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瑶 《科教文汇》2020,(5):103-104
红色文化与当代工匠精神之间有共通接轨之处,两者的有机耦合是对时代的回应。通过高校"三课堂联动"的立德树人模式、政府政策支持、社会营造和谐氛围这样内外结合的耦合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融入,实现红色文化特质工匠精神的育人价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统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源头培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职业技能素质的道德观深植于心。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灵魂,作为其首要的职业道德育人目标。要求在职业院校教育内涵的发展上,把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与实质。在职业教育中深化文化育人的理念,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提升职业道德之素养。引导学生端正职业态度和提升专业技能,使之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专业上不懈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工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传统意义上的工匠正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产业革命向现代工匠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国家推出的多项举措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工匠的创业热情,在不断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工匠创业者。但国内的工匠创业者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相关研究较为零散。全面疏理工匠创业者的缘起、概念、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工匠创业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的培养,在职业教育里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首先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自身就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就需要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爱岗敬业精神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益求精精神,从而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并带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得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的介绍,以职校教师为对象,讨论践行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培养人才还需要进行服务社会,如何在社会特色主义新时代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人才,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热点。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既要他们具有工程技术能力,还需要他们具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分析现代工匠精神的意义,探讨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提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考核方式,通过双创教育展现工匠精神、将工匠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为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政府工作报告曾多次提及"工匠精神",体现了"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的重要性,表明了国家层面上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决心。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重任,当下时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阐述了从工匠意识、工匠品质和工匠行为三方面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构思。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务必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失时机地引入"工匠精神",改变只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不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文化的片面状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培养提升教师的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与实践的环节里,不断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直至把学生培养成高级工匠,更好地为国家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侯海燕 《知识窗》2023,(10):39-41
“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语文教学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新要求。工匠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高职语文教学以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挖语文教育这块主阵地的价值与功能,是“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语文学科的使命。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是高职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天然优势的体现。文章以“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为出发点,对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意义、面临课题、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当中"工匠精神"是具有新时代内涵的。新时期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指手工劳动技术,而更重要的是一种职业道德文化。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适应现代化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能力高的人才,高职院校若要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就必须有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本文着重对背景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内涵及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
"工匠"精神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工匠"精神只有靠实践才能培养出来,实训课是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实训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关注产品是否完成,重要的是产品制作过程是否精益求精,具体为操作严谨规范、工艺符合要求、注重细节、提高用户体验等。只有教师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智慧型"匠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以"工匠精神"为视角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业动机、提升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校要以“工匠精神”为重要指引,把握教学和育人的综合要求,夯实学校到产业的融合路径,丰富保障举措,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文章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分析“工匠精神”指引下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帅 《科技通报》2020,36(8):120-123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家推行有关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具体举措,对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教师的职业素养面临着全面提质的严峻挑战。本文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在"文化梯度育人"背景下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育人意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4)
在新时代背景下和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工匠",其自身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本文从背景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必要性以及对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为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教师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转型阶段,企业需要工匠精神,作为工匠摇篮的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除了注重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职业教育中,实训课程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探讨了在电工实训教学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勤  杨雨微  谢晗  沈蓓 《科教文汇》2020,(10):102-104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更加注重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医学类独立学院的任务就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实践能力更强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医学人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国家稳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也更加关注医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教育部要求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与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弥补医学生精神教育的短板,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浅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调研了独立学院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探讨了独立学院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对策,为独立学院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搭建“工匠精神”平台。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文章通过对高职班级文化的定义、作用、构成,以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班主任、辅导员、专业任课教师、班委会及班级成员的角度论述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详细阐述培育教师工匠精神的可行路径,以期帮助高校构建良好教育环境与体系,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针对教师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企业都迎合经济市场建立了商品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我国的商品资源也都处在快速生产、运输、消耗的状态下,而工匠精神这种高尚的劳动品质在我国生产活动中受到了很大的挤压,这也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文在对高职职业素养培育对工匠精神的需求和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优势两方面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学生整体素质较低、职业教学理念功利性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途径:树立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归属、丰盈教师工匠精神的育人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29)
工匠精神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环境、新时代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都亟待工匠精神回归到大学生的培养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时,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学生"学"与"做"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建构工匠型校园文化,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