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档案编研工作同整个档案工作一样发展很快,地方综合档案馆相继成立了编研机构,县馆无编研机构的也设有专职编研人员,加之档案馆(室)达标升级活动的开展,使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得到了空前规模的发展,编辑或出版了一大批编研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其中不乏精品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的.近几年,许多编研工作者进行了编研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笔者从事过编研工作,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
自1991年全省档案馆编研工作会议以来,各级档案馆编研工作逐步开展起来.许多市、县(区)档案馆增设了编研机构,充实了编研队伍,有计划地培训干部,把编研工作纳入计划,增加投入,确保编研成果的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档案编研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编研成果是各级各类档案馆"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和文化名片.在推进"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中,创新创优档案编研工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于抢占发展先机、创新工作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城建档案馆与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的比较与分析,提出城建档案馆编研工作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编研机构的设立和编研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档案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同志对编研工作的性质和现状不甚了解,因而产生了一些片面的看法。 刘文杰先生认为:档案馆设立编研机构,“大量利用本馆馆藏历史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撰写历史论著”,从而“忽略了档案工作的目的,模糊了利用工作方向,不利于历史档案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他所举编研工作的三大弊端:其一,“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通过查找信息的封锁从而形成对珍贵档案史料进行人为的垄断”;其二,“高层次研究人才大多流往被认为容易‘出成果’的编研部门搞历史研究”,而“不利于档案馆的业务建设”;其三,“致使档案馆同学术界(尤其是史学界)之间形成无法解决的矛盾”,并断言:编研机构的存在是“妨碍档案开放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呼吁:“一定不能提倡档案工作者搞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编研机构的设立和编研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开展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有的同志认为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应利用得天独厚的档案资料搞历史研究,参加和独立承担编史著书的任务,认为只有这样才可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在"科学文化界的崇高地位".本文想仅此观点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献编研成果类型之划分是档案文献编研学应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对编研工作性质、范围的界定,对档案馆(室)编研工作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海琰 《北京档案》2004,(11):34-35
编研工作作为档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主动提供档案利用服务、保护档案原件和长久流传档案史料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档案编研工作的成果,也就是档案编研作品,特别是区县档案馆档案编研作品的资料来源应当来自何处呢?笔者认为,区县档案馆档案编研作品的资料来源应当以馆藏档案为主,以其他来源的档案、文件、资料为考证、补充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了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纷纷建立编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也配备了编研人员,大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数量之巨大、选题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都是史无前例的,在开发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了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纷纷建立编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也配备了编研人员,大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数量之巨大、选题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都是史无前例的,在开发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档案编研出版工作在档案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对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独特作用,而且是体现档案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档案编研出版工作发展情况及其在档案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出了档案出版工作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希望可以为更好地完善档案编研出版工作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1.
编研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深层次、多角度开发利用馆藏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实现馆藏档案综合利用价值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市县档案馆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与之相比较,档案编研就显得落后、迟滞,不太协调。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做好市县级档案馆编研工作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12.
编研工作,是档案开发利用的较高形式,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编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影响到档案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能力。如何有效推动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档案编研工作的逐步深入,档案编研成果不断涌现。而在大量的编研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凡省市级档案馆的编研是以馆藏档案为主,而广大区县级档案馆则是另一种情况。以上海地区为例,自1992年召开全市档案编研工作会议之后,一大批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的编研成果相继问世,而且此类成果的质量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4.
宋加梅 《兰台世界》2006,(10):32-33
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机关与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档案业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做好这项工作,编辑出质高实用的编研成果,更加体现出档案信息的价值。多年来,阜新市档案馆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机关工作需要和服务社会为目的,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加工、编辑,使之以更适合于利用者的形式,定题定向输出档案信息,主动为机关和社会服务,发挥了档案信息的特殊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我馆几年来档案编研工作的实际,谈一谈档案馆编研工作的基本思路。1.以利用需求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单位是属于大型科研院所类的研究机构,建院历史悠久,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基地.作为科研院所的档案馆,有着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从档案馆藏的内容上看,有着我国核科学技术和核工程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从文书档案形成年代的行政管理和公务活动的真实记载上,也可以看作自五十年代始我国科研机构历史足迹的一个缩影.根据我单位的馆藏资源和档案类型,可以编研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怎样做到有针对性地选题和编研、提高编研成果的利用价值和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选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确定以来,随着社会对档案利用需求形势的变化,以及档案工作重点的转移,各级各类档案馆(室)都普遍开展或进一步加强了档案信息编研工作。编研机构陆续建立和健全,编研成果纷纷问世,编研形式屡有创新,编研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还围绕着编研工作的意义、性质、特点、原则、方法等诸多问题展开了饶有兴味的探讨,加深了对编研工作的理解和认识。1986年4月,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编研工作的学术机构“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在人民共和国走进第50个华诞的1999年,甘肃省档案馆隆重迎来40周年馆庆。值此世纪之交,回眸省馆走过的悠远而不平凡的岁月,特别是编研机构从无到有,编研成果从少到多,社会和经济效益从式做到丰硕的历程,以其可观的业绩,为馆庆盛典凭添了绚丽多采的一页。笔耕档苑沃土档案编研是档案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以前,由于历史的局限,全国的档案文献编纂主要集中在中央级和少数省级档案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万象更新,百业俱兴。1979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提出”要着手进行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迎来了档案编研万…  相似文献   

18.
军队档案馆完成目标管理达标工作后,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变化不大.笔者认为,大多数档案馆编研工作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重"编"轻"研"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由编研人员不足、现有人员的编研水平不高、对编研的质量很少关注、对广大利用者的利用需求和馆藏档案都缺乏深入的了解等原因造成的;二是经费普遍捉襟见肘,经费不足是档案馆编研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三是档案编研信息的传递方式单一缓慢,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编研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深层次、多角度开发利用馆藏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实现馆藏档案综合利用价值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市县档案馆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与之相比较,档案编研就显得落后、迟滞,不太协调。本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做好市县级档案馆编研工作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20.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档案馆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档案馆档案信息编研的工作实践,就档案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档案编研聊述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