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南山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日趋频繁,严重威胁南山矿安全开采。本文通过总结南山矿多起冲击地压事故,分析了冲击地压的发生原因,并应用电磁辐射法进行冲击地压预测,最后结合我矿实际生产地质条件,提出了冲击地压的防治方法,并应用电磁辐射法进行了注水效果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辐射能够很好的反映南山矿工作面压力异常现象,并能够作为冲击地压解危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为南山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宝鸡市崔木煤矿3#煤层为工程背景,根据矿井冲击地压显现特征,研究分析地层应力场、裂隙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指标的基础上,探索冲击地压多参量联合预警算法,建立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预警模型,开发了多参量实时在线联合监测预警冲击地压软件,实现在时序上定量描述监测区域的冲击危险状态,在空间上定量反应监测时段内的冲击危险区域及等级,提高现场冲击地压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全面提升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判识和应对能力,实现科学治理灾害,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由于煤矿开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常常需要面临很多安全威胁。为了保证开采人员的安全和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灾害的防治工作。其中冲击低压就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较为严重的一种灾害,其会对采矿作业面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研究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就重点来探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逐渐转入深部开采,深部采场围岩所处应力环境复杂,冲击地压灾害频发。采煤工作面超前冲击危险区域范围的确定对于工作面冲击危险防治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矿井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实施监测工作面矿震波形,通过分析工作面超前微震分布特征,确定工作面超前冲击危险区域范围为300m;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制定并实施了超前300m区域"大直径钻孔+煤体爆破+顶板深孔预裂爆破"联合卸压解危方案,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井下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受地质赋存和开采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形成了应力程度集中的孤岛工作面,如何保障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一直是井下开采面临的难题。以鹤岗南山矿237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综采支护阻力、巷道变形量等现场观测,分析了该工作面开采过程的矿压规律,包括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和强矿压引起的巷道冲击地压显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煤矿采煤生产中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因素性质各不相同。影响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的深度因素、煤层厚度的因素及其变化、巷道围岩性质的因素、煤矿地质构造因素、覆岩岩层结构因素。针对影响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开采技术因素,进行了采煤方法因素分析、采掘顺序因素分析、孤岛工作面宽度大小的因素分析、顶板控制的因素分析,还对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动力灾害之一,也是煤矿开采技术上最棘手的问题难题之一,也是制约煤矿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煤矿冲击地压显现日趋频繁的现状,本文就煤矿冲击地压的原因和防治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矿井开采的工作中常常会伴随着矿井的开采深度增减而导致矿井矿道结构不稳定,产生应力过大冲击地压冲击力过强直接压塌开采矿道,导致一系列高危险事故发生,因此针对于冲击地压所产生的问题,我国矿道专家经过一系列总结归纳得出了相应的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和处理方法,重点论述探究冲击地压对矿井开采的影响,并且对于相应的处理手段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21)
根据常村煤矿地质方面情况,分析煤矿冲击地压所在工作面的特征,可发现地质异常因素与应力叠加、地压冲击诱导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村煤矿21采区21132工作面位置诱发冲击地压主要为"Z"型煤柱诱发型,开采深度、煤岩冲击倾向性、顶板岩层结构特点、断层、煤层变化、煤柱遗留位置、切眼和停采线设计等是常村煤矿21采区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其中21132工作面停采线位置具有高危冲击性。  相似文献   

10.
冲击地压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危害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做好煤矿采区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梁宝寺煤矿3210工作面、3214皮顺的冲击地压威胁,探索应用了煤层注水和卸压孔相结合的综合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11104W工作面弱冲击地压条件下的技术实践,对回采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弱冲击地压条件下综采的合理工艺技术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栗宜训 《科学与管理》2011,(4):105-106,108
华丰煤矿通过调整工作面支架状态技术,实现工作面仰采、俯采不同条件下的防止支架、设备下滑、上串;通过综合防滚(煤)矸技术,实现了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防滚(煤)矸安全;利用造假底技术,实现了大倾角工作面过运输石门技术;优化施工工艺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平推过断层;研究了冲击地压工作面供电、供液、供水长距离”远供”技术,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保证了1410、1611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3.
科学预测预报孤岛工作面动压显现,十分有利于冲击地压的防治。本文结合阳城煤矿1304综放孤岛工作面,分析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电磁辐射和微震监测预警技术,为相似条件下现场的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开采解放层已成为治理冲击地压确保安全开采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以华丰矿为例,一直采用开采上下解放层的方法进行卸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优化了上解放层工作面布置参数技术研究,增加卸压保护有效时间和距离,降低矿井冲击地压灾害。  相似文献   

15.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矿井动力现象,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殊显现形式,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并常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它已经成为继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煤矿五大灾害事故之后的第六大灾害,目前它已经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因此,搞好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地层压力不断上升,由于受二次采动影响,采空侧巷道在其服务期间变形严重,难支护、维护和返修率高,造成巷道支护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面推进速度慢,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针对以上缺陷,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采用定向水力致裂技术,对沿空侧巷道顶板进行致裂,从而达到控制巷道变形、减少冲击地压危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受到的冲击地压影响越来越突出,煤矿冲击地压现象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受到地质情况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煤矿采掘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成为了重点研究的对象,针对当前我国煤矿采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防治技术措施,避免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因为冲击地压引发安全事故,更好促进煤矿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峻德煤矿地处黑龙江鹤岗市最南部,是一座年核定生产能力达3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矿井主采侏罗纪煤层,随着矿井开采不断延伸,矿井顶板灾害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冲击地压和复合顶板频繁影响,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实际,我矿积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大对冲击地压合复合顶板的综合治理,见到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下面以我矿二水平北三层三四区煤层冲击地压和复合顶板防治为例,谈一谈对顶板灾害的预防和管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华丰煤矿1410工作面煤层倾角32°,厚度6.2m,为主采、易自燃发火煤层。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显现严重、煤体松散度增加以及围岩温度的不断升高,导致煤层自然发火期变短。因此,进行了高地温、强冲击地压影响下综放面自然发火规律及回采期间防灭火技术研究,开发了适合华丰矿条件的新型固化泡沫堵漏材料及稠化剂,实施了“旁路式”注氮、高位钻孔注氮、超前钻孔注氮新工艺,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消除正阳煤矿一采区37#层右四孤岛综采面的冲击地压危险,通过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评估和等级划分,决定采用KJ550煤矿冲击地压实时监测系统对回采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和转移进行实时监测,提出大直径卸压钻孔解危措施和强支护措施,以实现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和集中应力的释放和转移,降低残采区孤岛采煤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