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责任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和良知等可贵品质的铸成物,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素质。缺乏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人,不仅没有可能成才,还会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是社会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被安排在社会的不同位置上,人总是要与他周围的人们有着相互的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做人的责任感就是一个人他对自己与周围的人们联系和制约的自觉认识,并在这种自觉认识上要求自己好好做人的一种责任心。 对一…  相似文献   

2.
师专学生厌学现象浅探刘军,陈遐一、社会环境因素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人成为每个特定社会关系下的体验者和主体,并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自己内在的心理品质、行为方式和人格。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决不只限于笼统地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使学生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并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作为情感教育的首要课程目标。这表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历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一、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7,(10):24-25
作为社会的一员,社会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初中生虽未踏入社会,但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是初中生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初中生物学科的角度,简单探讨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正品。作为教师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最终都会走向社会,任何人走向社会都需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们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你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是人们对这种职责的一种强列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高度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情报参考》2005,(2):64-64
菲律宾政府及教育界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全国高校除开设社会、人、历史等基础课程外,还立足于开展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肖艳芳 《考试周刊》2013,(47):42-43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人的道德自律、遵纪守法都必须依靠责任感。责任感是成才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金钥匙,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培养藏族学生的责任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它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历史课堂中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每个从事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者都必须存有的民族责任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0.
王守萍 《考试周刊》2014,(15):164-165
<正>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安定、进步、繁荣承担责任的内心体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这个概念无疑是陌生的,怎样培养呢?一、拓宽责任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责任认识水平1.营造有利于责任感培养的环境,以环境感染学生。(1)创建校园责任教育点。把学校的每一处硬件设施都建成美丽、规范、整洁的学习场所和学习工具,让每一棵树都说话,每一段墙壁都教育人,使它们成为无声的教育者。推行校园卫生和班级财物责任包干制,以规范管理约束学生。在校园  相似文献   

11.
培养高职生责任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在社会实践中,无论是否意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他人、集体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就形成了我们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从社会实质上看,责任意识反映的是人的价值问题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职责和贡献,对任何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但从德育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仍有其薄弱环节,尤其是高职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对社会有责任感,实事求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人。因此,在加强学科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责任感,也就是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他人与承担的道德责任。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有些人在社会生活中丢失了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者,要抓紧对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让学生发展成为有知识、有素养、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人才。作为初中生课程的历史学科,它的意义就是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过程,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国家发展的坎坷历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应负的责任,社会的发展维系在他们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性的体现。它对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能否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教育中,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但是,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人们往往存在着思想和行为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所谓社会责任感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初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成长期,求知欲高,可塑性很大,所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培养、从中学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有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不仅是中考的考试科目,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科目,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意识 每一个公民对自己的国家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基础上还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少有人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成一个正式的内容和目标来对待.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高职写作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渗透、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因此,中学生责任教育的培养在学生人格情感形成过程中,在各种能力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而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的形成,必须从小培养。一、思想教育,使每位学生明确责任制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太阳、小皇帝,许多应由自己负责完成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学生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脑海中根本不存在“责任”这一概念。因此,让学生了解责任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首先以社会为例,向学生介绍每种职业的人在社会中所应负的责任。例如,交警负责交通的安全,刑警负责抓犯罪分子,教师应教书育人,医生要救死扶伤……然后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岗位的人都不…  相似文献   

20.
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人应该对社会承担的使命、职责、义务。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是以每个人出色地完成社会责任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起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之外,还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的责任:一是承担着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责任,二是承担着推动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新世纪民族复兴的要求,如果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只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树立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应是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问题,培养大学生适应新世纪要求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