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李璐 《留学生》2011,(10):13-14
相比建国之初,当今出国留学的时代和背景不同了,出国留学的形式和途径、学习的领域和内容也各有不同,然而相同的是,当年朱光亚那一代留学英才倡导的“留学报国”精神始终如一,在一代代留学人员中不断传承发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学报国”的含义也有所拓展,不再局限于“回国工作”,留在国外,同样可以以多种方式服务和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西学东渐.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留学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留学生负笈海外.尽管出国留学的时代和背景不同.出国留学的形式和途径不同.学习的领域和内容各异,但须臾不敢忘的.始终是祖国和人民。留学报国之精神,始终在留学生中不断传。承发扬,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海外联谊会和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外留学人员团体负责人代表座谈会暨为国服务团东北、西部行活动”开幕式于2005年8月1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近百位海外留学人员社团负责人和海外优秀专业学者应邀与会。本次活动旨在高举留学报国爱国主义旗帜,团结海内外留学人员团体动员广大海内外留学人员,共同推进留学报国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为实施留学报国行动和推进项目对接,座谈会结束后,与会的海外团体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分赴黑龙江辽宁和贵州省考察当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2012,(10):48-49
留学报国是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光荣传统,也是立会之本。如何积极有效地组织广大留学人员发挥优势和作用,报效祖国,是欧美同学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2008年,在中央统战部的重视和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欧美同学会与大连市委统战部、大连高新区联合创办了“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报国大连基地”。经过四年的共同努力,“大连基地”初具规模,已成为留学人员发挥作用和为留学人员服务的一个平台。2011年,中央统战部在大连召开了全国统战系统留学人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了留学报国大连基地的成功经验。本文刊发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在会上所做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5.
刘声 《留学生》2013,(11):60-61
2013年是欧美同学会百年华诞。历经一个世纪的光荣与梦想,欧美同学会矢志不渝地坚持以国际视野和科学理念,来推动国家民族振兴、科学发展,传承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连接海内外留学人员,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步的民主思想理念,为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12,(5):4-5
“留学报国”主题活动在扬州启动 【扬州日报】近日,“留学报国”暨国家“干人计划”特聘专家代表欢迎仪式在江苏省扬州市京杭会议中心举行,近50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及一批中科院专家齐聚扬州,为“三个扬州”建设建言献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严以新宣布活动启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扬州市市委书记、市长谢正义出席活动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14,(5)
正中国梦既是民族梦,深沉厚重、恢弘博大;又是个人梦,绚丽多姿、色彩斑斓;而对于留学人员来说,更是他们心中永不退色的留学报国梦,它唱响了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凝聚起振兴发展的中国力量……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彰显对留学人员的亲切关怀,对留学报国事业的充分关注。广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0岁的诞辰。6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短一瞬,但也足以被抒写成一部史书来记录它的点点滴滴。留学,在这部史书中堪为重要的一章。打开尘封记忆,追溯已逝岁月,百转千回,从当年冲破重重险阻回归祖国的科学泰斗,到今天乘国家“千人计划”金凤回巢的高层次人才,一代又一代留学精英们在不断复制着他们的报国情怀。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将连续刊登留学专题,主要以被采访者口述的形式,从独特视角展现60年来祖国的发展变化和留学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周自强 《留学生》2011,(2):36-37
在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风华正茂的仁人志士们兴起了留法勤工俭学热潮,饶国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堪称用航空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典范。他生前并不显赫扬名,从不沽名钓誉,但是他的渊博学识、崇高品德、辉煌业绩、奋斗精神以及他坎坷不平的留学报国人生经历实在令他的学生们和同事们钦佩景仰和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0.
黄琳 《留学生》2011,(10):18-19
引进人才项目,是大连基地的生命线 《留学生》:留学报国大连基地的成立,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是如何重视和支持的?大连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10,(1):28-29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国人民应对金融危机.取得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一年。在这难忘的一年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员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工作、辛勤努力.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弘扬了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了广大留学人员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2.
周娟娟 《留学生》2011,(10):16-17
《留学生》:欧关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报国基地为什么选择落户大连这块宝地?大连市委统战部为此做出过哪些努力? 董长海:早在2006年,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就在设想,要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经济社会发展快、引进人才政策好、留学人员发展空间大的城市,建立留学报国国家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14,(13):6-7
2014年7月16日-17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在陕西省西咸新区举行72014海外学秘书长许睢宁出席了海创周活动和揭牌仪式。16日上午,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欧美同学会主办的“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在陕西省西咸新区启动并现场为“留学报国基地”揭牌,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和我会副会长董浩为基地揭牌。在海创周开幕式和揭牌仪式上,董浩副会长指出,建立留学报国基地,是欧美同学会为留学人员和地方政府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吸引海内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国服务,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2009,(4):F0002-F0002
欧美同学会创立于1913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留学人员团体,迄今已走过96年的光辉历程。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可以说是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斗的历史:是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获得大发展、踏上新征程、走向新辉煌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不仅带回了国外近现代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进步的思想理念.而且自觉地聚集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在欧美同学会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组织中,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奋斗、奉献。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更是青年群体立强国志践报国行的精神滋养。传承千年的仪式礼仪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具化了爱国主义理论内容,有效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渠道,日益成为培育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运用仪式礼仪推进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过程中,对其认识不足,加之其本身形式单一、内容单薄等问题影响着传递爱国报国精神的效度。为此,运用仪式礼仪培育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引导青年群体加强爱国信仰认同,坚定正确价值选择;创新仪式礼仪表达形式,合力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丰富仪式礼仪自身内涵。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2009,(5):64-64
欧美同学会创立于1913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留学人员团体,迄今已走过96年的光辉历程。欧美同学会的历史.可以说是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斗的历史;是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获得大发展、踏上新征程、走向新辉煌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不仅带回了国外近现代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进步的思想理念,而且自觉地聚集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在欧美同学会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组织中.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奋斗、奉献。  相似文献   

17.
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全面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伟大征程中更为基本、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力量,是在航空类企业、航空类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和政治任务。本文梳理“航空报国精神”研究现状,提出从资政要求、现实要求、内在需求三重向度出发,坚守“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讲好航空报国故事”,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文化自信自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范群 《神州学人》2015,(3):28-2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1987年由国家公派赴美国留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幸运地进入加州硅谷的Symyx Technologies公司工作,从技术研发做起一直打拼成为了公司高管。该公司在运用高通量技术开发新材料的领域处于世界首位,开发的先进设备价值数百万美元。从童年开始,我就以钱学森、钱三强老一辈爱国科学家们的"科技报国"精神和抱负为楷模,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21,(3):31-35
航空报国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精神一脉相承、联系紧密,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进行伟大实践的精神支撑。研究航空报国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一致性要深入剖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把握其科学内涵,深刻挖掘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留学报国”是新时代赋予留学生的使命,这一使命的发挥与国内劳动力市场对留学者的评价有密切关联。本文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讨论了本科生出国读研后回国学生与本国读研学生的就业起薪差别问题。利用OLS与Heckman两步估计方法,发现出国读研学生的就业起薪比国内读研学生高约25%且差异显著。揭示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差距是解释出国留学工资溢价的原因。本文首次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利用追踪数据实现了对出国读研教育收益的准确度量及机制解释;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加强“留学报国”的倡导,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提高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