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四至十六日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体操遨请赛,共有八个国家、九个队、三十名运动员参战。由于这次比赛是国际体联发布的奥运会新规定动作和国际体操新的评分规则开始实行后的第一次重要国际比赛、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本文就执行国际体操女子评分新规则后,在赛中反映出来的新情况进行初略的分析,以供在训练中作为参考。一、规定动作要特别重视跳马的成功率与落地稳定性的训练新的国际体操女子评分规则在规定动作的评分上改动不大,动作的规格、姿态、优美、稳定仍是取胜的主要法宝。主要修改部分在跳马项目上,以往跳马允许两次试跳,在两次分  相似文献   

2.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一位年仅14岁的小姑娘,成为令人瞩目的新闻人物。她就是罗马尼亚的体操运动娜迪娅·科马内奇。科马内奇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女子个人全能、平衡木和高低杠的金牌,并获得团体的银牌和个人的铜牌。更为令人叫绝的是,她在这次比赛中7次获取满分(10分),在奥运会历史上和世界体操史上创下了又一个奇迹。体操评分主要靠印象评比。科马内奇能够在  相似文献   

3.
一个身材小巧的葡萄牙女性,她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就夺得了这个项目的第一个国际比赛的冠军头衔,她就是罗萨·莫塔。多年来,马拉松一直是男子独有的项目之一,从来没有女子参加马拉松的比赛。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勇敢先锋们,包括罗伯塔·吉伯和凯瑟琳·斯维特则尔等,就像不买票溜上车的乘客一样,偷偷地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赛,虽然她们的成绩和名次都没有得到承认,但她们毕竟开创了女子正式跑马拉松比赛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早在1896年于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竞技体操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须知,当时进行的仅是男子项目的比赛。直到1934年,才第一次举行了国际女子体操比赛。因此,女子体操与男子相比大约落后了近40年。现代女子竞技体操中的平衡木和高低杠项目,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被作为规定动作项目采用。当时,这两项器械的规格和现在的器械规格大致相同。只是早期(1894年)的平衡木面的宽度为5厘米;而在柏林奥运会上已改为8厘米。因此,当时的平衡木动作大都是以平衡姿势为主。现代的平衡木动作已被大量的翻转和跳跃等技巧动作所代替和充实。而成套平衡木动作的连续完成,还是1936年以后才开始规定  相似文献   

5.
198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于9月1日—7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参加平衡木比赛的共有13个单位57名运动员。本次比赛采用1989—1992年国际比赛的规定动作。这套新规定动作仅仅练了一年多的时间,绝大多数运动员都能顺利究成。自选动作难度方面发展迅速,表现为高难创新动作增多。例如:山西队罗峰成功地完成了后手翻转体360°成分腿坐撑D_N动作,广东队梁惠媛完成了踺子接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于九月廿八日至十月四日在长沙市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是上半年南京和成都分区赛的团体前六名,个人全能前36名,单项前六名和一九八○年全国少年体操锦标赛全能前三名的运动员。团体赛中没有规定动作比赛,而是采用两轮自选动作比赛。团体计分的有12个队,另有3个混合队,共91名运动员(男子),其中有3人未参加第二轮比赛。李月久和黄玉斌因有国际比赛任务,提前离会而未参加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在吊环项目的两轮团体赛中的绝大部分运动员都采用了完全相同的两套动作,只有个别运动员在第二轮中作了不大的改动。本文就这次吊环自选动作和第四届全运会作一比较,对一年来我国吊环技术的进展情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陆芳九岁时在什刹海业余体校开始了体操训练,76年被选入北京队。两年后,她成为北京体操队主力队员。78年全国比赛时,她和同伴一起取得女子体操团体冠军。79年全国比赛中,她以72.8分通过了运动健将。小陆性情沉静,动作稳健大方,技术较为全面,比赛往往以稳健取胜。80年五月在十二个国家参加的突尼斯国际体操邀请赛中,在裁判偏袒苏联等国选手,对我国选手刁难压分的困难情况下,她沉着镇静,干净利索地完  相似文献   

8.
第一位冠军是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詹姆斯·康诺利。他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首天首次产生决赛成绩的三级跳远比赛中,以13.71米的成绩获得冠军。第一个女子金牌获得者是英国的夏洛特·库珀。她在首次设有女子比赛项目的第二届奥运会上夺得奥运史上女子第一枚金牌——女子网球单打第一名。获金牌最多的男运动员是芬兰著名长跑家帕·鲁米。这位被誉为“人类火车头”的长跑选手曾在第7、8、9届奥运会共夺得9枚金牌。夺冠军最多的女运动员是苏联体操名将拉·拉蒂尼娜。她曾在第16、  相似文献   

9.
在1983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欧洲体操选手囊括了所有女子体操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的五枚金牌。可是在84年夏季洛杉矶奥运会上,来自东道国——美国的体操姑娘们决不肯甘拜下风,她们将全力拼搏,向苏、罗、民主德国的体操明星们挑战,展开一场金牌争夺战。美国夺取金牌希望最大的选手之一是十六岁的体操新秀——玛丽·卢·雷顿。雷顿于1968年1月z4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费尔蒙特。基于对体操明星科尔布特和涅利·金的喜爱和羡慕,八岁的小雷顿迷上了体操。在前教练加·拉弗鲁斯基的辅导下,素质出众的雷顿脱颖而出,将队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虽然雷顿已经打下了坚实的体  相似文献   

10.
双杠是我国开展较为普及的体操项目之一,至今在一些厂矿、学校、部队的广场上,都设有双杠器械供广大群众锻炼身体。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廿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李月久,亦曾获得过第五届体操世界杯赛的双杠金牌。但从八一年上半年昆明赛区和下半年南昌全国锦标赛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现提出来供商榷。一、规定动作今年比赛使用的是国际体操联合会公布的1981—1984年男子体操规定动作。也是我国第五届全运会及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奥运会的规定动作,要连续使用多年。因此研究这套动作很有必要。参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3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成绩分析,阐明了我国女子体操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仍然是落后项目,高低杠和平衡木虽然是优势项目,但成绩优异者却寥寥无几。比赛的整体成绩不高,出现成绩下降的原因是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不能满足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的要求,同时也说明我国的训练方法手段要以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为标准进行更新和创造,才能使我国的女子体操在今后的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2.
奥运进行时     
「好运北京」体操国际邀请赛落幕"好运北京"2007年体操国际邀请赛12月初在国家体育馆落下了帷幕。中国队以9金3银的成绩排在金牌榜首位,日、韩、乌克兰各得一金。国家体育馆落成后的首枚金牌被中国女队队员江钰源在个人全能的比赛中获得,老将程菲获得自由操、跳马和平衡木的3枚金牌。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于5月13日至1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有男女187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世界冠军。大会进行了女子四项、男子六项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比赛,包括团体赛、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由于这是一次参加十一届亚运会的选拔赛,大家都很重视,竞争非常激烈,是近年来参赛人数最多,比赛项目最全、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体操比赛。  相似文献   

14.
第3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女子体操的优势和差距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第33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俄罗斯、罗马尼亚两支强队及其优秀选手与中国女队各项比赛成绩、个人全能各项比赛成绩、各项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对比与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女子竞技体操的优势和差距。中国女队总体技术实力与俄、罗两队相当,个别项目编排有欠缺,完成动作的稳定性及比赛表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罗宏涛 《新体育》2021,(2):108-108
她的体型仍如少女般婀娜,她的动作甚至比那群小她十几岁的选手更加灵动,女子体操4项.个人赛,她独揽三冠,还收获集体轻器械赛金牌,摘得个人全能和团体两银。35岁的凯莱蒂创下了女子体操夺取奥运冠军的最大年龄纪录,迄今仍无人改写。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新北京奥运周期世界女子体操发展的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典奥运会及两届世锦赛为对象,对世界女子体操发展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女子团体是“罗美争雄”;个人全能比赛的偶然性较大,美国和欧洲女子实力出众;欧美国家在女子自由体操,美国和中国在平衡木和高低杠上略占上风,跳马项目中国与欧美抗衡并占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蒋绍毅是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中完成跳马前手翻转体360°较好的运动员。她在多次国际国内比赛中跳这个动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她的技术特点是:保持较快的水平速度上板,踏跳快,起跳角较小,第一腾空较低,摆腿速度快,扶马早,推手有力,制动腿明显,第二腾空高,转体完整,落距远。整个动作结构合理,技术较先进。  相似文献   

18.
王惠莹在1987年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的体操决赛中,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两枚金牌和个人全能银牌。并多次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已成为我国目前颇有发展前途的女子体操运动员之一。回忆她的成长过程,分析她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对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和基础训练工作. 王惠莹1971年生,从八岁半开始进体操业校(后改为体操运动学校),经过四年的业余训练(1979年11月—1983年9月),又在我市体工大队体操队训练十个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对198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规定动作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对目前我国女子跳马规定动作存在问题的看法。主要问题是第二腾空高、远度不够,转体360°质量较差,落地稳定性差三个方面。规定动作在比赛中起着“敲门砖”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改进以上三方面的建议,供教练员训练中参考,以达到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周皎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700-701
2006年9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颁布了第四版《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该版本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难度有所降低,旨在让更多的人享用体操资源,从而促进体操运动的普及。因此,通过对2006年版《女子体操二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核心动作的教学要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望对完善运动员的技术结构、普及体操等级规定动作、指导大众应用体操项目进行健身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