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斌  张丹 《中国档案》2022,(5):62-63
<正>黄河—中华文明主要的发源地,它见证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档案文献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开展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做好黄河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传播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黄河档案概述1.黄河档案基本情况黄河档案馆是全国水利系统中被水利部批准成立的第一家水利专业档案馆,于1985年正式成立。黄河档案馆肩负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黄河档案工作管理的重要职责。馆藏总量约56万卷(册),其中,档案26万卷,科技资料10万册,图书期刊近20万册。  相似文献   

2.
邓红 《中国博物馆》2001,(4):27-29,26
回顾黄河博物馆半个世纪的生存状况 ,分析正反得失 ,或许能得到些关于行业博物馆规律性的认识。  一、生存状况的回顾黄河博物馆是由主管黄河治理开发业务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创办的 ,属自然科技类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它的前身是 1 955年展出的《治理黄河展览》。当时 ,国家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治理黄河被列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 ,国家专门成立了黄河规划委员会。到 1 955年 ,历史上第一个黄河规划制定完毕 ,并拟提交当年召开的一届二次人代大会审议。黄河水利委员会为了宣传规划并动员人们参加黄河建设 ,根据黄河规划的内容举办了《治…  相似文献   

3.
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前额,眼睛里闪着睿智的光采。虽然,他从业余到专业摄影才不过几年时间,却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1985年,他获得了首届河南省黄河奖摄影比赛的铜牌奖; 1987年,他的作品《百名少儿绘长卷》获河南省“少林杯”新闻摄影比赛三等奖,河南省新闻影展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黄委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简称,以下同)图书馆,建于1953年,现有工作人员9名,馆舍面积约1000平方米,馆藏科技图书、期刊10余万册,是一个以水利科技书刊为主的中小型科技图书馆。我馆的任务是搜集、整理、保管、提供治黄书刊资料为根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服务。我馆的读者,主要是为治理和开发黄河的科研,设计人员。他们对书刊资料的要求全面、系统、专深。我馆向读者提供书刊资料的借阅方式,开始是闭架借阅。闭架借阅书刊不易乱架和丢失,但书刊流通率低,拒借率高,书刊资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后来改为开架借阅。开架借阅,读者查借方便但容易乱架、丢失和破损。  相似文献   

5.
吉学沛离开河南老家,已经三十多年了,可他那口豫西音,还是浓浓的。我们坐在宾馆里,就象坐在几十年前生他养他的黄河故道边那间简陋的小屋中,近乎得使人看不出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在和一个已有十七部作品集的知名作家谈话。他笑着谈自己怎样从一个忠实反映群众生活的通讯员,成长为一名能够把现实生活上升到艺术高度,构思成小说、散文的作家。他谈得那样轻松,自然,象明媚的春光下流动在山间的小溪,款款的,不断激起我感情的浪花……《我的母亲》古老的黄河曾吟诵过无数文明的音符,古老的黄河也泣诉过几多凄楚的悲歌。在黄河痛心泣诉的时候,吉学沛“哇哇”坠地了,和那个时代千百万的婴儿一样,他  相似文献   

6.
说起周君谦,就要提到黄河。在他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和黄河打交道。他搜集掌握了大量有关黄河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十几个活页本上,每本有20多万字。他迷恋黄河,热爱黄河,又是那么了解黄河。然而,当初他还走过一段弯路呢。周君谦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参加新闻工作的。1947年3月,正当他满怀激情准备奔赴辽阔的战场吋,上级却调他专门去报道黃河。做为共产党员,他服从了,但心里颇有点看不起这项工作。当时,蒋介石为阻止刘邓大军南下,一面假和谈真备战,一面提出要引黄归故,企图用黄河浊水把华东解放区分割开。我党虽同意引黄归故,但考虑到沿河人民的生活,应先修复旧河堤,然后再开  相似文献   

7.
我和祁念曾同志的交往,始于10年前的一次创作采访。1991年,为了创作一部关于黄河的电视专题片,我和祁念曾都是这个创作组的成员。我们沿着黄河由西向东,从青海湖直到黄河口,跋涉数千里,使我们能饱览祖国山川之壮丽,文物之灿烂,民俗之丰富多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之辉煌,精神为之振奋,心胸更加开阔。在采访中,我和念曾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当时是一所大学的副教授,毕业于全国著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青年学者。他白净、微胖、神采奕奕,颇有儒雅的风度。在旅途中交谈时,他说自己是洛阳人,并…  相似文献   

8.
王厚军 《出版参考》2021,(1):45-46,51
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水利出版人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和任务.本文从探讨解析黄河治理历史文化的价值特点、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黄河文化的价值转变等理论研究出发,结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开展黄河文化出版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以期为聚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版界同仁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茅以升是著名桥梁专家,一生事业与成就跟桥梁工程密切相关,很少有人关注他在水利特别是水利行政工作中的成就.他是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发起人之一、河海工科大学首任校长.特别是1931年江淮大水后受命组建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在统一全国水利行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确定的水利管理思想、组织体系为我国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水利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操办中央水工试验所,从机构创设、干部物色、资金筹措、设施筹划、对外交涉到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邬和镒 《图书馆论坛》2005,25(6):365-366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故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我国的历史学家、学者,很早就对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进行了研究,确定黄帝是黄河文化的始祖,炎帝是长江文化的始祖。因为孔子生于鲁,说他黄河文化的代表,老子生于楚,说他是长江文化的代表。我国南方的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河,然而却没有人研究珠江文化,当然就没有人确定珠江文化的始祖是谁及珠江文化的代表人是谁了。珠江,虽说流长不及长江、黄河,但流量却丰富,仅次于长江,相当于黄河的6倍多,而水中泥沙最少。可见珠江重要,应有珠江文化。我国古代的南…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其中也对黄河文化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出版单位在学术期刊、学术专著、大型丛书、百科全书及其他融合出版方面做出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尝试,此外仍有文化资源保护、水利成果展示、文化认同、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创新需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青年唐伟从江南的家乡跋涉干里来到黄河的源头青海,只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意境。然后,他留在这里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最惬意的事情,便是周末和朋友们一起到青稞酒的故乡互助去,在土族人家就着烤洋芋(土豆)品青稞酒。  相似文献   

13.
赵世暹字敦甫,自号琴城赵二,江西南丰人。近代水利学家和藏书家,尤以收藏水利文献而著称。而有关他收藏水利文献的资料仅散见于文端,且比较简短零碎,目前亦尚未有对之专门研究的文章。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赵世暹几则藏书题记,来初步揭示其收藏和保存水利文献的贡献。在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中心所藏的水利文献中,笔者看到有赵世暹题记的约有九种,分别为《疏河心镜》、《治河奏疏》、《祥泛漫工奏稿全集》、《治河事宜》(一名《河南管河道事宜》)、《黄河》、《郑工启事》、《河工择要》、  相似文献   

14.
“如果敌人把我杀了,你们把头割下,放在洗脸盆内,由黄河)顿流而下,就可到我的家里。”这是1933年初梁德元对他的亲密战友常黎夫说的一句话。充分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黄河母亲的深切眷恋。诚如他本人所言,梁德元同志1904年出生于黄河尾端的山东昌乐,1933年就义于黄河中游的古城兰州,生命最辉煌的那段时间领导甘宁青黄河流域的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可以说他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梁德元,字子修,参加革命后化名梁士元、梁干丞,昌乐县乔官镇梁家庄人。出身农家,天资聪颖,7岁入塾,成绩优异。17岁考入青岛职…  相似文献   

15.
方荣 《档案》2015,(3):35-37
从历史事实看,兰州黄河铁桥的创修及其成功,应归功于彭英甲。因为,创意是他提出来的,经费是他进行榷务改革后增收的四十万两白银中筹集出来的,事情是他带领起一班人干的,困难是他想办法克服的,对外交涉是他亲自出面斗争获胜的,达到了事必恭亲的地步。不过,说真的,彭英甲还真没有把修建兰州黄河铁桥成功看得多么重要。因为,他更看中他要在兰州兴办的整个实业,至于兰州黄河铁桥,他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0月13日,紧急调黄河水解天津缺水之困的救命水开始流向天津。15日,一个有总理、副总理和各路高级水利专家的高层会议,终于对提了四十多年的南水北调解决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的缺水工程作了安排。 这次紧急引黄济津是暂时救急。因为黄河里没多少水可调。天津在建成引滦入津工程以前,从1972年到1983年,曾五次从黄河紧急调过水。可现在黄河下游一再断流,最多一年曾断流二百天,国家紧急建了小浪底水库,现在才保证黄河下游不断流。因此,引黄是  相似文献   

17.
用"河流生命"视角报道黄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远上自云间""黄河万里触山动,洪波喷流射东海",从古代诗人的笔下,我们读到了一条水量丰沛,气吞万里的黄河.而如今,"黄河还能活多久?""黄河成了'排污场'""给黄河留下'生命水量'",仅从这些新闻标题中即可感受到黄河的疲惫与衰危.  相似文献   

18.
会考府是雍正元年正月,为察核动支钱粮事宜而专门设置的机构。三年八月裁撤。它的设立,对雍正初年集中财政奏销的监察审核大权,整顿朝政,起过一定的作用。现选登馆藏会考府察核工部奏销事项中有关黄河水利、浙江海塘工程的部分档案文件,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躍辽河     
郭兴武 《兰台世界》2012,(19):53-55
辽河流域红山原始文化自193年首次在内蒙古赤峰郊区红山附近发掘以来,尤其是1982年在辽宁阜新市查海原始遗址出土"石堆龙"后,可以把辽西地区红山原始文化上溯到8000年前,由此,考古界文史界专家热议中华民族历史远远超过5000年的文明。赵喜声先生是资深水利、地域文化专家,他潜心研读《山海经》20多年,他即将出版的《水利版.山海经》又  相似文献   

20.
苏北灌溉总渠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的一项全流域性淮河治理重点工程.从那时起,彻底改变了数百年来黄河、淮河并患苏北的局面,从根本上实现了变“水灾”为“水利”.回顾这一历史,对于科学规划苏北水利,推动苏北及其沿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