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欢化既是精神化现象,更是学创作现象。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形态狂欢及审美转换,对两性禁锢和命运竭蹶的不屈抗争。其狂欢化叙事的精神内涵是建立在恶与孤独的背景之上的。二月河的创作实践说明,消费社会给历史小说创作提示了内涵丰富的表现方式、价值取向和反思资源,对于流行价值观念和普通读欣赏习惯的关注与认可,是学和化符号生产大有作为的前提,狂欢化书写在给人带来富有活力的感觉方式的同时,也昭示了我们这个转型时代学所应追求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不仅成功塑造了康熙、雍正、乾隆帝王形象,也探索了清初中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向度,肯定了他们跨越民族心理障碍,以社会发展、人民利益为重,勇于“承担”,以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在知识分子精神日益侏儒化的今天,二月河于文本中对知识分子这种可贵精神的肯定就具有了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二月河来说,他的独特的人生体验,是他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童年的苦难经历,影响着作者创作风格的形成;十年的军旅生涯,是二月河弥足珍贵的"大学",同时和作者创作心理动因的生成息息相关;而仕途遇挫,则促使了二月河创作欲望的萌发,使他转而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起二月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是根据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改编的。人们称二月河是写皇帝的“专业户”.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还有人说,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读者.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观众。2000年.  相似文献   

5.
吴趼人一生创作了《痛史》、《两晋演义》、《云南野乘》等三部历史小说,并在《两晋演义序》、《历史小说总序》、《月月小说序》等评论中专门阐发了他的历史小说观。其历史小说作品及其历史小说观,对明清历史小说创作及其理论既有所承继又有所革新,显示了晚清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6,(9):35-35
关于二月河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1968年入伍,1978年转业至南阳。40岁开始创作生涯。主要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说。  相似文献   

7.
刘伟娜 《考试周刊》2013,(66):28-28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是日本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其十多年的短暂创作生涯中,创作了《罗生门》、《鼻子》、《地狱图》等一批优秀的历史小说,受到了文艺界的高度评价。本文通过分析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代表作,阐述其历史小说特点。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初的英国作家司各特和俄国作家普希金都擅长历史小说的创作,并对整个欧洲历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尝试对两位作家的历史小说创作做比较,以说明他们在历史小说创作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小说入手,阐述了当代历史小说家凌力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现代意识。通过古、今人创作历史小说的对比揭示出凌力的审美追求与个体意识,其代表作《少年天子》细述了其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十七年”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同样以历史为题材,但是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创作形态。在以传统历史小说的代表“十七年”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揭示出新历史小说独特的创作情态,继而探索贯穿于新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叙事方法的颠覆性。叙事话语的颠覆不是作家哗众取宠的偶然创作个案,而是特定的现实语境给予了作家探究历史的独特的切入点,而这其中的主旨即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及人性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创作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准确把握历史小说的本质特征,将其定位于小说艺术的范畴;第二,遵循实虚结合的创作原则,使历史小说作品既具历史本真又具艺术价值;第三,克服虚妄附会和艺术构思贫弱两种错误倾向,提高历史小说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历史小说的创作题材,因此历史小说不能完全离开历史随意地创作.然而,同是历史小说却可以有不同的样式,这关键要看小说家从什么角度切入历史.施蛰存与冯至的历史小说为我们提供了深入认识历史小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世纪出现的现代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等几种重要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历史观念进行粗略地扫描,从中探寻20世纪历史小说创作观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中期,陈翔鹤的历史小说受到批判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对陶渊明的评价,借古讽今,嵇康的叛逆精神,历史背景.他的历史小说因为坚持个性化的历史叙述,偏离了主流文学的要求而受到批判,这种政治化的批评给当时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十分有害的影响.虽然他的个性化创作受到过批评,但在文学史上仍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推动了当时历史小说创作的小高潮,而且其创作方法对后来的新历史小说创作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井上靖作为日本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一生笔耕不辍,其创作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更是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他的创作历程从最初的短篇尝试逐步迈向长篇创作,情节设置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巧妙。他创作的历史小说由注重情节的引人入胜逐步上升到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就其创作历程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对印刷文化冲击的力度逐渐加大,大量历史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游戏和动漫,影像逻辑渗透到历史小说创作诸多环节。历史小说影像改编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体制内创作造成影像真空;二是影视媒介对历史小说改编;三是网络媒介文化产业链的影像复制。这一演化历程呈现出从体制到市场、从个体到产业、从改编到复制的变革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小说的创作格局。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凌力历史小说在对历史悲剧的深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的生活化和人情化描写方面都深得红楼艺术神韵。凌力创作的这种审美追求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深化发展,代表当下历史小说创作的健康、良性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小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在中国文坛的小说创作现象。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阐述新历史小说较之于传统的历史小说究竟有哪些创造性的变异:其历史观的变更、社会个体历史命运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变化以及叙事视角的更迭。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的历史小说是文化转型与历史观念革命的产物,成为新文学小说一个重要的门类。其时历史小说理论建设抓住了"历史"与"小说"关系的关键,创作实践则以现代意识重新表现历史和历史人物,体现了古今历史小说质的区别,显示了历史小说创作广阔的艺术空间,在历史小说创作的若干重要问题上,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是随着“五四”运动的大潮而产生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已经舍弃了传统历史小说“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桎梏,从开启民智、振兴国家的目的出发,“以古讽今”、“以古鉴今”,既注重文学的艺术创造性,也注重文学的社会教化作用。对今天的历史小说创作也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