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的方法及原则文祖华一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我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挖掘和分析这种“隐性知识”,其根据有二:第一,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何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指出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直接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二、隐性知识动态生成案例剖析案例一:“商不变性质”隐性知识的动态生成【现象描述】师P:12÷6=2,请改变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猜猜商会怎样?生活动汇报整理(将算式整…  相似文献   

3.
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明言知识”或“言名知识”等,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表示的知识”,在教材中是显而易见的。所谓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在历史课本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或是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4.
任兴洲 《教书育人》2007,(11):63-65
一、隐性知识的概念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85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察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英国物理化学家波兰尼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十年寒窗苦,就在一朝悟。”“悟”出来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悟”的过程就是隐性学习过程,没“悟”出来,就等于还停留在显性知识阶段,不能内化为个体的觉悟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专业隐性知识1、教师专业隐性知识的内涵。知识可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能够明确表述和清晰反思的知识,即可以写在书本上及能说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难以明确表述和清晰反思、不能以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教师专业隐性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即有关学科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等的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7.
隐性知识的发现与解决,是学科能力的体现,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历史教材中有现成文字表述、显而易见的知识即是显性知识。而那些在课本文字中没有直接表述、潜藏于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即被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有机联系的,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隐性知识依托显性知识而存在。是显性知识的深化、概括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一、何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指出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直接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  相似文献   

9.
知识,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可供人们交流;隐性知识是指未能用符号编码的难以言传的知识,具有个体性、模糊性和情境化的特点,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共享。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二角”,  相似文献   

10.
一、隐性知识理论在当代知识理论中,知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英国学者波兰尼明确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也被称为明确知识、言语的知识、清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1.
黄金鑫 《物理教师》2007,28(6):22-24
隐性知识是一种存在于个体、组织间的很难用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进行正式表述与交流的知识.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物理概念、方法、知识结构以及物理应用和技能的个体性、不可言传性,使得物理学习“隐性”的程度较大.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隐性知识来组织教学,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同时内化为新的隐性知识,使知识教学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12.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显性知识是指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制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讲授的、需要考核并要求达到一定标准的知识.长期以来,人们的研究视角往往都关注着显性知识这一领域,而对隐蔽于其光环下的隐性知识一直未予以重视,但鉴于伴随着新课改而编制的新教材的特点,学会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衡量人文通识教育课程的水平,不仅要看显性知识,更要看隐性知识。因此,中国人文通识教育要有大的突破性进展,重心必须从“显性知识”转移到“隐性知识”。在具体操作中大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分类和传播简介 众所周知,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流动、存储和创新的过程,知识存在于人脑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相似文献   

15.
于军 《文教资料》2005,(20):19-20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藏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挖掘和分析这种“隐性知识”,其理由有二:第一,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当前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就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隐性知识理论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但也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关于我们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话,  相似文献   

17.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以考察能力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力,谈谈挖掘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几点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一类是隐性知识。那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隐性知识在儿童认知结构中究竟怎样发展?怎样穿越显性知识的“土壤”挖掘到更为丰富的隐性知识的“地下水”?我们还是从微观的课例开始讨论吧。  相似文献   

19.
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正文中没有直接表述而又隐含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是指潜藏于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它与显性知识是有机结合起来的。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隐性知识往往是显性知识的深化、概括和补充。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历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隐性知识在高考中占了一定的比例。因此,在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怎样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历史教学中挖掘隐性知识呢?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注重挖掘课本正文(大字)中的隐性知识由于教材对文字表述量的有限性,“压缩饼干”式的教材条文有时不能把必要的知识完整表述出来,因而形成隐性知识点。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人教社2003年第一版,以下同)第8页在写到欧洲(西班牙、葡萄牙——作者注)殖民者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时这样写道:“土著居民因殖民者的屠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