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过度关注教师“教”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学生“学”的感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新课程标准虽然已经实行了多年,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还需要有个整体上的提升。当前,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还不适应,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所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芬芬 《小学生》2023,(5):49-51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真正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优化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利用“读写结合”思想开展融合性教学活动,以此来强化小学生读写综合能力。本文根据“读写结合”教学作用,从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视角出发,阐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资源整合、故事创编、文章改写、段落续写、内容仿写、习惯培养等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明明 《现代语文》2010,(1):150-151
语文新课程标准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逐步转变教育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并加以实施。但有些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刻板教条地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读书”,上课随心所欲,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认为语文新课程改革就是以学生为主自学、读书,教师落得清闲。这是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0,(1):12-12
“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于2009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隆重举办,参与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近400人,以“新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为主题,就当前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学模式创新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未来语文教师行为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互为转变,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语文新课程为未来语文教师的岗前培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高校课堂“讲座式”或“一言堂”文化模式被颠覆改变。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有登台演讲、展示能力的机会成为教学共识。在语文新课程引领下,未来语文教师经历超越常规的新手变熟手过程:即课程与教学认知、解读、规范、反思反馈及对教学对象非智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有效开发。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实践使大学生精神风貌全面改观,使之尽快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基础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南昌教育》2007,(1):19-21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破了过去历次课程改革的局限,从课程观念、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所有教师都需要重新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力军”,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对新课程的适应和实施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识字教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与实验新教材相匹配、与我校语文教学相适应的识字教学策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是提高新课程实施质量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实施 ,其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和新课程一起发展。语文教师必须接受和适应新课程的新理念。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程。语文教师必须实施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全面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常璐 《承德师专学报》2008,28(4):99-101
语文教师及学生对语文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心理适应性,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语文教师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是语文教育的主体。语文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两者分别表现出了心理上积极的接纳但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关注与努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顾此失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设计语文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三维”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三维”理念,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方案,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中,语文教学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偏向。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这是许多教师在面对新课程的最基本困惑。“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在历经“千万次的问”后,答案日渐清晰——教师应追寻的是本色语文,还语文本姓——“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