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为代表的突发事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以电视直播的形式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本文通过对电视直播突发事件的分析,从突发事件中电视直播的魅力以及电视直播现场的选择、发挥演播室的功能、增强节目编排意识突出人文关怀、多角度全景式记录增强互动意识四个方面,探讨电视直播突发事件的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2.
直播常态化     
丁惜纯 《记者摇篮》2009,(10):52-52
鼓舞人心的奥运圣火传递、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令世界动容的“5.12汶川大地震”,各类重大事件及突发事件接踵而至。突发事件面前,电视直播迅速成长起来。电视直播常态化,这个本来还带有趋势性的命题,因为2008年的这几件突发事件而提前闯入人们的视线中来。  相似文献   

3.
汶川抗震救灾系列报道是央视对国内突发事件真正意义上的直播,构建了一个高效、主动、人性化的新的突发事件传播模式,在中国电视直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突发事件的考验 今年的世博会、亚运会、南非世界杯等国际盛事,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电视新闻直播正在融入全球电视直播的大格局,比如,在菲律宾香港人质被劫持事件的电视直播中,以及智利矿工营救的电视直播中,都能够看到这个趋势.过去,我们的电视直播通常只是把发生在中国的事件直播出去,现在,我们把发生在世界上的事件直播进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电视直播常态化运作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开放的窗口"等直播常态化理念与机制创新分析,论述了电视新闻实现直播常态化、整合媒介资源、夯实影像直播平台的可行性进路.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人意料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件。在传播环境的"重回部落化"、社会心理承受力增强、受众知情权意识增强、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语境下,县级媒体应改进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7.
浅论公共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剖析了公共图书馆容易引发安全突发事件的环境、诱因及存在的隐患,提出应该把应对突发事件和强化安全危机管理纳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各种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增强干部员工的安全危机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与高校图书馆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环境、诱因及存在的隐患,提出应该把应对突发事件和强化危机管理纳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各种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增强干部员工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应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作为人员密集、财产集中的公共场所,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需要,是保障读者与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安全的必要方略,图书馆应高度重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建立、健全各种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图书馆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技能,从而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站在人性高度上对突发事件中人们"表现"的深刻思考,是对报道对象的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新闻从业人员只有通过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才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做出有温度、受欢迎、传播正能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入手,分析了电视直播从"非常态"到"常态"的变化.阐述了这种变化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本次灾难报道中,电视消息类新闻直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技术手段的变化,认为常态化的新闻直播不仅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电视新闻的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12.
宣柱锡 《青年记者》2010,(17):33-35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同时又进入网络时代,公民意识日益增强,热点问题、突发事件频出,部分党报应对失据,使党报在民众中的公信力下降,导致党和政府形象等无形资产严重受损。党报必须进一步提高应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取向,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图书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其危害,从增强防患意识、制订应对预案、事后紧急处置等方面探讨了建立应急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场直播,近些年被国内媒体广泛运用到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如香港回归、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突发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都把观众牢牢地锁定在电视机前.不过,这类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的电视直播,都是以"小时"为播出计算单位,准备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对于没有新闻频道、新闻局限于栏目平台的地方电视台来说,操作有相当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面向应急决策的突发事件档案开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康林 《兰台世界》2018,(11):32-34
突发事件档案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活动过程的原始记录和一手资料,在应急决策信息保障、突发事件历史记忆保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强化"平战结合"的危机意识、"事件全流程"的服务意识、"多角度多形式"的创新意识、"内外并重"的宣传意识和"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意识,是有效开发突发事件档案服务于应急决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各类突发事件频发,使得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显得日益重要。而由于互联网的发达,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在危机发生后,公众舆论往往会迅速形成。如果政府舆论引导工作做得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尤其是汶川地震后,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开始重视和关注档案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以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对档案的损害,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资源双重安全.在国家档案局召开的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杨冬权局长指出,"要进一步唤起广大档案工作者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能力".本文将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较完备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具备的条件和特征,以及编制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中央企业档案应急处置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常寄希望于广播电视这种迅捷的信息发布媒介。但常规的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制作档期长、播放时间短等原因无法满足人们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人量的要求,电视滚动字幕新闻再次成为电视界的热点。2003年3月20日,随着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打响,一场传媒人战也同步展开。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在第一时间以电视直播方式传给观众?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都采用屏幕下方滚动字幕的方式,随时捅入最新信息。字幕新闻的内容主要是最新战况消息、各国政府、政要对战争爆发的态度、世界各地反战的最新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①。它的显著特点是“突发性”,因为其突如其来且稍纵即逝,故常令人措手不及,然而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而备受中外记者们的青睐。在对突发事件的采写中,除了深入现场、细致观察以外,直觉判断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并常常被成功记者所提到。如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歌剧明星在舞台上猝然死去》就是美国记者桑奇·戴·格拉蒙从电视直播中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镜头捕捉到的新闻。1969年3月4日晚,美国电视里正在直播意大利著名歌剧《命运的力量》,忽然,男中音歌唱…  相似文献   

20.
重大突发事件直播:电视媒体的态度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直播报道是新闻媒体应对重大交发事件的典范,写下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史上感天动地、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电视台以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快速及时、大信息量、大量现场、长时间的突时的电视直播报道,将汶川地震的情况迅速传遍国内及世界各地.这是一次媒体对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不仅体现了电视媒体在灾难时刻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的态度.也展示出危机时刻不辱使命的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