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帕     
秦敢 《现代语文》2004,(5):19-19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篇章是重在写师生之间的“爱”,赞美师生之间深挚的情谊的。老师出自对学生的疼爱,用自己新买的手帕为学生擦干净座椅,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学生出自对老师的敬爱,事隔18年后,又旧事重提,并用一小盒手帕作礼物,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敬意。章主要是通过这位老师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相似文献   

2.
近闻某税务局积极开展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这种设身处地为纳税人着想的做法,让广大纳税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套用“零距离服务”,笔者提出师生之间也应“零距离”的话题。所谓师生之间“零距离”,即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在一种师生地位平等、关系融洽、交流互动的氛围中运行。教师看学生“零距离”,就是要时刻把学生的利益挂在心上,走下讲台,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真心真情去贴近学生、关心学生。师生之间“零距离”,需要剔除“功利”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它首先是一种人学。”虽然现…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对象是人.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始终把关爱学生、呵护学生的自尊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团结、友善的基础是爱.有了爱.才会产生“情”.真诚的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手段;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来说,更是一种促进团结友善的强大力量。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宽容。  相似文献   

4.
所谓“糊涂艺术”,是指在教学中多一点灵活,讲究一下教学技巧。“糊涂艺术”的运用,对于融洽师生感情,营造乐学气氛,根治解题错误,拓宽课堂教学,有独特的作用。一、有助于融洽师生感情现代教育学认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把老师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用仰视的眼光看老师,势必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师生之间若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睦的关系,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造成一种开放、真诚的教育氛围,实现教与学之间积极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  相似文献   

5.
爱心教育是最稳固、最持久,最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关怀和慈爱下茁壮地成长,健康快乐地学习。老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一种鼓励、一种引导、一种帮助。现在的学生非常的需要关爱,不管我们眼中的“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鼓励和帮助。在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下,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将会更有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你很有同情心,老师觉得你是一个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的好孩子。”“国庆节那天,你画了一幅画来庆祝祖国的生日。你能这样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值得老师向你学习。”以上文字是老师为学生日记写下的批语。如今的学生,遇到问题并不轻易表露出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师生对话呢?日记就是很好的沟通桥梁。学生每天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在日记本上,教师则通过阅读日记和写批语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当学生看到老师充满关爱的“心灵寄语”时,内心会产生一股暖流,生成一份激动,流露出一种感激,形成一股上进的动力,这就是由对话产生的学生“精…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位老师都想教好所有的学生,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在事实上,有不少老师常常关爱优生,嫌弃甚至憎恶“差生”,以致师生间情感相悖,关系紧张,在思想上格格不入,形成了令人痛心的局面。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关爱“差生”,走进“差生”的心里,才能逐步转化“差生  相似文献   

8.
师生间如果有一层“厚障壁”,就会使师生感情产生隔膜,情感交流受到堵塞,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师生之间没有丝毫界限,老师也将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教师一旦失去了应有的尊严,教育效果也是不会很佳的。我主张在师生之间挂起一道“门帘”,让学生看不到老师的全貌,给学生一种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情感非常丰富,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我们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渗透情感教育。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怎样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呢?  相似文献   

10.
一、关爱学生、融洽师生情感 融洽师生情感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的,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从爱出发,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可见,沟通是一种基本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质量如何,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生。  相似文献   

12.
处理学生的“错误”,我们老师一般是通过“谈心”来进行教育的。“谈心”必须有真情的付出,才有真情的回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是师生之间交流的纽带。而师生之间的谈心,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当前 ,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一种面向全民的教育 ,贯穿一身的终身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进步和发展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务之急。就小学教育而言 ,我认为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如何营造开放式教学呢 ?一、营造“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环境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 ,老师应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 ,师生之间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民主交流、达到“开放式”教学的氛围。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 ,用商量的语气与学…  相似文献   

14.
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高校师生之间一种普遍的身份焦虑。新信息技术“娱乐”化教育,与后现代碎片化、平面化的内容合谋,模糊了传统师生之间的界限,对传统教师和学生身份予以了祛魅。在对传统师生身份祛魅的同时,也为新的师生关系重构提供了契机。重建媒介意识,把教与学放到一个去等级化的新语境中进行互动,不失为一条重构新型“老师—学生”共同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尊重、关爱、平等、博学善教”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的实现,愿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能永携尊重、关爱、平等之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课堂教学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平等的交往为本质特征,充分释放学生的活力为手段,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但遗憾的是,很多老师还是延续着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然后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与“不是”的教学模式,或者只是把课本知识简单的罗列和重复。这对学生来讲无疑是对灵活思维的扼杀,对课堂活力的泯灭。  相似文献   

17.
多少年来,学校的教育活动是被动式地进行的,给学生一种“距离感”。所谓“距离感”表现有三:其一,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墙垛”。师生之间常处于一种“我教你学”,“我灌注你接受”,“我出试卷你答题”,“你犯毛病我训斥”的关系,老师的权威、尊严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儿童不敢接近老师,不敢爱老师。对老师不爱,老师所教的学科学生怎能感兴趣呢?其二,是学习者之间的“隔膜”。同班同学在学习上,道德行为上,相互之间漠不关心,谁成绩下降了,谁道德行为出了偏差,很少有人为之焦虑不安,这是真正的隔  相似文献   

18.
出于礼貌,在中小学,上课伊始,总要有一段形成多年的师生间约定俗成的“礼仪”。当老师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行注目礼,老师来到讲台说声:“同学们好!”学生托着长长的声音齐喊:“老——师——好!”出于礼节,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无可非议。但如果你留心观察,听其声,观其神,听到“老——师——好”时,就会看出多数学生随声附和,例行公事。新课程进入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此,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有的老师对“问好”针对特殊时间、特殊情况时赋予新的内涵。请看案例。案例(一)(一个班级一周师生的课堂前的礼仪“对话”)3月7日师(女):…  相似文献   

19.
“关爱一切学生”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关爱一切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一是体现了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关爱;二是体现了教师对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认知;三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特殊感情及关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和义务,这种爱在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也是神圣的。教师不但要爱“尖子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以及有某些缺陷的学生,务必抛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常追求一种教育机智,这是不错的。教师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时候具体表现在他们对教育时机的准确把握、对教育方式的恰当选择、对教育技巧的娴熟运用。但是,这“机智”决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智慧或一种教育技艺,而应该是对学生心灵的真诚尊重。我当然同样赞赏教育机智,但我认为,这种机智应该是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而不能是人为地“运用”。按我的理解,机智更多的是属于一种技巧,而这种技巧必须注入一种教育情感才会富有生命。换句话说,离开了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交融,任何“技巧”都不过是教师的“小聪明”罢了。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一些教育者往往把这艺术仅仅理解成一种纯技巧的东西。其实,教育艺术就是心灵的艺术,它对教育者的要求首先不是技艺,而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由衷的热爱和尊重。所以我说,比教育机智更重要的应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这一观点,源于我对自己教训的一次反思。一天早晨,我来到班上向一个女学生小马(化名)借改正液用,我发现她好像是在抄同学的作业。虽然我知道这个学生有抄作业的习惯,但我还是怕冤枉了她,所以当她把改正液给我拿来时,我小心翼翼地问她:“你刚才没抄同学的作业吧?”她说:“没有啊!您看,这都是我的本子。”她当即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