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寻常滑坡体比较,古滑坡稳定性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山区开发建设中,极易因人为工程活动而激发复活,形成灾害。以甘孜州丹巴县章谷镇五里牌新区后山古滑坡为例,研究其成因及复活机制。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现场监测、工程地质勘探,分析古滑坡复活机制,结合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用反演法确定滑带土物理力学参数。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古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开挖是古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而强降雨是滑坡体变形破坏的主要诱发因素;滑坡体目前处于蠕动变形向滑动变形过渡阶段,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但在暴雨、地震等因素下,滑坡可能加速滑动,整体失稳;其变形破坏模式为推移式。  相似文献   

2.
滑坡作为边坡失稳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最常见地质灾害,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尤其在山区屡见不鲜,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一般滑坡主要通过群策群防进行监测预警,而那些体积大威胁影响范围广的滑坡则采取专业监测。滑坡的诱发因素有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库区水位变化、地震,所谓"十水九滑",在无其他诱发因素影响下,强降雨是诱发山区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滑坡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它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强降雨是诱发土体失稳的主要因素。本文以繁昌县某处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渗透模型,对降雨与滑坡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与滑坡之间具有相关联系,降雨因子是诱发此次滑坡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为繁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景晓光  胡宏月 《中国科技纵横》2011,(20):236-237,216
近几年,通过对影响海州矿滑坡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降雨及地表水渗透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并对边坡地表水渗透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海州矿某断面的数学模型,得出了边坡在降雨及地表水渗透过程中基质引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地表水渗透影响下的边坡失稳机制,提高边坡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地震是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本文以地震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海南省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区域滑坡灾害的影响,对该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强烈地震诱发滑坡崩塌的数量,不仅仅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影响,而且与发震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发震时的气象条件等各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地震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研究杨家坪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变形特征的基础上,从综合地质分析入手,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失稳机理。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计算中,因其概念清晰、计算简便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采用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传递系数法对杨家坪滑坡在四种不同的工况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降雨型滑坡的机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有效应力原理,降雨引发的规模较小的浅层滑坡,主要受岩土体的内聚力控制,而规模较大的深层滑坡则主要受摩擦力控制。对于大多数的降雨型滑坡易发地区,就滑坡预报而言,预报日前期的降雨量和土体含水量观测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滑坡的临界孔隙压力的因素在空间上是变化的。因此,在降雨条件相同时,在不同地点降雨引发滑坡的概率不同。根据目前物理学对颗粒物质的认识,可以推测:降雨引发的斜坡破坏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如果把降雨型滑坡的发生过程看作一个系统,降雨和环境因素作为它的输入,滑坡发生概率作为其输出,则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由此,可以认为在降雨型滑坡预报中采用非线性的方法将比确定性的模型或一般线性统计方法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8.
正煤系土是一种典型的不良质土,其典型特性是开挖后风化速度较快、且遇水易软化、稳定性极差,易受到雨水冲刷,导致煤系土路堑边坡常发生表层滑塌和浅层破坏。降雨因素一直是诱发滑坡主要外界因素,因此利用Geo-Studio软件模拟降雨煤系土边,进行稳定性分析。在降雨作用下,煤系土边坡随着雨水入渗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边坡坡顶入渗深度大于坡面中点,坡脚的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长呈线性变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于丽娜 《科技风》2014,(18):120-120
火灾模型试验是研究火灾烟气运动与烟气控制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地下车库火灾模型的建立,以相似律作为试验研究方法。对火灾物理模型与火灾场景进行了模拟分析。以期从实验与模拟角度分析火灾烟气运动的规律,减少火灾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徐智 《科技风》2011,(5):132-133
滑坡稳定性分析是评价滑坡稳定状态及有针对性选取治理措施的关键。目前有关滑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大多建立在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而工程实践表明,滑坡失稳很多时候是由于滑体变形过大所致。为此,本文以印江县峨岭镇石灰溪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FLAC3D的数值模拟方法,从变形角度对该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滑坡中后部为启动段,中前部为锁固段,降雨状态下滑带塑性区贯通率达85%,滑坡整体处于加速变形阶段,需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库区横跨川鄂褶皱带中段和川东弧形褶皱带东段,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滑坡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付家岩滑坡为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个,该滑坡对已建的移民迁建工程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调查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该滑坡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项目简介 “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根据水库地震的特殊性与水库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需求,研发针对水库地震的近场数字地震观测仪器及组网技术;深化对水库地震发生条件(环境和机理)的认识,提出1~2项对水库诱发地震具有一定预测意义的方法及判据;建立水库地震震例库,研究水库地震发生地段和震级上限的预测方法,提出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害性评定技术和预瞽技术。项目设置了4个研究课题:水库地震近场监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发生条件探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定技术及预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震同震变形的解耦分析对于地震反演和地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4年日本新泻中越地震为例,着重探讨了通过地震前后DEM数据解耦分析获取同震变形的方法。通过假设相邻三质点在地震中经历刚体平动变形,可求解三维线形方程得到拉格朗日变形。本文提出定义名义平面和改善DEM可比性等手段使求解更为严密,并提出了适合当地地质条件和建设情况的截止窗口,利用移动平均法处理后得到同震变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同震变形与地震滑坡分布的相关性,同震变形的垂直分量与地震滑坡分布负相关,水平分量与地震滑坡分布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降雨入渗、地震破坏以及地质构造变化等因素,往往造成边坡岩土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下滑,出现失稳坍塌、滑坡等现象。并且边坡失稳造成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分析。本文基于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改变边坡坡度,对边坡在自然状态与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随着边坡坡度的增大,其模拟结果显示:自然状态下边坡沿X轴方向的位移量变大;降雨工况下边坡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边坡坡度越大,边坡的安全系数越小,边坡越不稳定。同时,三种边坡在降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均低于自然工况下的安全系数。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位移量、剪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安全系数等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旨在对其他关于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前言 江油市九岭镇红岩村金洞子滑坡位于江油市九岭镇红岩村4社,位于河谷斜坡地带。滑坡体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坡体变形较强烈,裂缝明显。现状稳定性较差,在暴雨和余震的诱发下,易产生新的变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瓦窑湾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针对持续降雨向滑坡体内入渗渗流场的变化,利用二维有限元模拟软件Geo Studio中的Seep/w和Slope/w模块进行耦合计算,来对滑坡体进行渗流运动数值模拟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瓦窑湾滑坡的坡表雨水入渗已成为控制该滑坡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随着降雨持续进行,基岩的浸润线较滑体的浸润线滞后,且在浸润线交界面处出现突变,滑坡前缘的1#次级滑块最先开始失稳破坏,研究成果为客观评价该滑坡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某小区人工开挖岩质边坡为工程研究背景,结合现场地质环境调查、地质勘查及与岩体相关的室内试验,得到该岩质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而分析人工岩质边坡破坏的结构特征及影响边坡失稳的基本因素。同时,利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人工岩质边坡失稳成因,通过FLAC3D软件对人工岩质边坡在天然状态及暴雨状态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各剖面边坡的安全系数及其它相关的矢量图,揭示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及坡体变形发展的过程,然后对边坡的稳定性及防护后效果作出评价,为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该高切坡的地层组合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定性及定量评价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得出:(1)高切坡的地层主要由上部与坡向同向外倾的第四纪含碎石黏土及下部反向内倾的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泥岩互层组成;(2)坡体现存的变形破坏现象主要为地面拉裂、滑坡及垮塌,坡体变形主要位于岩土分界面之上,受滑动带控制;(3)多种稳定性分析结果综合表明坡体整体稳定性差,在暴雨季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塌滑破坏。结合高切坡的地质条件、稳定性分析结果及人文环境等情况,最终选择削坡减载、抗滑桩、挂网喷射砼护坡、格构支护和排水工程作为主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铜鼓县城郊林场滑坡是一个较典型的堆积体滑坡,滑坡位于陡坡上,公路切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结构与力学平衡,在暴雨作用下诱发。滑坡前后缘变形活动特征明显,造成多栋房屋受损,且危及到下游县城安全,引起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成为全省少有的几个专业监测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和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秭归县是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及重灾区。本文在研究区内主要滑坡的地下水、地质条件等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了区内滑坡灾害的四大诱发因素为岩土类型与性质、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地下水和降水,为更好的对滑坡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