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翻译视角中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是影响中国学生汉英翻译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尝试着从翻译角度分析归纳学生练习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式英语现象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习得中普遍存在,也是学习者语言输出(尤其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很大的障碍。试从二语心理词汇表征的视角来探讨该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避免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6,(4):82-86
在大学英语汉英翻译教学中,通过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主要区别性特征,如分析型语言与综合——分析型语言,语义型语言与语法型语言,动态与静态,意合与形合,简短与繁复,主动与被动等,能帮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摆脱母语结构对译文的影响,使译文尽量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并深入理解一些汉英翻译规律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这种英语异化现象普遍存在。了解"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对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戴素敏 《成才之路》2011,(23):35-3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能准确、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会说出许多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英语或英语文化的"特殊"英语。本文分析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在汉英翻译中的表现和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式英语"是影响汉英翻译的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学生在汉语句子英译练习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的几种现象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想法,以使译文更接近"忠实、通顺"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曹丽华 《海外英语》2014,(4):99-100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增进国家与地区交流的翻译工作日益成为沟通的重要桥梁与纽带。翻译大师朱光潜先生曾说:"大部分文学作品虽然可翻译,译文也只能是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很难做到。"这其中就蕴含着不同地域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化问题。该文所探讨的就是汉英翻译中所存在的中式英语问题。在该文中,笔者将在多种层面上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望对学生的英语翻译有所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即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进行汉英互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由于自身语言能力的薄弱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导致译文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该文将以具体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为切入点来分析提高汉英翻译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是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因此中国译者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难免会受母语的影响,翻译出的英文往往是“具有汉语特征”的中式英语。本文结合大量中式英语的短语和句子,简要分析汉英翻译中的中式思维误区的表现形式及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在其翻译生态环境做到多维适应选择转换,至少是语言、文化、交际"三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才能产出恰当的译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法入手,以部分钦州公示语翻译为例,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三维"转换,认为在语言维转换上译文应符合英语公示语的行文规范;在文化维转换上应适应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在交际维转化上应注重交际效果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