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科技规划实施的成败。以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为评价对象,重点从规划发展目标实现程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研究,并提出编制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综合发展研究所围绕创新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重大政策以及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等。进行多学科的前瞻性与综合性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政策建议。先后支撑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以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研究编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4月20日下午,科技厅专题召开"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讨论会。会议就《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进行专题讨论,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刘东厅长就进一步做好规划编制作了重要讲话,科技厅领导以及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规划编制组成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厅机关党委书记吴成主持。计划处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编制思路、结构框架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会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省科技厅近日组织召开了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推进会,科技厅刘东厅长主持会议并讲话,韩忠成副厅长、田云辉副厅长、曹晓星副巡视员、郑超英副巡视员、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各规划编制小组成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计划处汇报了"十三五"创新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以来采取的推进措施、总体规划的编制进展情况,并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纵横》2011,(5):50-52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为引导并促进我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2015年,2012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相似文献   

6.
苏健 《大众科技》2014,(6):242-245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广西蔗糖行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阐述建立蔗糖行业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通过确定协同创新推进主体、培育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制定协同创新规划,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广西蔗糖行业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一、《规划》编制的背景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是"十三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的第一个专项规划,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讲话的重大举措,对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016年7月22日上午,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院士咨询会在锦江宾馆召开。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副院长徐德龙带领的工程院院士一行9人对我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送审稿)进行了咨询论证。刘捷副省长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刘东介绍了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与会院士充分肯定我省科技创新规划系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3,(9):26
<正>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美丽新资中,科技创新是支撑。资中县科技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部署,组织指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及科技工作者,全面实施《资中县"十二五"科技术发展规划》,围绕"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工作取向,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建立科技创新的新机制。以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基层为主要工作任务,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力度,聚集技术创新正能量,加强科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科学革命正在孕育,技术革命蓄势待发,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是大国竞争博弈的新赛场,是决定世界变局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进行专章部署,这在我党编制五年规划历史上是第一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战略抉择,科技创新的摆位达到历史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京津冀都市圈内,存在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尚未搭建有效的共创平台、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等问题。不仅抑制市场配置技术要素的活跃性,而且导致各级创新单元难以深入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并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参考东京、首尔等都市圈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以区域科技资源耦合的视角,构建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的区域共生机制。提出"联合成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出台科研项目奖惩标准及资助办法、促成各地‘工商、质检、公安、认证’部门对接,以及落实区域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等"建议,合力推进京津冀都市圈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质上,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要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两者的关系。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同时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其编制与实施过程遵循公共政策的一般方法和程序。通过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中区域发展、科技进步和公共政策三个要素的分析,为我国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3.
规划的高质量编制是其高质量实施的重要基础前提。事前评估不仅可作为提高科技规划编制质量的有效工具,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在我国科技规划的制定环节引入事前评估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编制质量和后续实施效率与效果,形成覆盖规划“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监测评估体系。本文在借鉴国外规划文本质量评估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事前评估试点经验,围绕外部有效性、内部有效性、过程合规性和预期风险等4个维度提出了科技规划事前评估的通用指标体系,并开发了相应的适用评估工具方法。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工具方法的开发,对于开展其他领域发展规划的事前评估,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梳理从1951年"一五"到2017年"十二五"期间印度科技创新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战略思想、预算与资助、决策与编制及其重大新动向。认为如果说印度在21世纪的崛起是大概率,科技创新将在这一崛起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并持续增大;莫迪总理对科技创新的主要思路概括起来为12个字,经济发展优先、科技创新助力。指出莫迪总理治下的印度科技创新已发生若干重大变化,一是执政思路上同时强化集权和市场两条逻辑主线;二是政策手段上重长远、去计划、重地方,将旧有的计划体制改变为以更长远眼光考虑国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评估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研究和构建”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主要是在对浙江省科技创新源头评估的基础上,来分析研究浙江省科技创新转化机制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六大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要 求,科学技术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中的作用越 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发展规划作为科技基础性工作, 对有效实施科技创新和提高区域、行业科技综合实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交通行业,研究和制订科学 完善、切实可行的省级中长期交通科技发展规划并付 诸实施,可准确地把握交通科技主攻方向,有效地推 动科技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就如何编制好山东 省交通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运用技术路线图的思想方法,研究分析科技发展总目标,描绘科技发展愿景,确定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梳理出重点任务和重大专项,并将技术路线图延展为科技发展总路线图、科技发展愿景路线图、领域发展路线图、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形式,部署在规划刚要和配套文件中,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各级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手段,其中,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管理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日益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协同视角构建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分析框架,建立主体、空间、环境、市场、服务“五位一体”的京津冀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体系,并基于京津冀地区当前在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体系建设中的存在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空间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柳永夏  赵光远 《现代情报》2012,32(8):154-156,161
科研评价机制创新是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社会科学为例,针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中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要求,以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障碍因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短期内加大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和学术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中期通过推动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分离、长期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评价文明建设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总体思路与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宏观角度对当前高等学校科技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看法:要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明确科研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科研与学科建设、科研与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关注国际科技、经济发展动态,研究国家科技、经济发展方针、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积极参与编制“十一五”规划;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加强创新团队和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理性对待科技评价;地方高校要分析自己的学科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原行业院校要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利用特色学科为行业服务,争取原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支持;重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注意培养战略管理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