结果及时调整体育活动计划,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同时也可以向家长反馈结果并指导家长在课外帮助幼儿练习,使每名幼儿在自身运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三维动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余卿 《新体育》2022,(8):102-103
粗大动作练习作为身体运动基本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先进行练习的一项基本身体运动,它直接影响今后身体活动能力,与幼儿健康状况紧密联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的评分标准对我国5~6岁幼儿粗大动作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究5~6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及特征,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对幼儿粗大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有利于充分挖掘幼儿运动潜力,为今后动作发展和培养良好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针对肥胖幼儿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减肥运动处方,改善幼儿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1.研究对象:幼儿园26名幼儿,其中4岁8人(男5,女3),5岁12人(男5,女7),6岁6人(男3,女3)。2.研究方法:对26名4~6岁肥胖幼儿进行渐增负荷乳酸阈运动实验,采用血乳酸─心率拐点法确定运动处方强度控制的靶心率,根据靶心率设计幼儿减肥运动处方,并对受试者进行8周减肥运动处方实验。结果:经过8周减肥运动处方实验,肥胖儿体重平均减轻1.31kg,皮脂厚度平均减小4.6mm,腰围平均缩小2.6cm;心功能较实验前明显增长(P<0.05),10m×2往返跑、立定跳远成绩较实…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体100 m跑运动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人体运动能力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人体100 m跑运动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30名12~17岁少年男性运动员的各项测试指标及100 m跑专项成绩建立人体运动能力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将各项测试指标值经过归一化后作为网络输入,人体100 m跑运动能力(由100 m跑运动成绩评定)作为网络输出,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进行100 m跑成绩预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依据我国幼儿人群游戏与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设计出以身体素质为基本分类、以幼儿体操与幼儿游戏运动组合为健身内容,并通过对5~6岁幼儿的游戏健身干预实践,观察幼儿体质指标中身体素质的变化,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为我国幼儿人群运动健身科学指导与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结果:幼儿体操、游戏健身运动组合对幼儿园5~6岁幼儿的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明显的积极和促进作用,各身体素质指标第3-97百分位点结果均可以作为幼儿体操、游戏健身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在评价体操、游戏健身组合干预前、后幼儿的身体素质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校体育》2020,(1):53-55
长期以来,幼儿园没有体育活动大纲,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指引,对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与人类基本动作练习混淆不清,影响了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2012年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根据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规范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内容。其中动作发展是健康领域的主要内容,动作发展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是其生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直接前提,3~6岁又是基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南》提出了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但没有详细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指引,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组的特点,发展幼儿身体的最佳动作方面有待进一步细化。为了使幼儿园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的要求,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基于一般练习、球类练习和区域体育器材练习等不同的实践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等,本期主要探讨平衡能力的发展,下一期将重点关注灵敏性与协调能力的发展。敬请关注。同时也欢迎广大体育教师、幼儿体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研究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并积极撰稿投稿。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8,(6):518-523
目的探讨32周不同模式体育教育活动对34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过程与动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威廉姆斯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检查表与动作测量法,测量40名34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过程与动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威廉姆斯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检查表与动作测量法,测量40名34岁幼儿走、跑、跳、投、接动作。结果与结论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跑、跳、左右交换跳、单脚跳、投掷、接等动作过程问题人数比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0m直线走、20m跑、30″双脚跳、3m单脚跳、双脚交替上48级楼梯、单脚站立、双手抛球、单手投沙包成绩均高度显著优于实验前(p<0.01);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男生30″双脚跳、单手投沙包的成绩显著优于女生(p>0.05)。以动作为主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效降低了34岁幼儿走、跑、跳、投、接动作。结果与结论实验后,实验组幼儿的跑、跳、左右交换跳、单脚跳、投掷、接等动作过程问题人数比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0m直线走、20m跑、30″双脚跳、3m单脚跳、双脚交替上48级楼梯、单脚站立、双手抛球、单手投沙包成绩均高度显著优于实验前(p<0.01);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男生30″双脚跳、单手投沙包的成绩显著优于女生(p>0.05)。以动作为主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效降低了34岁幼儿大肌肉技能的问题出现率;有效提高了大肌肉动作能力。双脚跳与单手投掷能力提高的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幼儿人群身体特点和运动能力,设计基于身体素质提高的体操与游戏健身组合运动方案,并通过对沈阳市3~4岁幼儿的健身干预,观察幼儿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为我国幼儿人群运动健身科学指导与效果评价等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体操、游戏健身组合对3~4岁幼儿的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明显的积极和促进作用,依据各身体素质指标第3 ~ 97百分位点结果和第10、25、75、90百分位点结果制定的评价等级标准在评价幼儿体操、游戏健身前后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莹  唐丹 《体育教学》2024,(3):50-52
3~6岁是幼儿动作发展及基本的运动技能掌握的黄金时期,此时幼儿可以进行练习的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投、爬、钻等内容。幼儿参与运动时,多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因此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进行多方位的练习达到锻炼身体与提高能力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器材的投放与选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从便携式器材选用与游戏案例设计进行阐述,在设计教学案例中实现一物多玩,物尽其用,让幼儿体育活动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韩婕 《体育教学》2023,(S1):11-16
随着人类的发展及生活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情况。健康,是人一生永恒不变的追求。人们对健康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强化,在《关于幼儿培养纲要指导用书》中指出,运动强调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常见的有走、跑、跳、投掷、平衡、钻、攀登、跑等动作。本文针对武汉市本溪市实验幼儿园中的葵花雨班(混龄班)中的三十个孩子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影响3~6岁幼儿跑、跳、平衡能力的原因,并记录加强训练后幼儿的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测试方法与发展特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与实验法,编制了3-6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12项运动技能测试指标.结果表明, 3-6岁男女儿童各项身体协调性,异性同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同性幼儿在不同年龄段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差异, 3-4岁是幼儿听觉肢体动作、被动性动作、周期性动作与精细性动作协调发展的突增期; 4-5岁是幼儿左右上肢动作、姿势平衡性动作、自主性动作以及操作性动作协调发展的突增期; 5-6岁是幼儿手眼动作与上下肢动作协调发展的突增期.  相似文献   

12.
运用美国的评价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测试工具——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二版(TGMD-2),对山东省济南市随机抽取的3~10岁的629名儿童(平均6.612.22岁)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美国测试手册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济南市儿童操作性运动技能中踢球和地滚球动作的熟练性与美国儿童相差无几,而击固定球、上手投球、双手接球和原地拍球动作的熟练性远低于美国儿童.通过对每个动作具体评价标准的得分情况与美国常模样本进行比较,发现了济南儿童与美国儿童的具体差距,并为体育教学提出一定建议,以弥补济南市体育教学的不足,以期为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评价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08-614
目的对现有的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测量工具(TGMD-3)进行改良,补充稳定性动作测试内容并检验稳定性动作进入新模型后的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德尔菲法、测试法等。结果 1)最终确定了3个稳定性动作测试项目:单脚平衡、侧向滚动、登高跳跃,这3个项目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新模型的难度和区分度适宜(0.35~0.59,D=0.40),重测信度(r=0.91~0.96)、修正后的内部一致性(Crobanch's α=0.718~0.793)、评分者间信度(r=0.91~0.93)较好,修正模型CFA结果显示结构效度良好;3)改良后的幼儿粗大动作发展评价工具包括移动性、操作性和稳定性3个分量表。结论改良后的幼儿粗大动作发展评价工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应用于国内3~6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评估。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方法体系,以我国羽毛球传统强队的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上肢测试指标以45 s(20 kg)卧推,下肢测试指标为立定跳远;第二是多方向变向加速能力,测试指标为持拍四角跑;第三和第四分别是能量系统发展的基础耐力和速度耐力,测试指标分别为1 500次双摇跳绳和400 m×5组间歇跑;第五是核心区力量发展,测试指标为45 s悬垂举腿;第六是上肢专项动作整合能力,测试指标为1 min对墙击球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训练和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3~6岁幼儿1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腿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6项体能指标的测试,分析了山东省3~6岁男女、城乡幼儿体能变化的年龄、性别与城乡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量表(TGMD-2),对山东省511名3-10岁男女儿童进行实验研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10岁男女儿童大肌肉动作的发展能力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各个动作发展的幅度和速率存在差别,呈波浪式增长;位移动作发展好于物体控制能力的发展;跑、侧滑步、踢球动作的动作发展情况较好,击固定球和上手投球动作发展情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北京市某一级幼儿园3~6岁幼儿投掷动作类型、使用率和使用效率,初步探讨了我国幼儿投掷动作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我国3~6岁幼儿投掷练习的动作可归纳为10种类型,各种类型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均表现出各自特点,具有不同的效率水平;2)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投掷动作日趋向效率较高的类型转变,成熟的类型六、九的使用率上升,初级的类型二、五的使用率下降;3)从动作类型来看,5~6岁幼儿投掷动作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幼在类型八、九、十的使用率上明显地高于女幼,女幼使用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类型五、六、七.从投掷距离来看,各年龄段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4)投掷动作的变化未必是以年龄为基准,给予适宜的练习机会、练习时间和正确的指导,幼儿的投掷动作将有质的改变.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钟华 《体育教学》2004,(5):53-53
50m跑是学校体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由于种种因素,现在学生的50m跑成绩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本人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如下8种有效提高学生50m跑方法:1.提高学生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1)身体站立、下蹲、坐地、仰卧、转身或半蹲等姿势,听信号(枪声、哨声、击掌)跑15~20m。(2)上体前倾到控制不住跑15~20m。2.增大步幅,提高步频(1)查步数、跑格或跑线50~60m,增大步幅。(2)10s、20s定时高抬腿跑,提高步频。3、提高终点冲刺跑的能力(1)加长距离跑,60m、80m、100m跑。(2)快速50m、60m、80m直接跑过终点,不做撞线动作,不减速。4…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疲劳对跑运动学与下肢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阿明  王国栋  王芳 《体育科学》2012,32(6):44-49,80
目的:通过对人体跑至疲劳过程中的运动学与下肢表面肌电图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更好地认识疲劳对人体运动动作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男性受试者在跑台上进行12km/h恒速度跑至疲劳,对3个阶段运动学参数及表面肌电时频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跑至疲劳的3个阶段,1)单步步长和步频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右脚至左脚步长减小(均值为1.68m、1.65m、1.65m),步频增加(均值为2.77步/s、2.84步/s、2.87步/s),而左脚至右脚步长增加(均值为1.61m、1.64m、1.64m),步频减小(均值为2.88步/s、2.84步/s、2.78步/s);2)躯干倾斜、扭转幅度显著增加(P<0.05),髋、膝关节角度出现规律性变化(P<0.05),踝关节角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下肢肌积分肌电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肌肉平均功率频率指标变化趋势并不一致。结论:中等强度恒速跑至疲劳过程中,随着疲劳的产生与发展:1)从左脚至右脚单步步长增加、步频减慢,而从右脚至左脚出现相反的变化规律,躯干扭转幅度变大,后仰增加,"坐姿"跑成为必然趋势;2)除腓肠肌外,下肢肌肉的积分肌电逐渐增加,平均功率频率呈下降趋势,但左右侧变化的时间段和幅度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以武汉市3所幼儿园1982年秋季入园的2.5~3.0岁的健康幼儿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1983~1985年)观测了他们的20m跑、肩上投沙包(重150g)、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和有关体格发育指标。获男孩73人、女孩55人的系统完整资料。结果表明:男、女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由2.5~5.5岁,20m跑速度男、女分别增快3.5秒和4.0秒;投沙包距离分别增加399.8cm和297.3cm;立定跳远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