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强  宋道晔 《山东教育》2012,(Z4):49-51
一、检查预习(一)解读课题,初识鲁迅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请看课题(师板书课题)。师:从课题中你看出作者和鲁迅是什么关系吗?生: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师:对!作者是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叫周晔。既然是伯侄关系,那课题直接写"我的伯父鲁迅"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先生"呢?生:这是对他的尊敬。师:对!"先生"是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尊称。本组四篇课文都是与鲁迅有关的文章。昨天我们一起阅读了单元导读和课后资料袋。通过初步学习,我们知道鲁迅的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不但他的侄女称他先生,所有尊敬他的人都称他为先生。师:让我们带着尊敬之情齐读一下课题。师  相似文献   

2.
说起预习,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什么是预习?就一般意义来说,预习即预先学习,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堂教学初始时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预习,数学老师中通常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预习就是学生提前看看书,了解一下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还有一种是老师总是心存顾虑,觉得学生预习没有必要,有些知识不能让学生预习,预习后没法教了,等等。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巴金和唐弢都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参加了鲁迅先生的丧仪和葬礼.事后,两人分别写了“鲁迅丧仪”的散文,巴金的一篇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以下简称巴文)唐弢的一篇是《鲁迅先生丧仪散记》(以下简称唐文).比较一下这两篇佳作的异同,对于提高散文鉴赏和习作水平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大师的认真     
<正>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写道:"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或扁一点,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鲁迅在写《阿Q正传》时,想多写一些阿Q在监狱里的生活。为此,他想去坐一次牢,好好体验一下监狱生活。但最终没有去成。正因为鲁迅缺乏牢狱之灾的体验,所以他只得轻描淡写地写了一下阿Q在监狱的情形。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写作上是抱着何等诚实与认真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 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要抓预习习惯的培养。因为预习习惯的形成是通向自学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着力抓了这一环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懂得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学生总是会离开老师的,必然要走自学的路,要独立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而要能自学,必须先搞好预习这一过渡,在校就养成预习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才能适应今后  相似文献   

6.
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圣陶先生之所以这样重视预习,正是因为看到预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预习的实施策略,成效和展望等方面对小学语文如何预习进行了探索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从教多年 ,教学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也已经很多次了。尽管每次教学前我都认真阅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课堂上努力启发学生阅读思考 ,但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学生们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缺乏理解和认同 ,感到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 ,教学过后 ,学生们仍然有许多不解的问题。为此 ,我也在不断地反思 :是鲁迅作品本身的问题 ,还是教师的教学问题 ,抑或是学生的智力、理解、思维能力问题 ?  接手新一届高一学生 ,又要上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了 ,应该如何做才能走出教学上的怪圈 ,使学生更多地走近鲁迅 ,…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认为预习时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课文,正与“养成读书习惯的目标相应和”,所以是“训练阅读的最重要阶段”。但事实上,预习要获得这样的地位,还需要大家去做许多的工作。把握特点、明确要求,正是其中的部分工作。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妨先“顾名思义”,试解一下预习是什么?1.预习是一种铺垫。显然,预习是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打好基础。因此,一方面,预习不能是“浮光掠影”的;另一方面,这又不必都要求“水…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预习,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什么是预习?就一般意义来说,预习即预先学习,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堂教学初始时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预习,数学老师中通常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预习就是学生提前看看书,了解一下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还有一种是老师总是心存顾虑,觉得学生预习没有必要,有些知识不能让学生预习,预习后没法教了,等等。因此,对于预习到底应该怎样定义,学生应该怎样预习,预习后老师该如何去教……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圣陶先生之所以这样重视预习,正是因为看到预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预习的实施策略,成效和展望等方面对小学语文如何预习进行了探索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去年教师节那天,中央电视台以新闻的形式就鲁迅作品从部分省市的高中课改教材中撤下来的事情做出回应,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鲁迅在中国尤其是文化思想界的影响力。我做为一个在鲁迅的作品中长大,又用鲁迅作品来教育学生的初中语文教师,也想提起一支远不如先生犀利的笔,透过鲁迅小说中“我”的眼来解读一下我们新中国的巨人——噜迅,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天这个隔离先生甚远的时代更深入的体会鲁迅思想的前瞻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鲁迅先生。教学时,我一改逐篇按字词句段篇教学的传统模式,借鉴"群文阅读"教学法,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两节课的新鲜、轻松阅读中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认识鲁迅先生。课堂由"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哪篇文章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这一问题串起。课前,我了解到学生都没有读过鲁迅写的文章和写鲁迅的文章,就先让学生猜想即将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接着用幻灯出示本组教材  相似文献   

13.
<正>备课时,我算了一下进度,下星期要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在他逝世九周年时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文章。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文中所讲的故事及人物令学生难以体会和理解,作为授课教师要想把课文上到学生的心里去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去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去感知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备课上非得多下点功夫不可。记得六年前上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地走进课文,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表达过对预习的重视,他说:"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他还告诉我们只有把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才能上课。他还强调:"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这些反复出现的句子,都是向我们传递着一种重要的思想——预习对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大师的认真     
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写道:"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要把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自己亲自动手。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或扁一点,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鲁迅在写《阿Q正传》时,想多写一些阿Q在监狱里的生活。为此,他想去坐一次牢,好好体验一下监狱生活。但最终没有去成。正因为鲁迅缺乏牢狱之灾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发生在佛山的残酷的现实再次验证了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的《经验》。78年前鲁迅先生写下这段  相似文献   

17.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前置环节,它要求我们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引导,使预习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预习的内容要明确具体 很多老师在布置预习时都是很空泛的,如:预习课本第X页,完成第X题.这样的预习内容让学生无从下手,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只是将练习做一做,至于课本的例题和具体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看一下,这样的预习达不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克 《生活教育》2011,(11):29-29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发生在佛山的残酷的现实再次验证了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的《经验》。78年前鲁迅先生写下这段  相似文献   

19.
<正>预习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解之前,预先了解一下学习内容,它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对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自学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开展预习活动,为学生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机会。坚持不懈地对学科进行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会迅速提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需要搞好预习,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重视预习。而好的预习作业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显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情景再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 师:预习了课,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生1:“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 生2:万国殡仪馆在哪里? 生3:鲁迅先生说他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他的眼睛高度近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