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体现了以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恰恰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目标.生本课堂要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教堂"变为"学堂"才能充分体现生本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生本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让学生在体验中创新.  相似文献   

2.
刘芳 《现代教学》2012,(11):60-61
我们经常听到"以学生为本"这句话。"生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本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人们提出以学生为本,意在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谁最重要,谁最根本,谁最值得我们关注。以学生为本,教师就要真心诚意地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把自己置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地位上,起到指导作用。教学设计可以预设,但在课堂教学中必有"生  相似文献   

3.
李军超 《考试周刊》2011,(18):136-136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思想,是新课程内容规定下教学"新"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革。它为各科课堂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英语教学也切合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这是我国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校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锐意进取,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改革,推出了“四四八发展教育”模式,实施以学案导学为载体,  相似文献   

5.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必须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自主学习就是要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一种以活动促进发展,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的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7.
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还是培养适合教育的学生,是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还是学生发展符合现实教育的需求。说到底.这是衡量教育是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否遵循教育规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而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学生主体大观念的背景下,初中数学应当以实际有效的策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课程结构设置了大量的“探究与实践”“相关链接”等内容,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正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它引导学生从链接中、媒体中获取感性认识,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进行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从“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摒弃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创立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力思维和人格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蒋俭 《广西教育》2007,(11A):18-1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句话的宗旨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要做到这些,必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2.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呢?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为本"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诉求,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成熟的社会公民,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就决定了高校办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方针。从七个方面就高职院校如何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实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做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育教学策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以学生发展 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尝试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原型启发法等。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归宿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相似文献   

17.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为了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教师理念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而变化发展,在教学过  相似文献   

18.
金馨 《考试周刊》2013,(16):63-64
<正>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学生为本位、以开放为本位。这就是说我们要改变过去以知识为本的理念,要坚定以育人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落实教师主导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才能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  相似文献   

20.
一、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其核心是尊重学生。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最要紧的。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再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是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因此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