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长发现,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这一时期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会感到厌烦,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2.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浙江师大季诚钧一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爱顶牛。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许多时候,孩子的不听话与逆反心理有关。逆反心理是指孩子产生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从而做出"逆反"举动: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家长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3.
刘继军 《母婴世界》2011,(12):98-100
许多年轻的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你说这东西不能碰,他偏要去碰碰;你说蔬菜营养好.要多吃,你越讲他越是不吃等等,实在无可奈何。这种现像在心理学上叫做“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4.
东林 《家长》2008,(6):14-15
某家长说:孩子上中学后,变得不听话了,老说我爱唠叨。"唠叨"几乎是所有父母共同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在孩子眼中是怎样的呢?有一个调查显示:在中学生最反感的事情中,排名第二位的就是"老师和父母的唠叨"。有迹象表明,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和老  相似文献   

5.
一次家访,一位家长向我告状,说他的孩子最近特别不听话,经常与家长对着干,弄得父母一筹莫展。像这个男生这样不顺从或反抗权威(尤其是反抗父母或教师)的教育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6.
冼洁丽 《中学文科》2009,(2):131-132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曾听过一位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儿子学习很不用功,我痛骂了他一顿,他当时并没有过激的言行,谁知道他为此出走了一个星期,把我们家长急坏了,现在都不敢说他啦,我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这些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7.
王艳丽 《小学生》2012,(11):72-72
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影响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能否正确处理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下面,我将着重谈一谈逆反心理的处理,以期对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一、谈逆反心理及其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抗拒心理,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与某些人的言行和主观愿望相反的感觉,是反抗别人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如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个别学生"不受管教"、"不听话",常与教师"对着干",老师要求这样做,他偏偏  相似文献   

8.
有家长抱怨,现在教育孩子太难了:说浅了,孩子不理解,不听话;说深了、说多了,孩子有压力,嫌你唠叨,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出毛病。这就需要家长找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现在向大家推荐一种"一分钟教育法"。  相似文献   

9.
资讯冲浪     
对下一代要共同浇灌……教育专家认为,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能完全"包办",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填鸭式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方面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孩子不容易吸收"营养".最好的方式是在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孩子的爱好,然后发掘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昨天晚上儿子又被我狠狠地揍了一顿.这个孩子也太不听话了,每次写作业总是一边写一边玩,有时我在旁边看着也无济于事,好像在他眼里认真写作业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打完儿子,在我的吆喝声中,他洗脸睡觉了,我回到卧室,心中的火还没有熄灭.  相似文献   

11.
许菊芳 《班主任》2009,(5):36-36
有的老师总在埋怨:“我们班的孩子就是不听话”。其实不然,他不听话,常常是不听“你”的话,换一个老师,换一种教育方式,他可能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对于那些淘气的孩子,我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年幼的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许多遍,他们总是不肯昕。此时,父母很容易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然而,怎样算是不听话?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不听话是否一定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又该如何处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林医生 《高中生》2008,(22):54-55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刚开学几天,就见到好几位家长来学校诉苦,被诉人就是他们的"心肝宝贝",哭诉的内容大致相同,就是讲孩子生活条件如何好,可就是不听话,不懂事.其中有一位妈妈与班主任的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妈妈也许真的被儿子激怒了,声音很激动:"老师,请你帮帮我,不怕您笑话,我真的不会教育他.我为了他的学习,不知道操了多少心,学习用品家里多的是,为了能让他少跑些路,我每天都送饭到学校……可他就是不听话,经常拿家里的钱乱用,我气不过,便动手打了他,想不到他居然跑出去到亲戚家住了几天……"说到此,妈妈已经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叮嘱: "你要听话,知道吗?""你真乖!"我们很习惯于下"定义"--不听话的孩子叫作顽童,听话的孩子就是乖孩子.我们培养了很多听话的孩子,但是孩子太听话却不一定是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有的父母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服从自己,而不管自己给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适如(?)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用积木建造“高楼大厦”,父亲却硬要他丢下心爱的游戏去画图画,孩子实在不愿意停下来,就被父亲指责为“不听话”再如,客人来了,母亲硬要女儿给客人表演唱歌或跳舞,女儿不干,母亲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啊!”其实,女儿不愿是怕难为情。很明显,类似上面所说的情况是不能怪罪孩子“不听话”的,因为孩子有孩子的乐趣,孩子有孩子的顾忌,作父母的决不能只要求孩子服从  相似文献   

17.
孩子性子犟,总是不听话。这是让许多父母都感到极为伤神的事情,不少父母常常为此而对孩子采取种种粗暴手段。殊不知,打骂责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孩子产生更为强烈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和他说什么,不是充耳不闻的样子,就是顶嘴,有一万个理由。"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时,家长似乎还能够充当领路人的角色,但当孩子进入初中,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似乎越来越难。青少年的叛逆问题时常困扰着家长,  相似文献   

19.
张生明 《宁夏教育》2011,(7):148-149
在教育心理学中,我们把青少年中出现,诸如"不听话",不愿与家长、教师沟通,经常与家长、教师"顶牛""对着干"的现象叫做青春期逆反心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应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孩子不听话,往往不是我们的话不对,而是我们惯常于用训导者的口吻去说,道理和语气部硬邦邦,剌伤了孩子的心.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教育者,会说就多说点儿,不会说就少说点儿,有时候"随便说说"反倒更好. "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别总想着教育他,用平常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