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理解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无所知的生物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群体之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也是桥梁和扭带,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与社会脱节,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需要用网络思维去认识自己从事的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认同社会主流价值文化.但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给青年大...  相似文献   

3.
科学商店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它以一种与社区居民互动交流、送科技、送知识的学习锻炼的方式,把青年大学生引导到社会服务的前台,从事对社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通过开展科普活动,推动大学生为社区提供科普服务实践,让他们在帮助社区居民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激发热情、挖掘潜能,变课堂上的被动学习为服务实践中的主动学习。通过科学商店这一平台,激发青年大学生深入实践,在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中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磨砺中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时代风标.作为青年主旋律的大学生来说努力成才,日益世俗化,个性化,更为脚踏实地是他们的主流.然而,在社会巨变之中,他们又是否丧失了热情、崇高等一些不该丧失的品质呢?“青年强,则国家就强.”作为变革时代的大学生如何重塑热情,重构理想的人格不仅对其自己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的大学生的理想形象,应该是传统美德与现代意识的完美结合与统一,既有治国之才,又有经邦济世之抱负,是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大写”之人.  相似文献   

5.
吴桂碧 《甘肃教育》2023,(17):25-29
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参加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相辅相成,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具有一致的价值趋向。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是青年大学生提升专业核心能力、涵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的可靠途径;是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跑好“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是青年大学生增强劳动认同感和获得感,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文章就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的现实困境、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与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都聘请老师或大学生对自己孩子进行家教辅导。应该说这样做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促进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7.
张宝娣  周剑波 《文教资料》2012,(18):165-166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广大青年学生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是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吉首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特色项目——"爱心小屋"和"敬老爱老"活动开展的叙述和思考,探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贵州省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青年是社会中最富生命力的群体,是一个社会赖以继续向前发展的潜在力量.大学生又是广大青年中最为优秀的人才.大学生心理状况与精神面貌的质量.将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全面掌握我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是人生、道德价值取向,为青年思政工作者提供一些有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引导、文化涵育、实践历练的重要作用,是青年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教育载体。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学生组织要继续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就需要主动适应并融入社会和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强化并彰显其社会性,以"面向青年、依靠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和成就青年"为组织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其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实现高校学生组织的健康、科学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教育许素平青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它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生机,具有蓬勃向上、积极好学、敢于创新的特点。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发展建设的栋梁。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成长与成才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文化的生力军,他们在互联网中拥有与传统社会身份不尽相同的虚拟身份,而这种虚拟身份的形成与认同反映了整个群体的社会心态。从青年亚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民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大学生网民社会心态出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进一步把握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1991年至今,周口师范学院外语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大学生18年不间断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社会,以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执著……  相似文献   

13.
青年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就必须要信任大学生、关注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关爱大学生,全心全意为大学生着想,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服务,为大学生办实事,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做大学生的朋友,把大学生当作是自己的亲人,从而最终赢得大学生,赢得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从1991年至今,周口师范学院外语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大学生18年不间断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社会,以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执著……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开始,90后的大学生是继80后大学生之后,又一个开始进入世人视野和受到社会关注、招人争议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呈现什么特点,他们对社会认可度如何,他们对自己  相似文献   

16.
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其"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鲜明宗旨,为社会做了大量的踏踏实实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大学生中团员人数甚多,我们要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实现大学生团员素质的提高,为祖国和社会培养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新特点侯秀琪南宁机械厂一、大学生在认识社会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大学生是社会上求知欲最强的群体,他们经过小学、中学的拼搏,进入大学的课堂,回顾过去,感到自己是社会的强者;值景未来,新的事业在向自己招手,而自己也完成了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青年亚文化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面临的最直接挑战,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应该注重以“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为基点,回应青年亚文化,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将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对接,借鉴青年亚文化话语的开放性特点,形成积极、活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师生双方准确定位各自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消解由于青年亚文化干扰的认同混杂,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模型。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社会实践的内涵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 ,特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既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一种活动 ,它不是以直接创造财富为主要目的 ,而是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也就是让大学生走出校园 ,了解和服务社会 ,从中受到教育 ,并在社会大座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将来投身社会改革和建设作好准备。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单纯指团中央倡导的暑期社会实践 ,它应该包括在校大学生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和培养智能为目的的所有活动 ,是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并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做到知法、懂法、用法,提高青年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帮助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打下坚实基础[1].本文深入分析了青年大学生心理、生理特征以及社会、家庭环境的改变,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大学生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