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历次中考“二次函数”都是唱“主角”,但教学大纲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又相对较低(仅要求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会用配方法确定其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会用待定系数法由己知图象上的三点坐标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如何更有效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呢?以下提出我的几点体会,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 利用函数图象培养观察能力 利用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性质,是学习函数时应掌握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直接影响到对函数概念、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在二次函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代数教科书(人教版)“函数及其图象”一章,与统编教材比较,把教学的重点移到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相对地削弱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地位,仅对最基本的性质: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有所要求.删掉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容.在作了这些变动以后,如何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大家都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最大值应用题见于初中代数第四册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是在学习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基础上用配方法将计算式化为一元二次函数,然后分析其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马颖 《考试周刊》2014,(60):63-63
<正>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又是学生难于掌握的教材内容.它既联系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又是解决极值应用题的必要基础.《二次函数》教学的重点为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为a、b、c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关系.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例如:为了讲清形如y=ax2+bx+c(a≠0)的图像和性质,我采用的教学程序是: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绝对值不等式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进一步熟悉集合知识的应用及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教材的设计是“化陌生为熟悉”的思想,通过对“三个一次”的研究,即对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和根的探究,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得出有别于用代数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探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而对“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研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相应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从图象上观察读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再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可以简称为图象法.应该说“三个一次”是引子是预备知识,“三个二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才是关键,是研究的核心.(3)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解集的确定.(4)教参书安排了一个课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通常要三个课时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2考情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一是以集合为背景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是对所含参数的讨论一并考查“三个二次”的知识;三是与其他知识综合交汇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3学情分析这...  相似文献   

6.
<正>一、设计说明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函数学习的基础上,高中进一步研究的初等函数.高考要求是C级,然而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往往还是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上.本人结合今年的一节自主学习导学案《二次函数的复习》,谈谈基础知识复习中,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复习效果的一些做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2)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二次  相似文献   

7.
<正>一、设计说明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函数学习的基础上,高中进一步研究的初等函数.高考要求是C级,然而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往往还是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上.本人结合今年的一节自主学习导学案《二次函数的复习》,谈谈基础知识复习中,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复习效果的一些做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2)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二次  相似文献   

8.
图象是初中数学函数部分的重要内容.基于图象视角解答函数习题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好函数图象内容教学,使学生借助图象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函数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图象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本文以二次函数为例,探讨图象视角下相关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吕振威 《甘肃教育》2009,(12):43-43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案例1: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的定义以后,联系初中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联系吗?此时,教师可以这样点拨:我们可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相似文献   

10.
二次函数的图象问题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对象,它能够检验同学们对二次函数的整体掌握程度.由于解这类问题需要对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够由函数的图象得出函数的相关性质或由函数性质得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学内容苏科版九年级(下)《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紧接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内容之后学习的.从知识的掌握来看,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运用.从后继内容来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是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观察、分析出二次  相似文献   

12.
高一代数“二次函数”这一单元里,为了研究一般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象,课本从函数y=x~2的图象开始,顺序地研究了函数y=ax~2,y=ax~2 c等的图象,最后才得出函数y=ax~2 bx c的图象和性质。这部分教材,如果按照课本平铺直叙,不分主次,那末在教学中就会造成非常繁琐,使学生感到厌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是非常重要的事。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这一内容中的一些体会。一、函数y=x~2的图象是教学二次函数图象的基础。在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中,按照课本的内容是以函数y=x~2的图象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处理,我认为也是合适的。在函数y=x~2的图象这一节里,我认为主要应解  相似文献   

13.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原全日制初中代数课本第四册第三章第四节),在中学代数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特别是从坐标变换(平移)的角度来讨论二次函数的性质,更使刚建立坐标概念不久的学生感到头绪纷繁,难于理解.因此如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微电脑来辅助这部分教材的常规课堂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较难或较抽象的一些概念,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一个用BASIC编写的程序,打入计算机后,能在屏幕上演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使  相似文献   

14.
<正>二次函数是初中代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出现在中考压轴题中."二次函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第一节课,要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应用等打下基础,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知识,所以这节课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等直接影响到今后对二次函数知识的掌握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元二次函数是初三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反复考查的重要考点。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文章通过详细的课堂实录,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如何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来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性质特征,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函数解析式 y=ax2+bx+c 的深入理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本文主要基于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章节,继而对其教学设计与反思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函数思想,提升学生有关二次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函数知识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一元三次函数、三次方程”问题在中学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与高等数学具有紧密联系,文章以“导数”和“三个二次(即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知识为工具对一元三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作全面深刻探讨并获得了一般性的结论,对一元三次方程实根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一元三次函数图象的切线作例示探讨,文章列举了若干典型例题进行分极点分布和函数单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二次函数作为最基本的初等函数,既简单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学生在学习它的时候要充分掌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特征,实现数形的自然结合,这是学习二次函数知识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同时,二次函数知识在高中也会经常地被用到,它和初中数学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衔接点,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特别是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所以,学生要深入研究这部分知识,为高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本质上理解二次函数知识.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来谈一下本人对于二次函数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几何画板”以入门容易、操作简单,及强大的图形和图像功能,成为制作课件的重要创作平台,“数形结合”的实验手段。我们可以用描点法动态地做出函数图象,也可以用“轨迹法”静态地做出函数图象,从而为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整个初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学完本章后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复习,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函数及其图象”复习的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一、理脉络,心中有数我们认识到,复习课不是“炒冷饭”,而应该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掌握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沟通前后知识,因此,复习时首先应进行知识归类,将其系统化,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同学们总结出本章学习的如下主要内容:一个定义(函数的定义),两个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与一般式),三类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四种函数(正、反比例,一次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