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掌握的深度及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解析的深度及准确度上。笔者在教学与教研教改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抓关键词(包括词组)解析教材内容的方法。现以人教社2000年11月第2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试验必修本)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下:一、标题型关键词。如第一章标题“国共的十年对峙”。这里的“对峙”包含以下内容:1.国共两党及政权的对立斗争;2.国共双方军队“围剿”与反“围剿”的军事斗争;3.国共双方所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与斗争。通过以上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把握…  相似文献   

2.
对《金瓶梅》的五种主旨说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主旨新说:《金瓶梅》表现的是“理”和“欲”的对峙与两难。《金瓶梅》虽然在叙述层面表现出以“理”制“欲”的倾向,而在内的思想层面却是扬“欲”抗“理”,并形成“理”和“欲”的坚韧对峙,这体现了作者思想深处无法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新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称中国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下称世界史)继续沿用有利于教学安排的章节体编写体例。教学中碰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处理章节标题。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师生往往忽视对章节标题的重视而把重点指向章节标题下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掘章节标题在教学中具有的潜在功能。因此,历史教学应首先考虑对章节标题的教学处理。教学中,历史章节标题的处理有:一、变即在教学中变化章节标题的名称,以拓宽学生对历史问题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如《中国史》下册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  相似文献   

4.
考题 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文章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济南市中考,三年来一直是标题作文。2011年标题为“阳光灿烂的日子”,2012年标题是“咀嚼生活的真味”,2013年标题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知道了i年来的作文命题形式,那么对于2014年中考,应该以什么作为我们的作文备考重点,也就心中有数了。  相似文献   

5.
山东济南市中考,三年来一直是标题作文。2011年标题为“阳光灿烂的日子”,2012年标题是“咀嚼生活的真味”,2013年标题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知道了三年来的作文命题形式,那么对2014年中考的备战,应该以什么作为我们的作文备考重点,也就心中有数了。就内容而言,可以说,2011—2013年济南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心灵的成长。2014年,这个方向当不会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文章标题(标题尽量简短,中文标题一般在25字以内)作者1,作者2(1.作者单位,省市邮编;2.作者单位,省市邮编)(同一单位只写一个)摘要:摘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待解决的问题、过程及方法、结论。-般以2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编写要求:①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2切忌将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③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笔者”等字样作为主语,以方便编辑刊用;④缩略语代号,除了相邻专业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文章标题(标题尽量简短,中文标题一般在25字以内)作者1,作者2(1.作者单位,省市邮编;2.作者单位,省市邮编)(同一单位只写一个)摘要:摘要主要由3部分组成:待解决的问题、过程及方法、结论。一般以200宇左右为宜。中文摘要编写要求:①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②切忌将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③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笔者”等字样作为主语,以方便编辑刊用;④缩略语代号,除了相邻专业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一、以“话题”替代文章的标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拟定标题,明确限定写作的内容与方向;拟定标题,往往可以验证作者有无一定的创造性。优秀的作文,作者在确定标题时是慎而又慎的。  相似文献   

9.
石建树 《湖南教育》2004,(8):21-21,39
靓丽标题夺人眼。标题靓丽爽人心。“慧眼传神”的标题,往往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格外喜爱。笔者有幸参加2003年高考作文(全国卷)的评阅工作。从部分考生的作文卷中辑录了数十则精美的标题。这些标题,或紧扣话题,准确立意;或独辟蹊径,彰显新异;或依托修辞,讲求至美;或借用诗文名句,提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朱绍禹先生主编的《美日苏语文教学》(1991年)一书出版时,笔者曾对该书中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作过一些探讨,其中的某些看法曾经得到过朱先生的首肯,朱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曾感慨地说:“知我者,大兰也!”如今,朱绍禹先生主编的《语文学科研究动向》又问世了。结合朱先生其他一些著述,笔者以为,作为著名的语文学家,朱先生的学术思想可以以本文的标题即“‘大语文’思路‘全球化’意识”来概括。  相似文献   

11.
牛静 《现代语文》2009,(8):57-58
与“大”文章相对而言的“小”标题,从古至今备受文人青睐。俗语说得好:“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标题尤如文章的眼睛,眼睛乃心灵之窗,最容易令人“一见钟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文章的标题。因此,本文拟对课文标题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作为文化的载体,以“道”自守,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道”往往是无形的,能否恪守“道”从根本上说还在于士人是否有自觉意识。当“道”和“势”处于一种紧张的对峙状态时,士人也就面临着三种选择,即以“道”抗“势”、无道则隐和弃“道”求荣。  相似文献   

13.
难忘那堂课     
讲授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笔者为找准一个恰当的授课切入点还真作了一番斟酌。开始,笔者打算用课文标题作为讲课的切入点.即“母亲是一位的人”作为课眼。按理说,这个做法能较好地启动授课流程:  相似文献   

14.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命题”“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智慧标题”这个提法多好!本来我想将文题改为“标题功能例说”,但仔细想还是原标题更好,智慧标题已经道出了拟制标题的智慧,文中例举的五种类型,哪种不是一种智慧呢?关于标题,本刊已讨论过几回,但视点主要集中在标题的外在表现形式上,探讨标题的智慧、功能,标题则不仅是眉目、窗户,显出了个性、力量。闫老师讲,标题还可暗示结构、暗示线索,由于篇幅而不一一展开。笔者以为,如果能总结出更多的智慧标题类型的话,请闫老师继续写,我们也继续发。闫老师意下如何?(文晋)  相似文献   

16.
《“黑板”跑了》是低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设计宜深入浅出。笔者设计了三则教学思路,供教师参考。教学思路一:标题突破《“黑板”跑了》这一标题新颖独特,而且关联全篇,教学本文可以由标题突破——标题中的“黑板”为什么加上引号?(课文中的“黑板”不是真正的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安培为什么把它当成了黑板?(因为安培正在专心思考一道数学题,需要一块黑板演算,正巧碰上停在路边的车厢后壁,于是产生错觉。)安培此时是什么心情?(非常高兴。他觉得这块“黑板”是“特地”为他准备的,从“太好了”可以看出他兴奋之情。)从安培的错觉…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这首著名乐府诗的标题有许多版本的翻译,本文从翻译与文化的角度对各种版本进行了比较和探讨,提出了作为古诗英译的标题和音乐的标题,“A Pair of Peacocks Flying Southeast”这样的翻译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一)以“话题”代文章的标题“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拟定标题,明确限定写作的内容与方向;拟定标题,往往可以展现作者是否有一定的创造性。一些考生往往不假思索地抄录“话题”,以此代替文章的标题。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另一种情况是题目太泛,如“谈‘诚信’”“谈谈‘诚信’”“浅谈‘诚信’”“也谈‘诚信’”……。必须明确:话题≠文题下面列举的标题才是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对“什么是幸福”的答案丰富多彩,连上帝也难以评说)“一花一世界”“丰富的过去,多彩的未来”“包袱?拐杖?”(观点:“诚信”固然会如同包袱…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对构建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方法以及创造性思维教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及方法的学习与感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师范音乐“STC”教学模式。其中“STC”分别代表了设题(S)、拓展(T)、创编(C)三个要素。■一、设题激趣,挈领全局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遗憾的是,一个通过突出特定意境便可以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教学环节,却容易被音乐教师忽略,那就是“设题”。把“唱歌课《小草》”或“欣赏课《赛马》”等教学内容直接作为全课的标题显得呆板直白,使人产生索然无味之感。为此,笔者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标题为《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该标题突出了散文逻辑性、抒情性的特点。但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此特点尤其是“气脉”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以该单元首课《六国论》为例教学尝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