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燕 《辅导员》2009,(8):17-21
中考作文是按照试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作答的考场作文。它既是对考生表达能力的考查,又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组材水平的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目前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实际看,中考作文考查类型主要有三种: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中基本是自拟题作文。考生必须通过审题,完成对题目、试题导语(或材料)的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仰臣 《新读写》2012,(1):42-4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以某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其主要形式有: 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出现“话题”及要求,不做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这种形式现在很少见了,如2011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试题。 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做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试题。话题之前有60多字的导语,像是一首语言精美的散文诗。考生在阅读这个导语的同时就已经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导语情景下出现话题,考生易于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材料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教材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各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处理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进行阐述、说明、判断、分析比较、论证等。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答题水平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历史的材料解析题是一种重要的主观性试题,较常出现在历史考试中,由于所占分值比较大,对学生历史科目的考试成绩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材料解析题是指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  相似文献   

5.
朱文霞 《新课程研究》2007,(8):38-39,41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相似文献   

6.
"红榜"听力题:借助真实的活动考查学生听力北京市英语卷第16-20题听下面一段对话,完成第16至第20五道小题,每小题仅填写一个词。听对话前,你将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试题,听完后你将有60秒钟的作答时间。这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相似文献   

7.
PIRLS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小学生阅读素养研究项目,它借助对阅读目的的分类划分与理解过程的分层厘定,通过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阅读测评文本,依据学生作答反应,有效地测评其阅读素养的真实发展状况。我国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及试题编制者由于对英语阅读素养测评存在一些误识与误区,造成阅读试题的材料失真、文本选编和题项编制有不同程度的失范。PIRLS2021阅读素养测评启示我们,未来我国小学英语阅读试题编制应该以学生阅读体验为中心选择试题内容,凸显内容的审美性与实用性;以高质量文本开发为重点均衡文本类型,增强文本的生活性与多元性;以层级性理解能力为基点构建考查目标,提高题型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中考命题中出现的新题型.它的命题形式通常是:先提供一段阅读材料,再说明考查内容.这类题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学新知能力、类比探索发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潜质.数学阅读理解题都有较长的篇幅,解题时先要读通读懂题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考查内容与阅读材料的相关点,进而采用模仿、类比或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以下结合2005年中考试题进行评说,期望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数学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中考命题中出现的新题型它的命题形式通常是:先提供一段阅读材料,再说明考查内容.这类题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学新知能力、类比探索发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潜质.数学阅读理解题都有较长的篇幅,解题时先要读通读懂题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考查内容与阅读材料的相关点,进而采用模仿、类比或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以下结合2005年中考试题进行评说,期望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岳卫刚  张晓剑 《地理教育》2024,(4):36-39+56
2017年以来高考试题不断深化素养立意的考查方向。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厘清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以及考生作答的常见误区,能够为高考备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将区域认知素养分为区域视角、区域尺度意识、区域定位能力、区域要素特征归纳与比较能力、区域现状及成因分析能力、区域发展措施及建议六个维度,对近几年全国卷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考生作答中存在的常见偏差提出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诗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被切分为两个版块,分属主客观题型,从诗文阅读的不同层面考查考生的古代诗文阅读能力。这两部分试题,光看其赋分,就由不得考生不重视;加之,阅读文本对语言材料的组织运用又远不像现代白话那样直截明了,阅读过程中起承环节颇多,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高考的现代文小阅读,浙江省一直选用实用类(包括论述类)的文本作为阅读材料,通过选择题与解答题两种形式进行考查。对这块内容,学生往往觉得很繁琐,容易失分;教师也经常觉得难以复习,或感觉复习成效不大,以致复习匆匆走过场。笔者试图探索出一些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原则和角度,或曰阅读技法,给备战高考的师生以些许启发。一、命题思路与试题样式浙江省高考语文卷的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考查,近五年来,一直延续了2009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对考生的要求,注重对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把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阅读、  相似文献   

13.
高考试题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休闲阅读,后者可以在茶余饭后,侧卧斜倚皆可,半躺踱步皆宜,因为它是汲取大意类的阅读,若有会意,欣然心神之间,若无感觉,则可释卷而去。前者却不同,首先读者没有选择的余地,你要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提供给你的文本,并且要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这样你才能有效作答。  相似文献   

14.
一、题型特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图片、图表、图示类试题走进中考。这类试题以其新颖、简洁、灵活、开放、综合的特色,活跃了卷面,愉悦了考生身心,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此类试题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图片、图表、图示式背景材料和没问。根据材料内容不同,可分为故事型、情景型、对话型、时事型、话题型等;在题型设计上,或以选择题进行考查,或以分析说明题和辨析评价题呈现,可谓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吴桥中学历史组/尹爱华老师在对近几年各地历史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材料解析题常见的四种同法以及相应的作答策略。一是“根据(或结合)材料回答”。这是最常见的提问方式,一般可分为根据一段材料的提问和根据几段材料的提问,这种同法的答案一般可由材料直接或间接得出。  相似文献   

16.
王俊 《教学考试》2023,(21):25-30
<正>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指出,阅读题设置考查作者观点或态度、语篇主旨要义、推理判断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深入思考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根据语篇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并通过归纳和概括作答,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本文针对阅读中推理判断题,反思学生常规解题模式的局限性,剖析近十年高考真题中的命题立意,探究相关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阅读情境、阅读文本和文本处理策略3个方面,对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样题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都积极创设阅读情境,高度关注个人情境和教育情境,重视对跨媒介阅读素养的考查,且都倾向于采用多文本形式命题.PISA 2018样题的阅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基于计算机测评系统考查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各文本材料之间的异质性较强,重视考查评价与反思、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阅读情境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各文本材料之间同质性较强,侧重考查认知能力,对评价与反思等高阶能力的考查尚处于自发状态.借鉴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的有益经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可遵循"目标—障碍"逻辑对问题情境进行优化,均衡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要素考查的比例,同时逐步渗透电子文本阅读,着力发展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类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阅读理解型试题.它一般由阅读材料和考查内容两部分组成.在阅读材料中,或定义新的数学概念,或给出新的运算法则,或介绍新的解题方法……考生必须先通过阅读,理解其含  相似文献   

19.
从阅读情境、阅读文本和文本处理策略3个方面,对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样题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都积极创设阅读情境,高度关注个人情境和教育情境,重视对跨媒介阅读素养的考查,且都倾向于采用多文本形式命题.PISA 2018样题的阅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基于计算机测评系统考查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各文本材料之间的异质性较强,重视考查评价与反思、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阅读情境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各文本材料之间同质性较强,侧重考查认知能力,对评价与反思等高阶能力的考查尚处于自发状态.借鉴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的有益经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可遵循"目标—障碍"逻辑对问题情境进行优化,均衡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要素考查的比例,同时逐步渗透电子文本阅读,着力发展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20.
占代诗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被切分为两个版块,分属主客观题型,从诗文阅读的不同层面考查考生的古代诗文阅读能力。这两部分试题,光看其赋分,就由不得考生不重视;加之,阅读文本对语言材料的组织运用又远不像现代白话那样直截明了,阅读过程中起承环节颇多,被重视的同时,更是被许多考生视为心腹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