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虹艳 《今日教育》2007,(2S):50-51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它能赋予人智慧.让人对生活与生命的认识不断升华。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希望用真挚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喷薄的激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我追求“情满课堂”的教学风格。我期待着“以情蕴情,以情引情,以情促情,以情升情”的教学境界。我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的跳跃音符.能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2.
感动     
曾听人说过,感动是一种养分。因为“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福的”。“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那么,就由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感动。  相似文献   

3.
于坤 《考试周刊》2010,(22):122-123
身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英语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有条不紊”地授课,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地听讲和记录,但就是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自然就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真正有“激情”的英语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充满激情地教,学生也要充满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4.
永不放弃     
“Never say die”充满激情地外语教师对我们这样兴奋地讲道。“‘Never say die,永不放弃’,在美式英语里一句特别时尚的口头语,诠释出美国人一种积极的生活理念。”坐在这书香味浓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成人英语辅导站,我的思  相似文献   

5.
生命,如此     
潺潺的溪水流过染红了山野的杜鹃,生命的潮水涌过留下贝壳的回忆。生命,如此!红枫呓语,我沉醉在一个梦的世界里,幻想有一天能变成美丽的天使,飞进每个人的心房。我总喜欢坐[老师评语]“生命是充满快乐的,是充满颜色的。”作者说得好。作者从生活中感受到,人生处处充满爱,在红枫闪闪的日子里,在蒙蒙的细雨里,在无声的岁月里,在同学无语的微笑里……作者心中充满阳光,写出了对生活的理解与挚爱,对生命的理解与珍惜,字里行间饱蘸激情,然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激情的抒发,而是一种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快乐,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绿色的草…  相似文献   

6.
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课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天使们?我思索着、思索着。给孩子一“个红色”的课堂“红色”:热情、充满激情。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造就的。我常常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只要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课的老师都会有这种感受:窦老师一上课,学生的眼睛就发亮,听课老…  相似文献   

7.
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活力和激情的重要体现,有了精神.就有了动力。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尽职尽贵、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是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存在有“精神倦怠憨”:工作中缺少激情,做事草率应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要求,要构建和谐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觉得教师上课一定要有激情。我相信,做一名激情的语文教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去接受“激情教学,激情课堂”的挑战!激情,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的标准。充满激情的课堂,气氛愉悦欢快,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听讲、思考。  相似文献   

9.
不经意成了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至今.一直和数学打交道。生活的音符,充满了数学符号.生活的韵律也常以数学为节拍。都说数学是“干巴巴”的,所幸我和我的同仁们却活得有滋有味。如今不是讲究“幸福指数”么,虽说是个小小教员,却也盘活出了一番“诗意”。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有一位福建的文学评论家说过一句惊人之语,他说“:最高的诗是数学。”很多人觉得言之莫名其妙。我却相信他说得极妙,我可以感觉他的论述,却无法充分解释它。我感觉,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都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章法,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诗和数学又都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人类的精神力量。那些从诗中体验到数学的诗人是好诗人,那些从数学中体会到诗意的人是好数学家。所有的学问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头脑,更是一种心胸;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日积月累,更…  相似文献   

11.
《黄昏》是何其芳第一本散文集《画梦录》中的代表作,当时他还是一名21岁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提起此文,作者认为它是标志着其生活和思想上某种“变异”的“一个界石”:“在那以前,我是一个充满了幼稚的伤感,寂寞的欢欣和辽远的幻想的人。在那以后,我却更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寞,一种大的苦闷,更感到了现实与幻想的矛盾,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它能赋予人智慧,让人对生活与生命的认识不断升华。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希望用真挚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喷薄的激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我追求“情满课堂”的教学风格,我期待着“以情蕴情,以情引情,以情促情,以情升情”的教学境界。我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的跳跃音符,能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13.
赵娜 《成才之路》2011,(10):31-31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我视域下的语文课就是生活课。是让我们随着一个姓“语”名“文”的“人”走进生活,学习生活,感悟生活。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语文课要充满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我比较喜欢“耍笔杆子”,因此大学毕业时班主任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留下了这么几句让我终生受益的文字:“人,贵在有一腔激情,有对事物敏锐的感受力。如果你登高不觉已小,临江而不长歌,阅《红楼》而不拍案,那你就是一个俗人,或者说不是一个真正咀嚼生活、理解生活的人。”我几年来教学之余不辍笔耕所积累的“心血”,无不是“激情”的产儿。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激情——孕育“激扬文字”的酵母。  相似文献   

15.
教学自述作为一名热爱艺术的理想主义者,我深知:“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教育中如果没有诗意和激情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生活的热忱。”所以,追寻一个充满诗意与激情的理想课堂,注定会成为我心所系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学校要为每一名教师配发一本教育理论书,我专门向有关领导推荐了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捧读整本书。时时给人带来冲动和激情。我本人年逾而立。不再是一个容易做梦的年龄了。但肖川教授还是在这样一个世俗的年代用他充满宗教般激情的文字震撼了梦想尚未完全泯灭的我。在此不揣冒昧,谨用几个关键词来谈谈读后的观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一种现象 ,那就是教者吃亏吃力 ,平平淡淡 ,学者枯燥无味 ,恹恹欲睡。究其原因之一 ,是教师缺乏激情。激情 ,即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语文教师怎样用激情之火点燃学生心灵呢 ?首先 ,要做一名充满“激情之火”的教师。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无不是作者激情荡漾的倾泻。鲁迅滚动着“激情之火”写出了《藤野先生》、《孔乙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他自己被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他心中首先点燃了“激情之火” ,这名篇点燃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的“激情之火”。苏轼的《念…  相似文献   

18.
徐丽丽 《学子》2009,(10):35-35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这是他的一个梦想,也是一个民族的梦想,他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而奋斗。那一次精彩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教者十记     
刚参加教育工作时,我也是一个心中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轻人,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工作时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常常会忘记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初教者。后来,不知不觉我到了而立之年,有了家庭和孩子,  相似文献   

20.
周小微 《成才之路》2014,(26):92-92
创新,来源于教师对语文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是教师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元素的巧妙应用,是生命激情的一种表达,来自于一种信念:我要把我的语文课上得与众不同,上得充满瑰丽的想象与青春的激情,助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