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团体内聚力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而且是一个正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团体内聚力直接影响着团体成员的士气,影响着团体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影响着团体生活的质量,影响着团体本身的存在与发展。本文分“团体内聚力的研究与理论”、“团体内聚力的理论与现实”、“团体内聚力的现实与研究”三个方面讨论了团体内聚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是一种哲学,“和”是一种一道德。“和”是一种艺术,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作为学校这个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也必须朝着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而奋斗,而要实现校园的和谐,首要的就是坚持依法治校。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子就说过:“德厚不足以止乱”,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和谐“?和谐”,希腊文harmonia,指“联系、匀称”,即“事物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1]。简单说来,和谐是一种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一种多重、复杂的关系,之所以成为美,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中存在着和谐。和谐可以说无处不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都存在着某种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备受人们的关注,但如何促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和谐社会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本,讲究科学与效益,达到教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是一种“绿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充满生命灵气”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应该由一个个“和谐单位”构成。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和谐校园建设对于构建整个和谐社会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法治校是和谐校目建设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谐校园建设也必须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很有可能因偏离轨道而误入歧途。“依法治校”并不单指某项具体工作,而是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时下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大到“和谐社会”,小到“和谐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和谐教育”成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内聚力?如何借助学生的力量,约束自我,形成良好的班风呢?我认为合理使用班主任权力、影响力,在班级推行“三级管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即一级班主任,二级班干部,三级个人素质的管理。一、班主任管理班主任...  相似文献   

8.
被中央领导关注并概括的“黔江精神”,是黔江人在黔江这块特殊的区域内形成的一种内聚力。它归属文化范畴,但闪烁着政治、经济光彩。  相似文献   

9.
一个有强大内聚力的教师集体,是校长办学力量之所在、信心之所在。教师群体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就能克服办学道路上一切困难,朝着既定的办学目标奋勇前进。培养教师集体的内聚力,是每个校长的追求目标和长期任务之一。卓有成就的校长都是这样。当年,陶行知先生在穷乡僻壤办“晓庄师范”,带领教师风餐露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人问陶校长办学的“秘诀”,他回答说:“运用发挥学校每个分子、每一位朋友之力量,共同创造,使每人觉得是自己的事而甘心情愿,向前进行,用不着督促。”这足以说明学校要形成一个创造…  相似文献   

10.
<正> 优美是相对于壮美而言的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我国古代文论、画论称之为“阴柔”、“秀婉”,也称作柔性美或秀美。优美不同于壮美,壮美是矛盾的、不和谐酌,其美感的主要特点是“痛感”紧压后产生的一种快感;而优美则是柔顺、和谐的,它是一种单纯的愉悦,其美感的基本特点是“轻柔和谐”。壮美事物的基本特征一是“大”,二是“力”,体  相似文献   

11.
王敏勤在《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文中指出:“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和谐教学强调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强调对教材基本结构的整体把握,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强调问题解决方法与规律的获得。整体建构和谐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理念的变革。本文以“认识乘法”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和乐”教学思想,是将“和谐”教育和“快乐”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也可以称作一种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和谐,反映了教学系统工程中的人———人关系。例如: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男生与女生的和谐。和谐教学产生的基...  相似文献   

13.
程霞 《贵州教育》2009,(15):20-20
和谐是一种美,一种最高境界的美。“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的主题,同时也是我们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社会教育的主题。当我们幼儿园参加了“生态体验与德育教育”课题的研究,就一直在探讨,怎样通过生态体验的模式,让幼儿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关爱的情感,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和谐”的字义来看,“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冲突之意。和谐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和谐也是教育的追求。我国古代的“教学相长”思想,第斯多惠的人格和谐教育观,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观等。这些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 ,把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长春市九十中东校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把创新教育研究定位在 :“和谐互动、整合创新”的主题上。和谐互动既是教育的最佳境界和状态 ,也是当前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整合创新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标志 ,也是教育创新的保证机制。两者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 ,是一个相辅相承的运作机制。一、“和谐互动、整合创新”的运作(一 )关于“和谐互动”1.课堂教学追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坚持主体性教学 ,在“新…  相似文献   

16.
试论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并且指出,那将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校园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一、什么是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一个学校内部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理想,儒家思想所讲求的“允执其中”、“过犹不及”、“和衷共济”等,都主张在社会的各种向量间取得均…  相似文献   

17.
在电影《非诚勿扰》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的响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校园的和谐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谐课堂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实“和谐”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这一族称虽是近代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已存在了几千年。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刻表明:中华民族的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历史选择,56个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内聚力,存在着生存发展共性,是一个荣辱与共、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乐教乐学”完整意蕴的多层面释解韩延明“乐教乐学、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和构建21世纪教育模式的必要内容。“乐”在形式上指欢乐、和谐、愉悦的心情,在实质上则是指精神上的专注、投入与奉献,是一种身心和谐舒展的美的境界。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境界,也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为艺术珍品,千百年来让读者如饮甘泉,甜美无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蕴含着和谐之美。一、立意上,倡导和谐。《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不仅是封建士大夫立身的规范,而且超越时代,也是现代公仆理应做到的,更是创建和谐社会对人民公仆提出的要求。可是,而今这样“先忧后乐”的公仆固然不少,但是先乐后忧、乐而不忧,甚至因求乐而贪墨、而枉法、而残民、而祸国的不是并未绝迹吗?这篇记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