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外显学习是认知的基本途径,内隐学习是认知必要的有益补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截然分开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而是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在外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获得内隐知识,并在学生获得外显知识之后再让学生体验鲜活语言从而将外显知识内化,简言之,就是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的内隐学习是内隐学习在应用方面的前沿课题。为探讨小学儿童英语语音规则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规律,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4名,男女各半,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分为学习、练习和测试三个阶段,实验一操纵了视听通道变量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变量的组合,实验二操纵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变量在学习阶段和练习阶段的不同顺序的组合,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在英语语音规则的学习中,通道效应显著,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成绩显著好于通过听觉通道获得的成绩;(2)对于单词测试和完形测试而言,内隐和外显的学习效应并不显著,内隐和外显学习不同的组合顺序效应也不显著;但就这两种测试正确率的平均值而言,内隐学习的正确率最高,而且这种内隐学习的方式是先内隐学习,随后进行外显练习;(3)对于规则测试而言,不仅受内隐和外显学习的影响,而且也受内隐和外显组合顺序的影响,表现为内隐学习和外显练习、外显学习与外显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最好,外显学习与内隐练习结合的方式居中,内隐学习与内隐练习结合的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3.
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即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它的提出为写作教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写作教学中,除了外显学习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内隐学习,使外显和内隐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机制。通过内隐外显协同机制的阅读测试来探究和证实它对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它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说明了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和能力;证明了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灿灿 《文教资料》2011,(31):44-46
内隐/外显学习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虽然在内涵和特征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但两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表现出了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是涉及学习者本身特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手段的一个复杂过程。只有清楚地了解并充分发挥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效应.学习者才能更有效地获得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6.
二语习得中内隐与外显学习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泾渭分明的两种不同学习模式。本文就内隐与外显学习在特征、神经生理、学习机制及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研究发现二者在认知系统等多方面存在相互联系,提出将内隐与外显学习有机地结合指导二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提高学生语法能力的有效方法,对外显、内隐及其协同教学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内隐组的成绩最低,并与其他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对于简单语法规则的学习,外显学习最有效。协同学习对于复杂的学习材料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单纯的外显学习或内隐学习都不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及习得英语,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协同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运动技能内隐学习20世纪80一个比较新型的研究领域,至今仍受到运动心理学者的关注。本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推理法对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实质、特征及遗传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运动技能内隐与外显学习机制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内隐学习能力与外显学习能力均受遗传性影响,内隐学习能力的遗传性高于外显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前沿学科.内隐学习是对抽象的、复杂的规则关系和结构的获得过程,其与外显学习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信息加工系统.通过对内隐学习的无意识、强力性和高容量和密度性等特征的体现进行探析,认为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进而论述了内隐学习在人脑潜能的开发、直觉思维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构建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卜伟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4):157-159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方式,二者虽有本质不同,但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内隐/外显学习动态权衡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文章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理论研究现状出发,对内隐/外显学习动态权衡观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动态权衡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首先论述了内隐学习及其所具有的特征,然后从信息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媒体的学习材料、便于实现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的有机结合、能为学习者阅读和听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及能创设真实的外语学习情境四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外语内隐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学习复杂任务时应先具备内隐知识基础,然后再建立外显的任务模型。结合内隐学习理念,在非母语教学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外语语言规则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加强语言环境建设,必有利于外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区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文章探讨了内隐学习理论,以及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营造内隐知识外显转化环境、发挥内隐学习在语感习得中的作用、重视学习兴趣在内隐知识外显化中的作用,来转化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内隐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可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两部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相比外显学习,内隐学习没有固定的规则与束缚,是人们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学习。它在英语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合理借鉴内隐学习理论,让学生在诵、抄、仿、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raws on examples from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to illustrate a dynamic approach to learning dispositions. It sets out three dimensions along which a ‘learning curriculum’ can strengthen valued responses to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creasing their frequency and robustness, widening their domain, and deepening their complexity and compet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learning environments can be variously affording, inviting or potentiating (powerful) and that in potenti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teachers explain, orchestrate, commentate on, model and reify learning responses, and frequently the families and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these processes as well. Although the question of ‘what’ learning dispositions is set aside, the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better for teachers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and classrooms to be explicit about valued responses and their trajectories than to leave them implicit, and therefore often unacknowledged and unattended.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研究中对显性与隐性学习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对二语语法学习所作的研究来看,显性和隐性学习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学习机制。因此,在二语语法教学中,应把显性和隐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动态平衡的语法教学模式,使两种学习机制的效用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邹星 《海外英语》2011,(10):172-173
In each act or process of knowledge, all componen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tacit (implicit) components and focal (explicit) components. This article, first of all introduces the terms of impli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and their distin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n provides interactive instruction design to improve learner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限于显性层面的知识传递,还包括各种隐性层面的影响,即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所谓隐性力量,就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和生活中,通过交往、体验而潜移默化获得的非预期的作用和影响。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量主要体现在知识、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在知识方面,知识具有控制力和再生产力;在情感方面,情感具有信号传递、感染、驱动以及控制的力量;在行为方面,教师行为对学生具有复杂力,学生群体行为具有同化力,教育制度具有规训力。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6,16(4):363-373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implicit learning on education has been repeatedly stressed, though little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is connection directly. The current paper describes two experiments that, inspired by 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experiments, examine the utility of implicit learning as a method for teaching atomic bonding rules to 11–12 year old school children. Two groups were given tasks that led to explicit rule learning; two other groups were given tasks that did not lead to rule learning; and a control group was trained on irrelevant stimuli. We observed an implicit learning effect, but learning was much more effective when more explicit ways of teaching were employe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ere exposure to regular material is not sufficient for effective learning of rules, and that an explicit approach to instruction is advis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