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言]2005年,“超级女声”(以下有时简称“超女”)异军突起,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逐渐升温,成为一种众多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一年夏天,快乐中国超级女声,以其群众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在中国娱乐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8月26日,历时半年、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的“超级女声”终于落下了帷幕,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分获冠亚季军。超级女声曾经让那么多人疯狂过、感动过、梦想过,不管人们褒贬如何,它都已经成为这一年最值得人们记取和思索的历史文化事件……如果评选2005年最热门事件,“超女”现象恐怕是当之无愧“第一”。其火爆程度有…  相似文献   

2.
“超女”为什么这样“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女声”火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一个娱乐节目的成功,周密的策划、组织与宣传必不可少,但能否抓住观众的心理尤为重要“,超级女声”的亮点就在于此。作为一个以学生为主要参赛群体的娱乐节目,它所触及的教育问题也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与思考。“从超女热”看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喜爱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弗洛依德说“:青少年增强的欲望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伴,也需要指向偶像这类与之关系较远的人。”与内心偶像的交流使得青少年缓解了内心的人际焦虑,从而得到情感的极大满足。偶像崇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  相似文献   

3.
狂热数月的“超级女声”使得炎热夏季热浪滚滚,持续到年底仍余温不减:“超女演唱”会从国庆开始横扫全国几大城市;冠军李宇春上了美国一周刊的封面;又有消息说“超女”要上春节晚会……“超级女声”已经不只是一个娱乐节目,它侵入了生活,唤醒了参与,影响了社会,我们之所以避过了评论“超女”现象的高峰期,远距离看“超女”,是想让冷静后的你增添一份理智与成熟。  相似文献   

4.
无庸置疑,2005年夏天最火爆的事件是“超女”,最火热的词汇是“PK”。一个不平静的夏天,一档关于超女的电视娱乐节目变成一场全民的娱乐盛宴.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四处都传播着超女的超级人气.  相似文献   

5.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火遍了全中国,人们周五晚上看“超女”,茶余饭后评“超女”。传播学学者从中看到了中国娱乐节目的民主化,商家盯上了“超女”运作模式产生的无限商机,社会学家则认为李宇春、周笔畅们的脱颖而出是“跨性别主义”的胜利……你家的孩子是哪位“超女”的“粉丝”?她自己想当“超女”吗?为人父母,面对孩子闪烁着兴奋和羡慕光芒的眼睛,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为人父母者们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什么让数以万计的青少年激动不已? ——“超级女声”评选活动的一炮打响。——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超女”的一夜走红。——“玉米”、“盒饭”、“凉粉”等“粉丝”队伍的一路壮大。“超女”的火爆印证了“超级”的时代新概念:超级“民星”、超级包装、超级规模、超级运作、超级粉丝、超级经济效益……这一切都带给人们“超级”新鲜的时尚感受。当许多青少年还沉浸在去年“超女”的亢奋中时,2006 年“超级女声”已经拉开了新一轮的眼球大战。面对扑面而来的“超女”风暴,有辅导员在思考:在“超女”不同年龄层的众多追随者里,有多少我们的少先队员? “超女”为什么如此深受他们的喜爱?它在孩子中间产生了什么影响?少先队活动应该如何吸取、借鉴“超女”比赛的时代元素,让自身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肯定对“超女”“快男”“快女”这些名词不会陌生。从2005年开始,电视里每年暑假即有一次的造星运动牵动了万千青少年的目光。但随着岁月流逝,几年过去.当初大部分被戴上“偶像”光环的选秀明星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甚至沦为路人。人们喜爱的“口味”也一换再换,心中偶像不再持久。  相似文献   

8.
一.“超级女生”现象的启示2005年的8月,全国电视收视率一路飘红的节目大约首推湖南卫视播出的“超级女生”。据报纸报道,当8月26日总决选播出时,观众收看人数飚升到二亿,其影响力之大,覆盖面之广可见一斑。如今,“超级女生”的总决赛早已落下帷幕,但有关此事的余音依然缭绕,在这档声势浩大的娱乐节目背后,人们看到了当代媒介突出的影响力。人类使用的媒介传播经历了从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及至今天的电子媒介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今的电子媒介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媒介传播,对人们和社会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它不仅集以往…  相似文献   

9.
佚名 《教育文汇》2007,(5):50-52
2005年,一群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并年满16周岁的(没有年龄上限)《超级女生》,作为一档地方电视娱乐节目,迅速窜红,报名者踊跃,收看者甚众,使其在极短时间成了一个被公众广泛关注的“超级现象”。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出于一种职业习惯,我深刻感受到“超女”们对年轻一代的冲击和影响。随着它的落幕,我不想探讨其在商业、公众、娱乐和社会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是想提醒每个音乐教育者透过这种现象作出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提出1.超女节目基本情况介绍“超级女声”(简称“超女”)是湖南卫视2004年创办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它以美国的“美国偶像”为模版①,进行了一定的中国化和创新后推向幕前。超女自举办起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报名人数为2004年5万人②;2005年15万余名③;2006仍在15万左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化,然而,在当前中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走向多元,以“网络”为核心,兴起了一股“非主流”之风,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非主流”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并且因为青少年行为的不成熟,“非主流”的行为正在被扭曲,引起越来越多的非议。本文主要立足于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从“文化工业”的角度对青少年“非主流”的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去年的“超女”余热仍威,今年的“超女”又已火爆登场。“超女”从大众音乐秀到一种能在全国甚至更广泛范围迅速传播、并最终演化成一场青春期文化尘暴的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班主任,“超女”现象对我们班级管理的启示应该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14.
超女既出,万人空巷。2005年的夏天,“超级女声”无疑成为中国最热的娱乐节目,而且其热力至今不减。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是由湖南传媒打造的选秀节目,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陷入危险之中,威胁着美国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安定与和谐。基于此,布什总统在2005年、2006年的《国情咨文》提出一项“帮助美国青少年计划”。本文在对处于危险之中的美国青少年状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计划”提出的依据和核心内容作了分析与概述,并从计划本身、价值观、教育背景、历史观等四个角度展开了相关评析。  相似文献   

16.
那一场排山倒海的秀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曲终人不散,“超女”情未了,疏胡在编 辑这期稿子的时候,“2005超级女声唱游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 行,“超女”“粉丝”们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以前,李宇春、张靓颖也先后签约娱乐豪门。 “超级女声”从大众音乐秀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誉者众,毁者也不少。但不管怎样,在 这个2005年的夏天,曾经有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让那么多的人疯狂过、感动 过、梦想过、思考过,也许,这已经足够。我们关注她们的同时祝她们一路走好! 超女“想唱就唱”,我们“想说就说”。毕文等同学将获得由中信出版社赞助的图 书《我为“超女”狂》(销售热线:010-85323366转8032),感谢你们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想唱就唱,超级女声”由湖南卫视始创的“超女”大比拼终于风平浪静、偃旗息鼓了。从经济学角度讲,“超女”上演了一场财富传奇:1400万的节目冠名收入,7场总决选2000万的广告收入、3000万的短信收入;湖南电广传媒股价上涨124亿元、赞助商蒙牛实现25亿元纯利。这种娱乐消费将其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极限,而这所有财富的起点正是来自于“超女”这一产品的伟大创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想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解析这个传奇,在一片“叫好”声中来点不和谐的声音。当一个个展开歌喉的青春少女穿梭般地从镜头前闪过,一些人们渐渐搞不懂这究竟是场…  相似文献   

18.
“拗分”是问题青少年通过威吓手段,获取别人钱财的一种特定说法。从犯罪学的角度分析,它属于“敲诈”的范畴,有时带有“抢劫”的特征。据调查,这一犯罪现象近几年来在问题青少年中呈上升的趋势。尽管“拗分者”的绝对人数很少,但由于这一现象尚未引起社会、学校的足够重视,因此,“拗分者”往往是反复作案,影响十分恶劣,对“被拗分者”的心理伤害十分严重。据上海电视台2001年的一次专题报道,浦东新区有一位初中学生,因长期被人“拗分”,结果造成心理上的严重紧张、焦虑、抑郁,最后引发  相似文献   

19.
汪涵,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他从场工做起,慢慢涉足灯光、音控、摄影、现场导演等,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从“抬桌子”成为“台柱子”。他主持过历届“超女”“快男”“快女”选秀节目,还主持了《勇往直前》《名声大震》《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等娱乐节目。他曾获得“华语主持群英会最具幽默才智主持”“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从社会学的功能论角度来分析“超女”现象对青少年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它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加速了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社会化中的青年一方面学习、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要介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关系系统,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超级女声”因具有公众性、形象性、开放性等特点,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们正是在轻松消遣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学习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和确立社会价值态度,不断获得对社会人际关系及自我同一性的认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