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悲剧痛感是悲剧的精髓所在.本文旨在论述悲剧痛感的产生机制以及审美快感的转换机制,同时引申出悲剧痛感转化为审美快感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原型批评有关基本原理的运用,从“项羽式”悲剧英雄形象入手,探寻出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悲剧英雄形象的神话原型——羿,从而使人对神话有一个重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红色”激情年代的史诗力作,《红日》的革命战争叙事呈现出一种“红色狂欢”的精神特征:酒神精神的强力快感、集体表演的节日仪式、笑谑诙谐的广场效应。这种狂欢姿态是对红色战争记忆的浪漫想象:革命战争的“现实痛感”隐退,而“理想快感”彰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俄狄浦斯王》为例试从宗教仪式的视域出发,旨在阐明古希腊悲剧的剧情结构直接起源于古老的宗教仪式,且情节内容也与仪式中所表现的意蕴和内涵遥相呼应;当其从宗教仪式中分化出演员和观众,并被赋予更重要的生命启示时。悲剧才开始成为悲剧。  相似文献   

5.
《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经典的作品之一,也被认为是作家自己的自传性作品。对作品中的父亲,母亲以及儿子这三个主人公进行解读,可以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入手。在原型层面,运用"俄狄浦斯"神话情节对人物进行解析;进而在心理方面,运用荣格的心理学的见解,从阴影、人格面具以及阿尼玛角度分析本书的人格原型;最后在仪式层面,解读主人公"献祭"仪式在作品中起到的转折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哈尼族神话,得出哈尼族神话中存在着“期待原型”的结论。文章举了许多例子加以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哈尼族神话的期待原型,作者又把哈尼族神话与汉族神话作了比较。文章不止于此,还论证了哈尼族神话期待原型产生的根源,认为其根源在于哈尼族的悲剧历史,具体说来,是哈尼先祖食物匮乏、自然灾害、战争失利和迁徙等苦难经历烙印在人们的心理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索福克勒斯根据希腊神话创作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完美的命运悲剧.这部悲剧被公认为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型,学者们用它对众多的文学作品作出解释.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不仅是命运悲剧,更是性格悲剧.同时, 《俄狄浦斯王》作为文学原型,其内涵包括剧作主人公的双重人格以及情节的复杂性.也正因为如此,它肯定了人的价值,成为后世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并且这一悲剧原型的置换变形也反映出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悲剧由娱神转为娱人,形式与结构及构成要素越来越繁芜复杂,格罗托夫斯基对戏剧的构成部分进行精简的同时,西方戏剧工作者重新把目光投向奥林匹亚回响的秘仪,在现代悲剧中不断增加仪式因子,希望通过仪式形式的运用,原始仪式的复归,重构戏剧的精神仪式功能及对戏剧的建构,古老悲剧的精神仪式在现代社会重获彰显。  相似文献   

9.
悲剧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和冠冕,它因美而毁灭所带给人的心灵的震撼是任何其他体裁作品所无法比拟的。通常,我们把具有悲剧因素的文本统称为悲剧性文本。悲剧性文本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承受痛感的积极心理、优化人格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悲剧性文本的教学应以悲剧的本质和特征为依据。“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即:悲剧表现的内容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以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来反证“价值”。悲剧的痛感和快感以及痛感向快感转化给人带来了深沉而久远的震荡,对深化悲剧审美效果有…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的四小悲剧都是源自异域的传说故事,他们的创作来源分别是关于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莫扎特和沙莱里》;流传于西班牙的《唐璜》改编而来的《石客》;流行于欧洲的骑士文化的故事《吝啬骑士》以及以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为原型的《瘟疫时期的飨宴》。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罗马乃至更为久远的祭奠仪式。所以在戏剧中悲剧并不是简单的以主人公的生命终结为特征的。笔者认为。根据悲剧的起源可以看到。悲剧的真正原旨应该是使戏剧的意义得到深化和升华,使人的心灵和精神受到洗礼。这也正是为什么悲剧更容易让人们记忆深刻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1.
1 “痴心女与负心郎”的创作主题在我国文学中出现很早,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艺术形式的丰富化,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差不多以全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从而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原型母题。这一主题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执着地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原型母题正说明符合了民族审美心理的需要。可以认为,这一母题积淀了中华民族对人生爱情中这类悲剧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伦理上的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痴心女与负心郎”主题从出现到成为原型母题有一形式变化和内涵深化的过程。就内容而论,它从单纯的性爱悲剧演变为以性爱为基础的人生社会悲剧,不断增强内涵的道德性和社会性;就形式的演变而论,从最早的四言体叙事诗发展为传奇小说、唱词、戏曲、电影、长篇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正是内容的不断深化决定了这一主题要寻求更多种更成熟的艺术形式加以  相似文献   

12.
"表演"是人类基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之一,表演性是将仪式与教育连接在一起的枢纽。"表演"观照下的仪式教育进程以人的身体或自我意识为起点,在参与者与仪式中的偶像之间、仪式参与者之间、仪式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仪式参与者角色与自我之间等多重关系中展开。"表演"观照也意味着仪式教育进程在虚拟世界与日常经验的不断矛盾与融合中形成。"表演"观照下的仪式更多是一种加强仪式,通过模仿、原型提供等过程,形成作用于参与者身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生命超越"主题的原型发端于巫术仪式中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愿望,形成于神话世界中不死的神和死而复活神的记录.其核心含义在于:超越死亡.这一原型经过置换变形反复出现于世界各民族文学作品中,就形成了两个基本内涵:超越时间意义上的死亡--追求永恒;超越空间意义上的死亡--追求自由.  相似文献   

14.
《茶花女》的悲剧艺术在于:悲剧性因素的多项性(人物性格、愿望、理想、环境等)直接导致了欣赏者心理的多样复杂性,从而产生强烈的悲剧激情;多维的悲剧性矛盾使剧情产生令人提心吊胆的紧张气氛,使欣赏者进入强烈的审美观照;“悲愤的悲剧”型的结尾,使欣赏者的心理产生不平衡,从而形成悲剧痛感乃至悲剧快感。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因其扑朔迷离的神话色彩成为一部光芒璀璨的经世之作。许多批评家都从神话原型对艺术家的悲剧进行分析。但是大部分评论文章都简单地把艺术家悲剧的原因归咎于情感与理智的失衡,没有对艺术家悲剧的源头进行分析和论证。文章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对小说中的神话元素加以分析,论证了艺术家的悲剧是他们追求唯美主义的必然结果,这一悲剧是注定的。  相似文献   

16.
《教父》自上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深受欢迎,其魅力经久不衰。正如朱光潜先生提出的悲剧快感一样,复仇小说也给读者带来了难以抗拒的复仇快感。对于该情节的形成,本文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理角度出发,来分析《教父》这部复仇小说对读者所带来的巨大心理震撼力和所感受到的复仇快感。  相似文献   

17.
借鉴原型批评的观点,作者认为《游泳者》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蕴含了丰富的原型。本文从神话原型、《圣经》原型、四季原型、意象原型四个方面来探讨奈迪作为悲剧人物,他的人生追求和探寻之路必然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8.
崔钰炜 《海外英语》2011,(10):249-250
"发现"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众多戏剧家安排情节和布局结构的重要技巧和手段。莎士比亚在《李尔王》的情节中多处运用了"发现"这一手法,对情节的推动,人物形象的深化以及恐惧和怜悯的悲剧快感的引发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发现"的类型较为单一,使得情节缺乏紧促感,在技巧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结合曹文轩的文学主张,以他的长篇小说作为研读对象,从原型批评的视角探讨曹文轩成长小说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研究发现,曹文轩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有着相似的叙事模式,其小说具有鲜明的仪式化特征,蕴涵着古老的"成人仪式"这一仪式原型。成人仪式原型不仅对曹文轩小说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也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毛喻原先生对汉语和汉字的认识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毛先生对汉语“弊端”的描述,从偏颇的事实判断,导向了逻辑松动的价值判断;对汉字造字策略“悲剧原型”的分析,则较多地表现出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