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点取决于孩子童年时期的快乐程度。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乐自由的,就有无限的张力;反之,就会厌倦学习和生活,甚至厌倦人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当下,没有什么比让孩子快乐成长更为重要。童年是每个人心灵的故乡,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去不再来。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以快乐、自由来填充,以快乐、自由为标志。作为承载人类文化和生活经验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把让孩子们感悟童年、践行童趣、抒写童年作为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世界奇幻而美妙,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一个斑斓的游戏世界。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童年就像手中握不住的沙粒,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消逝而去,永不再现。那短短的几年童年时光,兴许是我们漫长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那么,别剥夺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让他们好好享受,在属于他们的童年生活中快乐成长吧!  相似文献   

5.
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是学校和父母最关注的问题。每个孩子就是一朵花,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花的品种,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花的生长状态,只要有父母和老师的辛勤浇灌,相信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更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而完整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致力于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快乐小猴子班"  相似文献   

6.
快乐、自由、诗意地生存是童年的真谛,但如今的儿童却失去了太多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无情地被压制了太多的兴趣,剥夺了太多选择的自由。故一个不容回避的沉重话题是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诗意、本真的童年?如何"保卫童年"?真实而触摸的数据呈现出令人震憾的实然图景:自由缺席,快乐出局,天性淹没,人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孩子们来说,童年应该是他们享受快乐、感受幸福的大好时光。然而说到作文,却往往会成为孩子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他们无奈的叹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理应让作文放飞孩子童年的梦想,让孩子在童年的海洋里快乐徜徉。  相似文献   

8.
功利教育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也让孩子远离了自然,教育具有功利性,但功利性不是目的,培养孩子健康身心、终身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基于此,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推行主体教育、摆脱功利教育,实践审美教育,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努力使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美好童年。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在现在的教育、生活中这种自由却成了一种奢望。孩子在幼儿园每天要学习各种知识,参加各种活动;放学回家,家长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领着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老师和家长有没有想过,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快乐童年,孩子需要一个自由的、快乐的成长空间。都说青春期的初中生需要自由空间,其实幼儿园的孩子同样也需要成长的空间,而且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及心理特点,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精心关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乐地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0.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作为老师,也许曾经为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怒气冲冲,为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悲伤不已。然而,面对学生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老师们异乎寻常地和学生站在了一起。他们为学生童年的快乐而欣喜,为学生童年的压抑、寂寞而哀伤,甚至为了学生所受的考试之苦而潸然泪下。同情中,老师理解了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就这一问题,本刊特地约请“星星河家园”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您分享为孩子创造的丰富多彩童年的经验,并采访了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您解读当代少年儿童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1.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作为老师,也许曾经为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怒气冲冲,为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悲伤不已。然而,面对学生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老师们异乎寻常地和学生站在了一起。他们为学生童年的快乐而欣喜,为学生童年的压抑、寂寞而哀伤,甚至为了学生所受的考试之苦而潸然泪下。同情中,老师理解了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就这一问题,本刊特地约请“星星河家园”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您分享为孩子创造的丰富多彩童年的经验,并采访了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您解读当代少年儿童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2.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作为老师,也许曾经为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怒气冲冲,为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悲伤不已。然而,面对学生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老师们异乎寻常地和学生站在了一起。他们为学生童年的快乐而欣喜,为学生童年的压抑、寂寞而哀伤,甚至为了学生所受的考试之苦而潸然泪下。同情中,老师理解了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就这一问题,本刊特地约请“星星河家园”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您分享为孩子创造的丰富多彩童年的经验,并采访了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您解读当代少年儿童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3.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作为老师,也许曾经为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怒气冲冲,为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悲伤不已。然而,面对学生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老师们异乎寻常地和学生站在了一起。他们为学生童年的快乐而欣喜,为学生童年的压抑、寂寞而哀伤,甚至为了学生所受的考试之苦而潸然泪下。同情中,老师理解了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就这一问题,本刊特地约请“星星河家园”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您分享为孩子创造的丰富多彩童年的经验,并采访了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您解读当代少年儿童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4.
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他们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让他们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走入孩子的心里世界,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落实学习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5.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16.
蒋平 《家长》2013,(5):1-1
参加一次家长会,面对"如何教育孩子",家长们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对这个"快乐童年"的定义,很多人更是充分发挥无边想象,描绘了种种美好蓝图。我综合了这些观点,发现其中包含了六个字:爱好、尊重、自由。我问一名家长:"当孩子结束了幼儿园生活,上小学、中学了,你还会让他们继续快乐吗?"家长说:"那时当然要严格要求了,比如,电脑游戏不会  相似文献   

17.
"六一"儿童节,送孩子什么样的礼物成为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儿童节,我们不能只让孩子快乐一天,而是应呼吁全社会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8.
与后进生一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是每个孩子都拥有朝霞般灿烂的童年,快乐、活泼、无忧无虑。在一个班里,往往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对集体活动缺少  相似文献   

19.
"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生活!"教育家杜威这样说过.确实,孩子的童年多半是在学校里度过.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课堂,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语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以为,应该给学生精心营造一个有情有趣的语文课堂,让他们无忧无虑地、尽情地徜徉其中,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堂是他们最幸福、最快乐、最留恋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在孩子们欢乐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讨论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中,我们惊愕地发现: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时代,许多孩子原来并不快乐! 愉快的笑声,这本来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可靠标记。作为父母,恐怕谁都不会否认,应该努力使子女有强健的身体,使他们在亲爱的环境中过和平而且宁静的童年,使他们那种美好的信心尽可能地延长。然而,现实生活却与我们的良好愿望开了不小的玩笑:孩子们过早过多地背负了那么多的烦恼与无奈,而我们自己也活得并不轻松。毛病究竟出在哪里昵?这可能与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出了偏差不无关系。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我们应该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力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为了家庭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呼吁:解放孩子,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