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但是也要重视中职学生文化课成绩。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行为导向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倪月 《科教文汇》2013,(17):137-138
就现在的中职语文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中职教育的新形势了。在中职教育主要以就业为目标的形势下,提出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语文的教学。其模式主要是以学生在就业方面所需的内容上进行能力的培养,活用课本,在教学的方法上要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对中职语文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李玲 《科学中国人》2014,(7S):158-158
中职学校是专门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表面上看,职业技术与语文阅读水平似乎没有太多关联,但实际上,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与其学习职业技术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是增强学生理解力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理解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大力强化语文作为中职学校重要基础课程的地位,结合新课改要求和新教材内容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更好地为中职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因此,怎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中等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仅从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就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林兵峰 《科教文汇》2012,(23):92-93
要改变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的现状,就要回归中职语文教学的"本然"——在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挥语文教学的"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9)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普通高校不同的是,中职学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性人才为根本目标,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作为中职教育主要课程之一的语文科目,对于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也能够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重点培养,所以近年来国内的各大中职院校对于语文科目的教学也越发重视。  相似文献   

7.
袁益芳 《知识窗》2023,(8):126-128
语文课程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师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文本,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基于此,文章围绕中职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展开探究,阐述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并基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科教文汇》2011,(35):73-74
中职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从教学主体来看,中职教师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严重不足;从教学定位来看,中职语文教学定位出现严重偏差;从教学模式来看,中职语文教学存在"一刀切"现象;从教学受体来看,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改进中职语文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重视文化对学生的熏陶;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改进中职语文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充分体现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特色,进而帮助中职语文摆脱尴尬局面,实现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13)
为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明确信息化教学的定义与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为学生呈现趣味十足的语文世界,让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充满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中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为更好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须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弥补传统中职语文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贾夜莹 《科教文汇》2013,(26):143-144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教育,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鲜明的职业导向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社会实际用人需要为出发点,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以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培养优化学生职业素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提高学生的求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12)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中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对中职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随着经济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中职学院要加大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度,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探究式模式展开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谈就业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不仅仅可以使中职语文教学实用化、具体化,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让学生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本文首先分析了就业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其次从合理安排各年级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中职语文教学来给学生渗透面试能力训练等方面就就业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2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中职学校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要以培养面向社会,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为目的,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才会有高标准的服务,这样才能在社会的各个环节生存发展下来。所以,面对人才竞争,面对就业的压力,中职学校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的目的,在时间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培养出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本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导向寻找最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职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对各类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家从上到下以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为学生就业服务。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应该为专业课服务,而作为中职教育文化课之一的语文课,必须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的根本教学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如何强化职校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实现中职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让中职语文课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决定着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试图结合一线教学实际,探求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一项职业的人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职业发展中,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校的教育中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而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这样也就使得学生能够在职业发展中更加顺畅。本文主要分析了技校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需要进行改进。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差较大,整体素质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现状,应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1.合理分工,科学分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要科学合理的进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对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对中职院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学习,致使中职语文教学面临严重的困境。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广大中职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育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马卫红 《科教文汇》2010,(23):83-84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搞好新形势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务必在针对中职特点方面的教学方法要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