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卫明 《班主任》2014,(3):22-23
春季开学后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总有学生不在状态,或迟到,或困倦,或上课心不在焉……如何让大家尽快从"寒假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呢?现提出三条建议供参考。一、调整生物钟,助学生避免"假期综合症"寒假开学前一周,我都向家长发出短信提示: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帮孩子提前适应学习生活,避免开学后出现"假期综合症"。  相似文献   

2.
在植物界中常常存在一些表面相似,但实际有差别的器官(或结构),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常在某些器官名称的前面冠以"假"字,比如假根、假果等.这些所谓的"假"器官(或结构)来源、发育过程、构造及功能上与"真实"的器官(或结构)相比有一定的差别,下面是几种器官(或结构)真与假的对照.  相似文献   

3.
十·一黄金周本来是想让人们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很大一部分人却因为假期过于繁忙而患上了“假后综合症”,假期不但没有让他们感到放松,反而让他们感到疲倦。想到长假之后,又要回到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假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成了“假后综合症”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4.
一、"无"中生"有"--假设法 假设法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或赋予"具体值",然后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适当调整,以求出原问题的答案的解题方法.常用的假设法有条件假设、问题假设与情境假设等.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3,(7):55
张女士:"开学综合症"是怎么回事?光明老师:"开学综合症"又叫"开学恐惧症"、"假期综合症",指出现在假期结束后开学之初,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病态表现。表现为精力不集中、害怕上学、焦躁等。眼下,寒假结束,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应该迅速进入调整和准备状态。  相似文献   

6.
"假朋友"现象存在于词汇、句子和非语言交际三个层面.分析"假朋友"产生的原因,探讨避免或减少外语学习中"假朋友"的方法策略,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扫描     
《留学生》2014,(19)
正中组部查岗"千人计划"假海归从未到岗将被劝退【观察者】近年来,一些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被曝学术造假、两头挂职等现象,引发质疑。近日,中组部下文,建立"千人计划"专家退出制度,并要求各地对前9批入选专家进行"查岗",8月20日前上报,过渡期满仍未到岗的专家或将被劝退。通知还要求各地核实青年项目部分专家专职到岗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载东汉名将班超曾任"假司马L职,注家皆将此"假司马"解为"代理司马"或"管理司马"。以当时情理揆之,班超出任"代理司马"实不可能,"假司马"当为军司马之副职"军假司马"的省称.  相似文献   

9.
资讯集锦     
《教育》2008,(7)
上海学校多项措施缓解"开学综合症"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重返校园,不少学生出现了"开学综合症"。为了让学生能适应新学期生活,上海市很多学校都以体育锻炼、游戏、心理课等轻松的方式迎接开学首日。  相似文献   

10.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通常在三岁前可以察觉,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是指在字面意义、语义结构上相似或相同,但含义却截然不同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错译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来自于"假朋友"。在分析"too...to..."这一句型结构以及其不同语法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假朋友"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译者如何在对"too...to..."这一句型结构的翻译中避免此类现象出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发布的"我可能X了假Y"就不计其数。比如"我可能画了假重点""我可能考了假试卷""我可能交了个假男朋友""我可能发了假微信""我可能放了假假""我可能是假人",等等。文章结合相关语料,考察结构"我可能V了假Y"中的X、Y的语法性质,"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最后,探讨了结构"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及模因论。  相似文献   

13.
假报道的种类,可分为故意性假报道和非故意性假报道,凭空捏造的假报道、源于假事件的假报道和在事实基础上"合理加工"的假报道,硬派假报道和软派假报道等.假报道产生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  相似文献   

14.
本刊声明     
《教育研究》2021,(2):150-150
近期,不断有作者和单位反映,一些不法人员以本刊名义编辑出版假的《教育研究》,或假冒《教育研究》名义约稿、组稿,骗取"版面费"、"审稿费"等,对本刊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本刊再次声明如下:一、本刊从未设立其他分支机构或采编点,也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编辑出版《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近日,读到《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7年9月刊出的"视点"文章《课堂教学应警惕教师的"霸权主义"》,深有同感。并由此联想到目前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另一种现象——"假象"。比如,假鼓掌、假表扬、假问题、假提问、假讨论、假感悟等。我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少一些花哨与形式,多一些朴实与内涵。犹如"同课"可以"异构",但殊途必须同归,那就是课程标准必须把握精准,教学目标必须有效达成。我始终认为,真实的课堂应  相似文献   

16.
李文炳 《高中生》2015,(9):48-49
虚拟语气是最近几年高考必考的重难点语法知识,要完全理解并掌握它,没有一定的技巧是很难的。作者就如何全面理解并掌握这一语法知识,谈谈见解。一、虚拟语气的第一类:假条件,假结论"假条件"指的是if引导的与事实相反的条件句,即非真实条件句,条件句中一般不含would/could/should等。"假结论 "指的是由"假条件"得出的主句,这个主句中一定要包含would/could/should等。  相似文献   

17.
英雄造飞船     
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患了"火箭综合症" 发射前3天,刘竹生在发射场平静地度过了自己的60岁生日.1963年毕业于哈工大的刘竹生,1966年便与火箭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提起"或",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多表示一种"选择关系".在数学上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逻辑联结词,可以构成逻辑用语,还有何谈?非也,请看: 在数学上,对于命题p和命题q,用"或"可以联结成一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对于这个新命题,只要命题p和命题q都是假命题时,这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才是假命题;只要命题p和命题q中一个为真命题时,这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就是真命题.可以看到,让这个"或"命题是个假命题还真有点难,概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这就是数学上的逻辑用语,"或"命题.此时,大家觉得"或"问题比较简单,可它有时很调皮.  相似文献   

19.
读《中国青年》,发现里面有一篇文章,标题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中国读本》,其正文里也多次出现"综合症"一词。这里的"综合症"应该改为"综合征"。因为在2010年6月新出版的《辞海》里没有查阅到"综合症"一词,而只有"综合征"词条;同样在商务印书馆今年刚刚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里,也只收录有"综合征"一词,而没有"综合症"这个词条。其释义为:因某些有病的器官相互关联的变化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也叫症候群。显然它原本是一医学术语,这里的"征"是征象、迹象的意思。如"节后综合征"的典型征象便是人们在节后的两三天里常常感到厌倦、眩晕、厌食、焦虑和神经衰弱。"征"作征象、  相似文献   

20.
<正>现行的语文教育模式越来越多地遭到部分学者的非议和否定,被诟病为"假语文"。这其中最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领头人和倡导者非王旭明莫属,王旭明作为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不仅频频在媒体发声,毫不留情地公开炮轰"假语文",而且身体力行,组织起一帮特级教师全国各地巡回讲授公开课、示范课,旨在弘扬、传播"真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