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共词分析方法,对1999-2008年中国能源材料领域进行了研究主题静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二次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甲醇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电池阳极"四个主题.新兴活跃的研究主题有"氧化物燃料电池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与"复合材料与碳纳米管在质子膜交换燃料电池(可充电)中的应用".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未能出现主题聚类的事实,从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在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存在着基础科学向技术科学转化不充分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斌 《中国科学基金》1996,10(2):112-115
由于缺少合适的固态质子导体,使用固态质子导体的燃料电池的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对质子导体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双重重要意义。本文介绍新颖离子传导电解质体系的含氧酸盐和熔盐相-陶瓷复合共相材料。这些材料已被成功使用为中温质子导体。质子在这些材料中传导的发现,引进了一个崭新的质子导体和概念,并开始了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中温固态质子导体和燃料电池。这些材料的特征是离子和质子导电同时并存,由此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离子输运、扩散和电化学过程。业已研究的材料大多数具有一个面心立方结构或两相复合材料,本文对这些材料提出了两种典型质子结合键态和质子传导机理:一种是基于“Paddle-wheel”机理的单质子跳跃并伴随H-键的重新取向,这适用于硫酸盐及有关复合材料,另一种是界面传导机理,这适用于硝酸盐及相应复合材料。这些新材料有高的质子电导率,如在300—600℃温区,其质子电导率可达10~(-2)—10~(-1)S/cm,并具有良好的应用成果,如在0.75V下可获得300mA/cm~2的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3.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一种可能最早商品化的燃料电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有很多优点。首先,与传统的能量转换系统相比,由于它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因此能量转换效率高。其次,它一股用氢作燃料,氧气为氧化剂,产物为水,因此,它对环境的污染很小。第三,燃料电池有广泛的用途。燃料电池可分成五大类: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高温氧化物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10,(9):1-1
由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近期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孙克宁教授科研团队完成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研发”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独立开发出的“流延共烧结技术”,实现了我国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大面积电池基片制备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单体电池的功率及功率密度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水平国内领先。在当前对清洁能源呼声日高的情况下,该项目将带动我国一系列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其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堆积将严重影响燃料电池工作性能,因此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基于patsnap数据库和企查查,通过检索、人工降噪和筛选统计国内外燃料电池热管理相关专利申请,对燃料电池热管理领域专利申请趋势、技术来源布局和重点申请人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我国在燃料电池热管理领域起步晚、缺乏领航企业,但发展快,各企业已准确把握该领域国际技术发展核心方向,正在快速稳定的与国际接轨,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6.
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氢是一种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氢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噪音低以及零排放等优点。氢气是连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桥梁,通过氢能与燃料电池,可以实现未来洁净能源利用变革的愿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氢能的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部分领域中初步实现商业化。氢能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车的研究和商业化发展在日本、美国和欧洲较为迅速,他们不断在氢气生产、氢气储存和氢气利用方面进行创新。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中国紧跟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然而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不完善导致电池成本较高。因此,要加强关键材料研究,实现核心材料和部件的工业化和本土化,建立生产线,尽快完成产业链。中国已经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中部署了整车、系统和电堆,但燃料电池零部件的相关公司仍然很少,尤其是基本关键材料和部件,如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等。虽然国内公司已经开始涉及,但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关键组件仍然依赖进口。此外,氢气生产和运输的高成本、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技术标准、检测体系的不健全,都限制了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径要通过商用车带动加氢站建设,降低氢气与燃料电池成本;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在保障措施与政策需求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氢能燃料电池发展途径;加强研发投入,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统筹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链协调发展;加强标准制定,支撑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氢能产业链结构以及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从产业化和技术两方面分析了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技术与产业特点提出了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对策建议,对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优点和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综述了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点、分类、研发现状与前景,讨论了我国加快发展燃料电池的战略意义,指出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是21世纪电力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加快发展燃料电池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易操作和低污染等特性。与其它能量转换技术相比,在价格上也有竞争性,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日本和西欧正在开发用于电站发电装置的三种类型燃料电池是磷酸、熔融碳酸盐和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发电系统具有以下几项优点:能以高效率将天然气和煤气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如加上供热,总的热效率可达80%);基本不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质;对负载变化的响应速度快,能按负载变化改变输出功率;无振动、无噪声;不使用大量冷却水,因此不需要外部水源;能在无人管理情况下全自动运行;结构具有规范化,安装简便,易于更换、维修等等。燃料电池的良好特性,使人们确认它会成为理想的未来能源。目前,磷酸燃料  相似文献   

9.
煤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可是人们要想使用煤炭中所蕴含的能量,总免不了要燃烧它,这中间产生的空气污染和能量损失都非常可观。专家估计,煤炭在燃烧发电的过程中,有60%以上的能量都被浪费了,同时还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有没有不点火就把煤炭中的能量取出来的办法呢?有人想到了燃料电池,可以把煤炭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这种思路不算新鲜,以前就有人制作过使用煤炭的燃料电池,但是却存在很大的缺陷,最大的麻烦是需要在600℃—900℃高温下熔化的碳酸盐做电解液。高温不仅降低了电池的工作效率,对电池自身的结构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自增湿燃料电池电堆发展较快,特别是丰田Mirai中的燃料电池系统结合实际应用取消了传统阴极膜增湿器给自增湿技术指明了道路,而自增湿是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之一。但2019年现代NEXO中燃料电池系统依然保留了阴极膜增湿器,且性能极佳,是否也可以判断在目前燃料电池阴极侧是否需要膜增湿器还存在技术路线之争。结合某款60kW燃料电池系统开发中使用的自增湿电堆进行了阴极侧加湿和不加湿在不同功率点的测试,在性能对比基础上着重进行了燃料电池单体一致性对比,并通过实测数据给出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外加湿方式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污水制氢     
英国沃里克大学一技术小组于2002年开发出一种油污水和造纸废水制备氢气的新方法。氢气通过燃料电池而被利用,燃料电池是在家庭或办公室利用这种最简单的元素的安全途径。虽然燃料电池已出现一些时日了,但沃里克大学的燃料电池与众不同的是其中氢气的产生和纯化方法。在这种新工艺中,湿的生物物质被加热,气化,分解成四种临界化合物:甲烷、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氢气是在反应器中从水和甲烷中提取出来的。在一套传统的封闭系统中,产氢反应在达到平衡后最后会停止,所得的氢气中混有原料残余物。而新方法则能使反应进一步发生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比将燃料电池和内燃机在原理、应用、产品、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描述,其中通过燃料全生命周期分析与先进产品技术剖析可以了解未来燃料电池可能的发展趋势;也通过产品多角度对比指明燃料电池存在的不足,并建议燃料电池发展需要向传统内燃机技术靠拢;最后对燃料电池和内燃机在未来能源社会的定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直接过氧化氢燃料电池是一种燃料和氧化剂均为液体的新型燃料电池,概述了燃料电池的分类,介绍了直接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特点及电极材料的分类及合成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其体积小、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燃料电池之一.本文以介绍燃料电池的历史,燃料电池的种类,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主,主要论述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而因直接甲醇燃料的优势,使其更多的使用于便携式设备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通过对来自科技界、企业界、政府管理部门125位材料领域专家的问卷调查,对我国未来20年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技术预见,结果认为有15项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性技术”将得以突破。这15项关键技术包括:●开发出实用的高温超导材料并将其应用到若干领域;●转换效率在2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进入实用阶段;●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开发及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在若干领域的应用;●开发出汽车动力用燃料电池;●可在350℃高温下持续工作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进入实用阶段;●开发出与人骨基本相同的磷灰石基复合材料;●开发…  相似文献   

16.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技可以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在科技的发展中衍生出来,为为航空制造注入了新的动力,该材料创生后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复合材料可以说以一种材料为准基,另一种材料为加强原有材料的性能的材料,将两种材料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组合在一起,相互互补,合成材料在各种性能方面都超出制配材料很多。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被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所青睐,其中民用航空领域尤为重点,该材料的产生使得民用航空零件制造发生了巨大的改革,积极的促进了我国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本文就是根据我国目前复合材料应用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飞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8,(4):119-119
关于用燃料电池取代今天在电子产品中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讨论已经有好几年了。理论上讲,燃料电池能提供更高效的电力,并且拥有将各种不同燃料转化为能量的能力。现在,科学家已经设计了几种燃料电池的原型,但由于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问题,还没有种燃料电池投入商业生产。能够保证安全的燃料电池尽快上市已经成了厂商和用户共同的希望,我们交易所预测的时间是今年年底。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针对加氢站加氢设备存在对外依存度的问题,从专利申请趋势、创新技术聚焦、重点企业技术特点等角度对加氢机技术专利进行了分析,提出国内加氢设备专利布局建议。在氢能尤其是加氢站高压气态加注行业起到推动加快国产化高压氢气加注关键设备知识产区布局作用。氢能作为零碳排物质能源被认为是终极能源形式,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其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被各地政府列入“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中。国际上已普遍认同长途重卡将是燃料电池应用的最佳场景,丰田、现代、尼古拉等纷纷推出燃料电池重卡样车,  相似文献   

19.
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是,氢燃料电池的用途远不止于此,一种颇具未来概念的氢燃料电池自行车在上海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石油领域逐渐应用,随着泵送桥塞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开始将可钻复合材料应用于井下工具中,其中复合可钻桥塞目前应用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复合可钻桥塞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并结合油田现有井下工具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型复合可钻材料在井下工具应用中的新需求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