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曾经阅读过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篇文章《享受生活》,当时我产生的最强烈、突出的感受就是:"她这样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人,如何具有如此大的成就,怎能有如此细腻的笔触,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让她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总之,我的疑问很多、很强烈。恰巧,我参加了一次课堂比赛,我执教的就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导读课。我带着之前的种种疑问,开始了我的思索之路,终于在她的  相似文献   

2.
对许多人来说,海伦·凯勒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为美国著名盲聋哑作家,她的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无数人感动。幼年就失去了视力、听力和说话能力的海伦·凯勒是不幸的。但万幸的是,7岁那年,家里请来沙利文女士作她的家庭教师。沙利文用无私的爱温暖她的心灵,为她黑暗孤寂的世界送去快乐和光明。在沙利文老师的悉心培育下,海伦·凯勒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生理上的重重障碍,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还出版了10余部著作,成为美国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相似文献   

3.
读了《海伦·凯勒》这本书,我感到,生活本身并不残酷,只要你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会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本书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一岁半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能够想象、不能够忍受的。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一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一个盲聋人能…  相似文献   

4.
《海伦·凯勒》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从小就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和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国文字。她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盲人、聋人的教育事业中,为残疾人教育作出了贡献。一个盲聋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多么的惊人啊!假如海伦当时自暴自弃,在命运面前低头的话,又会怎样呢?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般人不可想象的痛苦和艰难,取得了许多健康人都很难取得的成就,谱写了她光辉的人生。海伦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眼睛明天就要失…  相似文献   

5.
想像海伦一样微笑“很多年前,有一个女婴因高烧差点送命。虽然幸免于难,但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她成了一位又聋又盲又哑的残疾人。可谁也没有想到,七岁时她就发明了60种不同的手势。比如要冰淇淋时,她会用手裹住自己,装作发抖的样子;想要面包时,她就会作出切面包和涂黄油的动作。面对如此聪明可爱的小姑娘,所有人都为她的命运感到惋惜。更没有人想到,十多年后,坚强不屈的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学者,还写出一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在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一群盲童把我围成了一圈,给我讲述着海…  相似文献   

6.
命运的主宰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小镇,她从小聪明过人,然而不幸的是,当她一岁多的时候,一场暴病夺去了她的视、听、说的全部能力,无情的现实把这个小女孩投进了黑暗与寂静、混沌与无知的世界之中。小海伦7岁时,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名叫安妮·莎莉文的启蒙教师,这位教师使  相似文献   

7.
《海伦·凯勒》这本书叙述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真实的故事。此书主要讲述了美国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她一岁半因疾病而丧失了视觉和听觉,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痛苦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坚定了信心,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学会用手指“听话”,并且掌握了多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有人问过她,你现在成了这样,苦不苦?海伦回答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而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只有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8.
走出无声世界,要做中国的海伦·凯勒1988年,钱可人出生在安徽芜湖市,爸爸为她起名"可人",希望她永远是一个可爱的人。小可人10个月时就学会了走路,有着与同龄孩子一样正常的听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3岁时,由于感冒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小可人跌入了无声的  相似文献   

9.
一、激情洋溢的课题导入
  师: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而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海伦一生写了14本书,毫不保留地把她的经历、奋斗、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今天,我们就通过欣赏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近这位虽失去光明,却带给人光明的使者--海伦·凯勒。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读了《海伦·凯勒》这篇文章,深有感触。《海伦·凯勒》讲述了海伦·凯勒与黑暗、寂静和悲惨的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激励人们自强不息,不轻易向困难低头。读到‘‘她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这句话时,我体会到了海伦·凯勒承受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残酷和困难;读到“她不分昼夜,  相似文献   

11.
一、用师爱滋润学生心田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她一岁半时,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奇迹般学会了读书和说话,最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这归功于盲哑学校的老师萨勒用特殊的方法教她知识,  相似文献   

12.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文章主要截取了海伦·凯勒幼年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后,在沙利文和萨勒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盲文、练习说话,最终战胜自我,找回自信,获取成功的几个片断,充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春花  谭建顺 《教师》2011,(27):119-119
一、用师爱滋润学生心田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她一岁半时,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奇迹般学会了读书和说话,最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这归功于盲哑学校的老师萨勒用特殊的方法教她知识,还通过多种体验使她感受到了“爱”。  相似文献   

14.
认识海伦·凯勒是在两年前。当我从新华书店买回《海伦·凯勒自传》这本书,并一口气读完它时,我被海伦·凯勒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不幸的海伦刚生下来不久就得了一场大病,虽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可是那个早晨,她  相似文献   

15.
<正>地点:怀宁县育儿初中九年级(1)班开场白:同学们,在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我们都知道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在黑暗中摸索的她非常向往光明,渴望能亲眼看见世间的美景。为此,她还写了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本书中,她提醒我们要珍惜明亮的眼睛,她说:“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为了让大家牢记这个忠告,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特举行“爱护眼睛,预防近视”的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6.
海伦·凯勒是个又聋又盲的人,她生活在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里。今天,我要亲身体验海伦·凯勒的生活。当我用黑布蒙住眼睛,用耳罩罩住耳朵时,我觉得自己已经与多姿多彩的世界隔绝了!我如一颗尘埃,被宇宙无情地抛向了黑洞。当我觉得口渴时,顿时手忙脚乱,慢慢地,我移到了墙边,摸到一根外公用的拐杖,我慢慢拿起它,好像抓住了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故事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仍然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摸盲文、拼单词、说话等本领,最终以优异的成  相似文献   

18.
不是因为曙光,鸟儿怎会轻快地歌唱;不是因为春风,蒲公英怎能轻盈飞翔;不是因为失败,科学家们怎会有如此伟大成就。所以,失败是一笔财富。海伦·凯勒是个先天不足的人,她又聋又瞎,她说过:“我滑落过好几次,跌倒,摔得头破血流,然而我战胜了自己,继续攀登,因为我看到灿烂的云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顶峰就在前头。”这是何等的胸怀啊!她战胜了失败,获得了连正常人都难以取得的成功。还有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他上半生经过上千次的失败,才创立了“万有引力”。爱迪生一生中的失败不计其数,然而他成功几乎都源于这无数次的失败。还有许许多多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9.
海伦·凯勒,一个身体单薄的女子,一个哑巴、聋子和盲人,却凭借着自己惊人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并在全美国创办了数以百计的慈善院。她用一己之力帮助成千上万的聋盲哑人找到了幸福与光明,改变了他们苦难的命运。因此,世界著名戏剧家梅特林克夫人曾说,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  相似文献   

20.
漫漫人生路,总会有些不期而至的风雨和意料之外的挫折.这个时候我们要做一个百折不挠的人. 海伦·凯勒的事迹大家都听过.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比任何人差,甚至超越了许多拥有健全身体的人.我们都是人生之湖上的一叶小舟,也许会在风暴中失去方向,但希望会引领我们迎接新一天的曙光.百折不挠,方为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